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儿 ,男 ,10天。 1998年 9月 10日因出生后紫绀 ,呼吸困难入院。紫绀、呼吸困难以哭闹、喂奶时为重。患儿系第二胎第 2产 ,足月顺产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查体 :体重 3kg ,发育一般 ,营养差 ,面部青紫 ,呼吸 5 6次 /min ,右胸未闻及呼吸音 ,可闻及肠鸣音 ,心率 2 10次 /min ,X线胸片示纵隔向左侧移位 ,左肺纹理正常 ,右侧膈肌升高至第二前肋间。B超示肝上界位第二前肋间 ,右上胸腔内有肺组织。诊断 :先天性膈肌膨出。入院第 2天 ,在全麻下行右侧膈肌膨出修补术。经右胸第 6肋间小切口 (从腋后线至腋前线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2 7岁 ,工人。体检时发现右心膈角包块入院。无症状体征。胸片 :右心膈角包块 ,心包囊肿 ?CT:中纵隔下腔静脉处包块。肝脏彩超 :实质回声稍强 ,肝内静脉扩张 ,下腔静脉肝段狭窄。入院诊断 :1右心膈角包块待查 :心包囊肿 ?2布加综合症 ?手术探查发现 :肝膈面第 肝段有一梨形突起 ,约 5cm× 3 cm× 2 .5cm大小 ,在膈肌腔静脉裂孔处疝入右侧胸腔 ,压迫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下腔静脉肝段 ,并使上述血管狭窄梗阻。切除疝入胸腔内的肝组织 ,解除各血管的压迫 ,修补膈肌缺损。术后病理诊断 :淤血肝组织 ,可见肝组织纤维化。术后肝脏彩超 :…  相似文献   

3.
右膈肌创伤性慢性膈疝1例刘军(锦州市中心医院)患者、男、33岁、一年前因外伤所致多发性助骨骨折、场破裂、手术后治愈。本次以突发腹部疼痛3小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入院。呼吸急促,右胸呼吸音减弱,下野呼吸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胸部X线片见:右膈肌高,右胸腔内见...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膈破裂较少见,多发生于左侧,本组两例均发生于右侧,误诊长达15年之久,现将临床及X线表现综合报道如下。 例1:男、43岁,重体力劳动后突然右上腹痛,持续加剧,伴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门诊透视拍片揭示:1、右下肺炎;2、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住院后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右胸肋骨骨折史。 查体:体温38.2℃,脉搏102次/分,血压:14/10kp,呼吸55次/分。急性病容,被动体位,呼吸不对称,右侧弱,气管左移,右肺底呼吸音消失,可闻及湿性罗音,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内科会诊提示右下肺炎。 B超检查:右上腹包括肝右叶前方均表现为气体反射,肝脏不能显示,背侧探测肝实质光点像,部分膈下可探及,右侧腹探头有压痛及轻度肌紧张。 X线检查:后前位:右膈面不清,右肺野第七后肋以下呈致密影,下野外带见气囊状形;右侧位:中下肺野呈致密影,胸骨后间隙可呈串珠状充气,似有扩张之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膈疝临床并不常见,本文报告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农民.4年前因车祸致左侧第9、10肋骨骨折,合并左侧血、气胸,在当地医院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好转出院.近一年来出现胸闷气促、腹胀、恶心、食欲不振,进食或活动后加重,于1999年10月12日入我院就诊.查体:慢性病容,营养差,气管向右侧偏移;左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为鼓音;听诊左侧呼吸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及气过水音,心率100次/分,律齐;腹部平坦,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阻,肠鸣音活跃.胸片示:左侧胸腔内显示多个肠袢影及胃泡影,胃泡上缘至第2肋水平,纵隔右移.钡餐造影示:胃位左侧胸腔内,显影良好.诊断:左侧创伤性膈疝.行开胸控查术,术中见胃、大网膜、脾脏及部分空肠、横结肠疝入胸腔,并广泛粘连.将腹腔脏器回纳后因膈肌缺损大,无法直接缝合,即以12cm×14cm绦纶片修补.术后两周拍胸片见修补之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21岁,住院号:12320。右胸下部疼痛三年,加重月余。一年前体检,胸透发现“右肺有病”,入院前一个月,咳嗽,盗汗,食欲减退,他院以“右下胸内包块”转来本院。既往无特殊。检查:除右肝浊音界上升至第五肋间(锁中线)外无特殊。胸片:部份右膈较左膈高两个肋间(封四图1、2)。心电图检查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1mm/一小时;肝肾功能正常。