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找新的高效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以SC-51316为先导,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9个1-芳基-3-烷基-1,4-二氢-4-取代-5H-1,2,4-三唑啉酮-5衍生物。所有的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HNMR和MS鉴定。初步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在抑制AⅡ诱发的兔主动脉收缩反应模型中,化合物17h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HLA-Ⅱ类基因DR、DQ位点分型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供受者对,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方法:对429例肾移植供受者HLA-Ⅱ类基因分型进行了研究。PCR-SSP(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全过程耗时3小时。结果:(1)用PCR-SSP方法可同时、同条件进行ILA-Ⅱ类DR、DQ基因分型。(2)172例次供受者HLA-DR位点0个错配(0MM),其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100%;1个错配(1MM)为926%;2个错配(2MM)为865%。(3)在与疾病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尿毒症患者DR10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供受者DR、DQ位点基因频率及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参数与国内外报道大致相同。结论: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HLA分型手段,为进一步研究HLA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 Merr,树皮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HR-SIMS、^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一个木脂素eusiderin A「7R,8R)-3,4,5,3’-四甲氧基-△^8’,9’-8-O-4‘,7-O-5’木脂素」(Ⅰ);两个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6,7-二甲氧基异喹啉基)-(4’-甲氧基苯基)甲酮(Ⅱ)、(6,7  相似文献   

4.
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HLA—DRB1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创伤后MODS与HLA-DRB1相关性。方法 对PCR对37例创伤对37例创作后MODS患者18例对HLA-DRB1基因引物进行扩增,用ELISA进行IL-10测定。结果 创作后MODS患者DR2(DRB1*1501-DRB1~1502)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R2^+较DR2^-的MODS患者血浆IL-10水平和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创伤后MDDS与HLA-DR2(DRB1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氨基-5,6-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确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SHR大鼠血压调节及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16周龄SHR大鼠及WKY大鼠上进行,氨基甲酸乙酯麻醉,自主呼吸,暴露RVLM。RVLM经L-谷氨酸及组织学定位,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AngⅡ和[Sar1,Thr8]AngⅡ至RVLM,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在SHR大鼠及WKY大鼠,RVLM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不引起明显的心血管效应。注射递增剂量的AngⅡ(pmol:0.1,1.0,10,100),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加。两组实验动物血压、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别。AngⅡ的效应可被预先注射[Sar1,Thr8]AngⅡ阻断。相反,RVLM微量注射不同剂量的[Sar1,Thr8]AngⅡ,引起血压、心率下降。在SHR大鼠,血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WKY大鼠(mmHg:-18±4,-23±5,-27±6,-33±6vs-11±3,-13±4,-17±5,-19±5),而心率的变化在两组动物中无显著差别。结论(1)大鼠RVLM内AngⅡ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AngⅡ的升压作用是通过AngⅡ受体介导的。(2)SHR大鼠RVLM内神经元对内源性A  相似文献   

7.
以α-氯代膦酸酯与4-(苯并噻唑-2-氧代)苯酚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8.
应用SADS测试85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表明,联合检查各量表相关系数为0.7489-1;检查一再检查各量表相关系数为0.88-1;SADS/CCMD-Ⅱ/DSM-Ⅲ-R/ICD-10诊断一致率为88.94%。提示SADS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与我国的CCMD-Ⅱ诊断分类系统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9.
秋了对肺癌应用两种特异性单抗(KS1901和BM19021)所识别的肺癌新的相关标志CYFRA21-1、β2-MG、CEA和NSE进行前瞻性规范的诊断试验对照研究、评价CYFRA21-1及其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价值,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62例肺癌(LC)、6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63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采用ROC曲线选择CYFRA21-1界值为3.3U/ml。结果  相似文献   

