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薇 《南方农机》2023,(23):129-13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是依法治国的最薄弱环节。目前,乡村还存在法治建设不够重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公共法律服务供需不平衡以及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进程。基于此,笔者从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以白银市乡村的具体情况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主要路径如下:着力提高法治乡村建设水平,增强法治信仰;提升村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其维权意识;大力增加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优化服务质量;持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等。研究结果表明,顺利推进乡村地区法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而且能够有力保证乡村振兴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萌  张艳荣 《农业工程》2022,12(10):140-144
以地处三江源保护核心区的民族地区青海省称多县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析称多县推进农业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总结出经济发展基础“生态+高原农业”路径、动力源“生态+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和支撑点“生态+畜牧产业”路径,以期为同地域条件、生态保护为主的民族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20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以推进立法协调、执法监督、普法宣传、审批服务为重点,推动全省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农业农村法制保障更加完善。始终坚持把涉农立法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谋划、来推进。推动制修订《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的生态宜居建设,各方面积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贵州省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基于此,笔者以贵州省绿色金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形势下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指出了贵州省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存在涉农资金规模不足、绿色农业与数字技术金融契合度不高、生态环境效益不够、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绿色信贷标准、开发新型绿色技术、发展绿色农业、积极融合绿色金融与数字化技术等对策建议,以助推贵州省绿色金融的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号更加鲜明,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亟须被推进。课题组从国内外乡村振兴现状与对比分析切入,阐述了生态振兴的意义,分析了苏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中存在的产业与生态发展不协调、农民参与生态治理较少、生态振兴的文化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并探究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如促进生态振兴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振兴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振兴与数字化结合发展、重视乡村文化意识传承工作,为有效改善苏南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指明方向。苏南地区应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文化意识或机制作用,共同努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维护和打造苏南地区乡村良好宜人的生态环境为本,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6.
大鹏 《农业工程》2019,(2):74-74
近日,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与农村能源生态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生态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思考工作,转变观念推动工作,提高工作站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和护,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做出巨大贡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的前提、实现美丽乡村的要求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帮助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为农村生态文明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意义出发,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最后回归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资源丰厚是乡村地区独特的优势之一。乡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足使得乡村丰厚的生态资源价值大打折扣。本研究在公共经济学视角下阐释了生态产品效益性、外部性、公平性等公共性基础,针对乡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筹资困难、投入效果不理想、区域经济不协调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提高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厘清生态产品的公共性,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现有农业、产业与生态相结合,实现一般产品向生态产品转换,优化产品质量与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如何通过立法来促进乡村振兴?6月1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拟作出一系列规定,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振兴与农业振兴双重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实践。本文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理念的践行者之一——秦巴山区忠诚村为实证案例,运用文献研究和市场调研相结合方法,总结分析忠诚村“四主体三联三生”生态农业振兴模式、主要做法以及经验启示,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秦巴山区或同类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实例参考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业工程是建立在工程学、生物、农业科学、经济及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一门综合交叉应用科学。在我国当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业工程科技存在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其主要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乡村振兴呼唤农业工程科技向生态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推进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第三,突出农业农村工程特点及重点发展领域。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创新适应中国当代绿色发展、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坑塘"无人治、没钱治、无人管、散乱难治"等方面的难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思想指导,结合河长制工作重点,根据农村坑塘高效治理工作对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创建乡风文明、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睢县农村坑塘为例,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把小微水体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水岸同治。按照远村塘、近村塘的分类,提出相应建设模式,并提出农村坑塘建设建议;另外,从"人治"和"法治"两个方面进行"人治巩固基础,法治加深层次"管护模式,为黄淮地区农村坑塘治理提供多种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的重点,不仅要打造特色化、生态化农业体系,还要振兴乡村事业,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确保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本文以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为例,利用SWTO分析法,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措施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佳音 《农业工程》2019,9(6):126-129
风景园林是涉及多学科、多知识的相对复杂的现代应用科学。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近些年,风景园林学科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在乡村建设中有了出色的表现。该文从园林历史发展、规划设计、生态修复、遗产保护、植物应用和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20年贵州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摆脱千百年来的人口绝对贫困问题。紧接着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工作,走有贵州特色的脱贫致富道路。对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贵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性成果,如,贫困发生率降低,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对二者衔接机制认知不足、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基层人才短板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更好衔接,提出要增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识;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振兴;实行科学有效的人才培育和储备机制,激活农村内生动力;提升衔接进程中的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引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机行政执法存在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不规范、执法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必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整体素质,健全监理机构,加强执法监督的对策,从而提高农机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机行政执法存在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不规范、执法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必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整体素质,健全监理机构,加强执法监督的对策,从而提高农机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9.
魏秀菊  朱明  廖艳 《农业工程》2022,12(8):5-14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之教育改革提出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理念,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该文探索农业工程学科的拓展方向,寻求中国特色的学科内容创新。基于对世界农业工程学科前沿进展,以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特色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的分析,认为世界农业工程研究前沿为生物系统工程,但我国不能照搬国外农业工程学科的进阶模式,需在原有二级学科基础上拓展农业工程方向,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物理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等。该文提出生态农业工程概念与内涵,认为生态农业工程是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是农业工程与生态工程交叉学科,可作为农业工程的分支学科,符合新工科、新农科关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展生态农业工程方向的必要性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亟待发展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以及乡村振兴呼唤生态农业工程几个方面。提出生态农业工程发展建议: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突出乡村振兴中农村建设工程领域,发挥农业工程学科对生态农业工程支撑作用,加强生态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农业工程的生态农业工程创新拓展符合中国当代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将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杰 《湖南农机》2009,36(1):59-60
农机监理执法是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境,如责、权不一,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等,所以需要强化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