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皓 《电视技术》2015,39(8):35-39
尽管音视频编码标准(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的编码性能可以与H.264相媲美,但是H.264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因此视频由AVS标准转码成H.264标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主流的转码方法是将AVS的分块模式与H.264的分块模式映射的方式降低转码复杂度,但是技术之间的差异导致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分块模式并不是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会导致编码效率大幅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NN(K最邻近节点)算法的AVS到H.264/AVC快速转码方法.充分利用了AVS码流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改进的KNN算法建立了中间信息和H.264分块模式之间的映射模型.根据AVS中运动矢量信息的差异自适应确定H.264可能的分块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算法在保证H.264编码效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转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卢六翮  薛永林  赵康 《电视技术》2007,31(5):7-9,18
研究了MPEG-2到H.264的转码技术,在MPEG-2和H.264压缩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V重用和H.264多参考帧特性的转码算法.实验表明,本算法与反向查找表算法相比在转码效率和转码视频质量两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H.264和AVS编码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264和AVS两种先进信源编码方式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MPEG-2编码系统中同时实现H.264和AVS码流混合传输的方法,并实现了终端接收.  相似文献   

4.
徐慧  郭力伟  刘云海  虞露  石磊 《电视技术》2006,(3):11-13,16
介绍了视频转码的几种基本技术,分析了MPEG-2与AVS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从AVS到MPEG-2的转码系统.针对关键的转码算法设计了一种综合优化方案,实验显示图像质量和压缩率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DSP的H.264到H.263实时转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鼎力  邓熙  葛宁  杨华中 《电视技术》2007,31(11):38-40,65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H.264到H.263实时转码器,充分利用视频编解码过程的冗余信息,对传统结构的转码器进行改进,降低了转码运算复杂度.结合TMS320DM642的特点在DSP平台上完成了这两种转码器的优化实现.最终实验数据表明,传统结构转码器优化后转码速度能达到20f/s(帧/秒),而所设计的转码器则能实现CIF格式25f/s从H.264到H.263的实时转码,并且没有显著的视频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从MPEG-2到H.264/AVC的变换域转码的帧间色度转码方案,推导了一种色度重构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有效的频域色度块转码框架;然后,详细分析H.264中色度块像素域的1/8像素重构方法;最后,给出变换域中色度块重构的闭合公式。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H.264比特率转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晓宇  卓力  沈兰荪 《电子学报》2006,34(6):1062-1065
本文基于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高效的H.264比特率转码方案.该方案采用简化的像素域级联转码结构,在保证视频重建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然后在图像层引入PID控制器保证了输出比特率与目标比特率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比特率转码方案具有较高的比特率转换精度,是一种高效的比特率转码方案.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支持H.264 High Profile 4.1和AVS JiZhun Profile 6.0的多标准宏块预测与边界滤波强度计算的VLSI架构,该架构根据解码器的算法特点,实现了H.264和AVS标准中控制占优的帧内模式预测、帧间运动矢量预测以及边界滤波强度计算算法,能应用于当前的可重构多媒体系统.对该架构进行实现后,采用TSMC 65nm工艺综合,工作频率可达到312 MHz,解码一个H.264和AVS宏块最大分别消耗351和189个时钟周期,能够满足H.264和AVS高清(1080p)实时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吴伟  卿粼波  王正勇  杨红 《电视技术》2015,39(19):71-77
本文介绍了DVC(分布式视频编码)到传统视频转码的方案,该转码方案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视频通信。着重讲述了DVC到H.264的转码,针对转码过程中复杂度高和时延长等问题,利用DVC解码端生成的运动矢量来减少H.264编码的工作量,在几乎不影响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转码的计算复杂度和时间,提高了转码效率。同时介绍了DVC转到其它传统视频的方法和方案,最后分析了DVC转码在当前移动视频通信市场中存在的巨大潜能,以及对转码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与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视频呈现出海量化与多样化的特征.AVS作为我国自主音视频标准,编码效率优于同期国际标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便于视频数据的存储与传输.为了将数字视频进行高效的AVS转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云平台上的AVS转码系统,该系统采用音视频分离方法将其他格式视频文件快速转码成AVS格式,并避免了转码文件中音视频内容间不同步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比较了H.264和AVS两个标准在运动补偿中运动矢量预测算法的差别,提出了一种实现H.264中主档次(main profile)下的第4级别(level 4)和AVS中的基准档次面向高清应用时运动矢量预测复用的硬件结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缓存管理更新机制,极限情况下用于运动矢量的片上缓存大小减少了75%.用FPGA验证结果表明资源占用情况是单独实现AVS的2.3倍,是单独同时实现两个标准的70%.能实现对1080i 30Hz高清图像实时解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H.264和AVS的插值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从运算复杂度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复杂度的分析中引入了复杂度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硬件设计的角度合理地量化了两种插值算法的复杂度.在比较两种插值算法的性能上,根据插值的运算特性给出了性能的评估指标.用上述复杂度模型和性能指标对H.264和AVS的插值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264具有较好的性能,而AVS的性能开销比略好于H.264.  相似文献   

13.
齐晓彬  祝永新  郭炜 《信息技术》2008,32(4):131-134
H.264和AVS协议在算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IDCT算法的特性说明它适合被用来硬件加速.使用ARM的ESL工具SoC Designer,对AVS和H.264的算法模块IDCT进行复用建模,设计出一个能同时解码AVS和H.264码流的通用解码器的验证模型.  相似文献   

14.
AVS1-P7与H.264关键技术及性能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VS1-P7是中国最近自主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系列标准(AVS)中的第七部分移动视频编码标准.本文详细论述了AVS1-P7和H.264采用关键编码技术的异同,给出了两者的性能比较,分析和探讨了AVS1-P7的应用前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AVS视频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元春 《中国有线电视》2006,(16):1554-1558
AVS是中国制订的新一代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重点探讨AVS视频标准即AVS1-P2的关键技术,并将AVS与H.264/AVC等其他标准进行比较,最后展望AVS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A VLSI architecture for entropy decoder, inverse quantiser and predictor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is architecture is used for decoding video streams of three standards on a single chip, i.e. H.264/AVC, AVS (China National 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and MPEG2. The proposed scheme is called MPMP (Macro-block-Parallel based Multilevel Pipeline), which is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decoding performance to satisfy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s while maintaining a reasonable area and power consumption. Several techniques, such as slice level pipeline, MB (Macro-Block) level pipeline, MB level parallel, etc., are adopted. Input and output buffers for the inverse quantiser and predictor are shared by the decoding engines for H.264, AVS and MPEG2, therefore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verhead. Simulation shows that decoding process consumes 512, 435 and 438 clock cycles per MB in H.264, AVS and MPEG2, respectively. Owing to the proposed techniques, the video decoder can support H.264 HP (High Profile) 1920 × 1088@30fps (frame per second) streams, AVS JP (Jizhun Profile) 1920 × 1088@41fps streams and MPEG2 MP (Main Profile) 1920 × 1088@39fps streams when exploiting a 200 MHz working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7.
AVS-P2和H.264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VS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是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二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技术实现和编码性能2个方面对AVS-P2和H.264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在此基础上,用标准测试序列进行了实验仿真,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AVS中的音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音视频编码标准AVS中的主要技术特点,对AVS标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给出了AVS视频标准与MPEG-4 AVC/H.264编码器性能的比较和分析,讨论了AVS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