10.
阿尔泰黄芪Astragalus altaicus根部的甲醇提取物通过溶剂分配,在正丁醇可溶部分得到3个环阿尔庭烷三萜甙化合物,经FABMS、IR、^1H、^13CNMR、DEPT、^1H-^1HCOSY、^1H-^13CCOSY及水解等方法鉴定为:棉毛黄芪甙Ⅵ,Ⅳ,Ⅱ,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阿尔泰黄芪中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从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根降压有效部位中首次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UV,IR,MS,^1HNMR,^13CNMR,^1H-^1HCOSY,^1H-^13CCOSY,DEPT)解析,鉴定为5-甲氧基-2-甲基苯骈呋喃(I),甘油二乙酸酯(Ⅱ),异香草醛(Ⅲ),棕榈酸(Ⅳ),油酸(Ⅴ),其中化合物I为具有降压活性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羊红膻素H;化合物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u(Ⅰ)催化及相转移条件下,末端烯(炔)丙基化偶联反应。方法:通过Cu(Ⅰ)催化及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十四个目标化合物,并用XRC-1显微熔点仪,Abbe‘折光仪,FI-IR170SX光谱法,Finnigan-MAT4510型GC/MS以谱法,FX-90Q^1HMNMR光谱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徐春生  程桦 《广东医学》1998,19(4):245-248
参照HLAⅡ型基因序列设计8条序列特异性引物,应用分别代表HLA-DR1-18血清学特异性的11株DNA标准品建立序列特异性PCR(PCR-SSP)和套式PCR方法,并对64例IDDM病人和7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1)方法学鉴定示程序了各特异性引物均能从11株DNA标准口扩增出相应的等位基因,并能检出杂合子。除HLA-DR3组特异引物对DR1发生交叉外,其余序列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孙文基  张恒礼 《医学教育探索》1993,(12):619-622,630
从长梗绞股蓝Gynostemma longipes中,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制备方法,分离到4个化合物,其中2个化合物(皂甙I和Ⅱ),根据^13CNMR、FAB-MS和MS确定为新化合物。皂甙I为3β,19-醛基,24-甲基,22,16-环氧达玛烷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命名为长梗绞股蓝皂甙A。皂甙Ⅱ为3β,23-二羟基,19-醛基,24-甲醛基,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找出芳香胺对发光菌毒性作用的定量结构与毒性相关的QSAR表达式,为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毒性数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用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化合物的结合参数,结合分子积参数VX对毒性数据进行QSAR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即QSAR表达式。结果 QSAR方程为-logEC50=0.467+0.352VX-0.06310644+0.00167ΔHf n=12 r=94.02% S=0.10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SSCP及直接测序法研究MDS患者N-ras原癌基因点突变。检测26例(28例次),发现N-ras原癌基因第1外显子突变者14例(50%),统计表明N-ras原癌基因突变与MDS白血病转化及患者自下而上期缩短均有相关性(P〈0.05),对预测RA、RAS转化白血病有参考价值。对1例发现突变的标本进行直接测序证实为12密码子第2碱基的G→A转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价廉的HLA-Ⅱ类基因分型方法,即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方法 通过对40例正常献血员及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HLA-DQA1基因的分型,介绍PCR-RFLP的原理,具体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正常献血员与SLE患者有明显不同的基因型别。结论 PCR-RFLP分型方法更易为一般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于不同时期检测伤侧大脑皮质NMDA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损伤后15min NMDAR1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2h表达最少,伤后168h表达基本正常;经AP5治疗,伤后72h其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脑损伤后NM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AP5对脑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为模型,观察了诱导分化剂二甲亚砜(DMSO)与维甲酸(RA)对该细胞生长增殖,DNA合成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DMSO和RA可明显抑制COC-1细胞的生长和DNA合成,并改变其恶性细胞的结构特征,使之向正常细胞的方向逆转,从而提示DMSO和RA对人卵巢癌细胞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HLA-DRB基因类扩增为参照,通过HLA-DR2组特异性扩增确定HLADR2携带者,PCR/SSP作亚型分型,并用银染PCR/SSCP分析HLA-DR2等位基因第二外显子单链构象,调查湖南地区汉族群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和健康对照59例HLA-DR2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示,HLA-DR2与SLE相关,HLD-DRB1*1501为疾病相关等位基因,该群体中检出的另外两种亚型DRB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