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巧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氧体会如下。1方法将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原有小洞用胶布封闭,根据患儿鼻孔情况在吸痰管前端一侧管壁上剪开两小洞,在吸氧时使其对准并贴近患儿鼻孔处;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与氧气玻璃接头连接,代替鼻导管进行吸氧,最后用胶布固定吸痰管于患儿两侧面颊上。此方法适用婴幼儿,因鼻腔小,普通吸氧管较粗,插入鼻导管或鼻塞后,容易引起不适、哭闹,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避免导管插入鼻腔,患儿易于接受。2优点(1)能有效保证患者的氧气吸入。(2)取材容易,每天更换,一次性使用,避免感染。(3)避免导管插入鼻腔,减少了患儿的不适感,患者…  相似文献   

2.
对巧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氧体会如下。 1方法 将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原有小洞用胶布封闭,根据患儿鼻孔情况在吸痰管前端一侧管壁上剪开两小洞,在吸氧时使其对准并贴近患儿鼻孔处;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与氧气玻璃接头连接,代替鼻导管进行吸氧,最后用胶布固定吸痰管于患儿两侧面颊上。  相似文献   

3.
经鼻气管内吸痰插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经鼻气管内吸痰法 (以下简称鼻导管吸痰法 )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 ,用于不能进行有效咳嗽排痰者 ,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的有效措施。[1] 吸痰管有无插入气管内是吸痰效果好坏的关键。鼻导管吸痰插管困难指的就是吸痰管难以插入气管内进行吸痰。鼻导管吸痰在ICU及胸外科应用极为广泛。现就我院 1994~ 2 0 0 0年两病区行 6 38例次鼻导管吸痰插管困难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1 正确吸痰方法备齐用物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病人采取去枕平卧或半卧位 ,肩下垫一软枕 ,头稍向后仰 ,颈过伸。润滑吸痰管前段 ,戴无菌手套 ,右手执…  相似文献   

4.
王传秀  张秀霞  沈琴 《护理研究》2008,22(12):1121-1121
在经鼻腔吸痰中使用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提高了吸痰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经高温消毒的无菌液状石蜡1瓶,无菌棉签、一次性吸痰管1根(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吸痰管,用无菌棉签蘸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10 cm~14 cm,畅通呼吸道,将吸痰管从鼻腔轻轻插入病人的气道,吸出呼吸道的痰液及鼻咽腔的分泌物.可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无人工气道又无力咳痰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骨科病人长期卧床者多,易影响胃肠功能,使肠蠕动减少,病人常常因为排便困难需要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开塞露剪去封口后前端坚硬毛糙,往往会引起肛门出血,且开塞露前端管较短,影响通便效果,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病人不易注入。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大大加强了通便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准备取1根无菌吸痰管备用,剪刀、石蜡油棉球、开塞露、一次性薄膜手套。2操作方法将开塞露剪去封口,吸痰管前端约15cm左右剪下(应用于大小便失禁病人不用剪去前端),把开塞露接头与之相连,用石蜡油润滑吸痰管,嘱病人侧卧位,不易翻身病人平卧位即可,将吸痰管送入肛门6~8cm(大小便失禁者送入肛门15~20cm),然后将药液注入,拔出吸痰管,嘱其不要及时排便,将药液保留15~20min,大小便失禁者,拔出吸痰管后用卫生纸堵住肛门15~20min。3优点使用吸痰管灌肠,可以减少由开塞露前端毛糙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避免由此而引起的肛门出血,方便了不易翻身的病人,同时吸痰管插入深度较深,有利于大小便失禁者的药物保留,通便效果好,并且可一次注入几只开塞露,减少插入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确保治疗效果。巧用一次性吸痰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四川大地震伤员救治工作中,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使常规呼吸道护理受限,需要寻求新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总结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术的经验.方法 将50 cm长的14号硅胶吸痰管南鼻腔入咽喉部待患者咳嗽时,随着声门的开放将导管插入气管,在患者强烈的咳嗽反射时,导管上下提拉,左右旋转,最长可将导管全部进入鼻腔,此时导管可达隆突以下,甚至可达左、右主支气管.结果 帮助患者彻底清除痰液,成功率达100%,患者肺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术是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复合外伤等无法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在经鼻腔吸痰中使用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提高了吸痰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经高温消毒的无菌液状石蜡1瓶,无菌棉签、一次性吸痰管1根(根据病人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吸痰管,用无菌棉签蘸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吸痰管前端10cm~14cm,畅通呼吸道,将吸痰管从鼻腔轻轻插入病人的气道,吸出呼吸道的痰液及鼻咽腔的分泌物。可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无人工气道又无力咳痰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法在临床中多被用于咳痰无力,或不能自主排痰的危重病人,胸部外伤及胸部手术后因剧烈胸痛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的病人等等。由于排痰困难,往往造成病人气管内痰液潴留,导致通气不畅,乏氧,病人烦躁不安,加重病情。我们在护理中将通常使用的吸痰管(一般常用普通导尿管)改用前列腺弯头导尿管,使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易于成功,且改用此吸痰管易于经声门进入气管内,亦大大减少了由于反复操作刺激对于咽喉部粘膜及声带的副损伤,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  相似文献   

9.
肿瘤科护理     
992717喉癌术后放疗护理/吴敏//黑龙江护理杂志一1998,4(11)一8~9 1.口腔护理:嘱病人多饮水,密切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用生理盐水或l:5000峡喃西林、1.5%双氧水、口泰液等漱口。2.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道分泌物变化,若分泌物增多或痰液粘稠,应立即行细菌培养,定时气管内滴人。一糜蛋白酶及敏感抗生索;出现喉头水肿时.遵医嘱行药物雾化、并常规备吸痰器;咳痰困难时应及时吸痰,尽量将痰及脱落的坏死组织吸出,切忌做不必要的深部抽吸。3.放疗后护理:取下塑料内外导管,换上金属内外喉导管,每日根据水肿轻重调整外导管固定线的松紧度;病人…  相似文献   

10.
马国蓉 《全科护理》2011,9(31):2839-2839
在我科,由于病人都不便于下床活动,容易便秘,医生一般会要求进行开塞露60mL~100mL灌肠,通常习惯将3支~5支开塞露直接挤进肛门。我科采用一种简便的灌肠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将1根一次性吸痰管,前端抹上液状石蜡;剪掉接头,直接接上50mL注射器(不带针头),拔出注射器活塞;将吸痰管前端折叠,向注射器内倒入开塞露,然后将吸痰管插入病人肛门5cm~10cm,抬高注射器位置,液体会自动注入,如果觉得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制声门下吸引导管在EICU昏迷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组将一改良后的微量泵延长管绑缚在胃管上,在插胃管时一起插入声门下,通过微量泵延长管行持续声门下吸痰,对照组常规方法吸痰。结果 观察组H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HAP发生率,患者无特殊不适,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较常规吸痰方法在预防HAP中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四川大地震伤员救治工作中,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使常规呼吸道护理受限,需要寻求新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总结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术的经验。方法将50cm长的14号硅胶吸痰管由鼻腔入咽喉部待患者咳嗽时,随着声门的开放将导管插入气管,在患者强烈的咳嗽反射时,导管上下提拉,左右旋转,最长可将导管全部进入鼻腔,此时导管可达隆突以下,甚至可达左、右主支气管。结果帮助患者彻底清除痰液,成功率达100%,患者肺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鼻导管气管内吸痰术是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复合外伤等无法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一、吸痰导管的选择:笔者采用管质柔软适度,粗细适当,且在400—500mmHg的负压下其管壁不会塌陷的导尿管代替,效果较好:①导尿管盲端光滑,对吸引部位的粘膜不易引起机械性损伤,病人易于接受。②因导尿管盲端只有一个侧孔,进行抽吸时吸力集中,故吸痰排阻效果佳。二、吸痰时的手法:停留于口、鼻腔中的分泌物,操作者可在直观下运用旋转式或捻转式的手法不难吸除。但深积于咽喉部,后鼻孔、气管等部位的痰液,吸痰前先侧耳倾听咽喉部的痰鸣情况,判断痰液的粘稠度和停留的大致部位,然后打开负压开关,调节负压,反折导管阻断负压后由口或鼻孔插入导管于估计部位,再放开导管反折处,边捻转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吸痰管插入的有效深度。方法:将48例颈脊髓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6例,A组深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遇到阻力后上提0.5~1 cm;B组浅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C组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再延长1 cm。观察3种方法吸痰的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C组效果好于A、B两组。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深度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峰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209-209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吸痰管插入的有效深度。方法:将9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A组(浅吸痰)30例,B组(深吸痰)30例,C组(吸引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长度再延长1 cm)30例,观察3种方法吸痰的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痰痂堵塞、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吸痰导管插入深度按厘米加刻度标记,以气管插管或切开导管长度再延长1 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朱娟  刘于 《护理研究》2008,22(11):1032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治疗时,临床上多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鼻氧管的前端鼻塞去掉,将氧气管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内,用胶布固定,或者在氧气管前端连接一段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将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再用胶布蝶形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各40例。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的长度;B组为深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时再上提1~2 cm;C组为间歇声门下吸痰:即在喉镜下挑起会厌,窥见声门后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3组吸痰安全性及吸痰效果。结果 C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P0.05),B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率高于A组(P0.05),而A组肺部感染高于B组(P0.05)。C组日吸痰量、吸痰次数明显少于A、B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A组、B组(P0.05)。结论声门下间歇吸痰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降低吸痰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刘晓荣 《全科护理》2013,11(4):371-373
综述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进展,包括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式的选择、吸痰压力和时间、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及声门下吸引、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9.
吸痰管及注射器在家庭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吸痰管及注射器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家庭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患者排空大小便,将煎好的中药约150ml倒入清洁容器内,保持39~41℃。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在吸痰管25cm处做好标记,连接注射器排气后备用。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cm,臀下垫塑料布,双下肢屈曲。将吸痰管前端用肥皂润滑,左手将臀部分开,暴露肛门,右手持吸痰管向肛门内缓缓插入20~25cm后,推注速度以10ml/min为宜,以避免流速过快对肠壁的刺激。推注完需另抽吸药液时,将吸痰管反折,塞入注射器针头帽内即可。灌肠完毕,左手取卫生纸包裹吸痰管…  相似文献   

20.
喉腔狭小者气管插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玉梅  李玉兰  高蕾 《护理研究》2005,19(13):1164-1164
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一种常用方法,对声门及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致喉腔狭小病人,一般采用气管切开插管法。工作中总结出一种快捷、有效、安全的经口气管插管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方法选用6号~9号硅胶胃管1根,内置导管钢丝,胃管前端涂液状石蜡。用喉镜充分暴露喉裂、声门后将胃管插入气管,证明胃管在气管内后,将气管导管沿胃管壁插入管内,撤出胃管,将气管导管插至所需长度,常规固定好。2体会对喉腔狭小病人选用胃管引导插入气管导管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损伤小,很少出现缺氧窒息现象。喉腔狭小者气管插管法@邹玉梅!25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