透视下行肝脏超声波探查,肝波上界与透视下的包块上缘相当。气腹后胸片见膈肌完整,膈下包块与膈肌有粘连(封四图3,4)。全麻下行开胸探查:右后外侧切口,第八肋床进胸,肺胸膜及膈肌有粘连,分离后有一质软的实质性包块。打开膈肌见膈下为肝脏,外观无特殊,但有约10厘米直径一片与膈肌不易分离,将此片膈肌保留于肝脏上,此突起呈蕈伞样,似为一肝副叶,即行膈重叠缝合,剪除多余膈肌,送检:横纹肌结构清晰,杂有脂肪纤维组织,有轻度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术后恢复良好。透视见两侧膈肌位置等高,膈肌运动良好。平片上看到两侧膈影不等高应考虑:膈上病变:肺盘状不张;肺下性积液。膈下病变:膈下脓肿;腹腔病变:胃或肝脏病变。膈肌本身病变:膈神经瘫痪;膈肌弱升症;膈疝。本例可见右膈下阴影浓度不一致。如透视下,膈肌活动度减低甚至有矛盾运动多提示有膈神经麻痹;如见膈肌不完整,或见空腔脏器,则可能是膈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胸腔造影检查诊断钝性膈肌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创伤性血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开胸手术组28例(手术组)和胸腔闭式引流组23例(引流组),将两组患者中最终确诊为膈肌损伤或膈疝患者的胸部CT检查结果与CT胸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28例中术中确诊右膈肌破裂1例,术前诊断及术中确诊左膈疝2例,其余25例术中未见膈肌损伤;引流组23例中经CT胸腔造影诊断右膈疝及右膈肌破裂各1例,并经手术确诊,而入院CT检查均未检出,其余21例经造影显示膈肌正常无损伤。结论 CT胸腔造影检查相比普通CT检查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膈肌损伤及膈疝形成的征象,有效降低膈肌损伤破裂的漏诊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膈疝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手术,而早期诊断是早期手术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诊断要点。临床资料本院于1964年至1985年共收治外伤性膈疝7例。左侧6例均为急性损伤,其中刀刺伤2例,压挫伤3例,爆炸伤1例。右侧1例为慢性损伤,系2年前被人打伤后一直胸腹部疼痛,入院前作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膈上阴影诊断为膈疝而入院。 7例中6例术前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5例确诊为膈疝,其典型征象为:有横贯胸腔之大液平,胸腔  相似文献   

9.
1 患儿 ,男 ,6个月。因呼吸困难 2 0天入院。查体 :营养发育一般 ,神清 ,精神尚好 ,呼吸急促 ,三凹征 ( + ) ,头颅五官端正 ,鼻扇有 ,气管向右侧移位 ,左胸部叩诊呈鼓音 ,左肺呼吸音减弱 ,并可听到肠鸣音 ,心尖搏动于胸骨右缘旁 ,腹部平坦柔软 ,蛙腹消失 ,胸透示右肺逐疡 ,血象不高 ,X线检查见左侧胸部充气的肠曲 ,肺组织受压和心脏纵膈向右侧移位。X线钡餐检查见胃充盈育好 ,轮廓明显清晰 ,位于腹腔内 ,十二指肠球部充盈正常 ,其余各部及空肠曲上提通过左膈外侧入胸腔。钡乳通过膈肌顺利 ,无梗阻 ,约 5小时后钡剂充填胸内大部分肠管。最…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膈肌穿透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因右上腹隐痛6个月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部深压痛.胸腹透示未见异常.B超示:胆囊颈部有一约0.6cm大小的息肉,胆囊壁稍毛糙.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见:肝脏的膈面与膈肌呈幕状粘连,顺利切除胆囊后,考虑到腹痛与此粘连有关,遂用电凝钩分离粘连,因用力不当致右膈肌近肋膈角部穿透伤,可见一约1cm大小的裂口,此时患者SpO2由99%降到70%.立即于破口处施2枚钛夹钳闭,同时麻醉师于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抽出大量气体,到抽气困难止.未行胸腔闭式引流,5min后SpO2升到98%.术后第2、3天胸片检查未见异常,术后5 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例1:黄××,男,2个月,因咳嗽气促阵发性加剧半月,于1982年11月7日入院。检查左肺听诊呼吸音低,右肺第2肋间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Ⅱ°;心电图:单发性右位心。血白细胞11,500,中性21%,淋巴78%,单核1%。胸片:左膈显著抬高,位于第6后肋间,膈面光滑,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45岁,工人,于1986年6月体检时发现“右膈肌肿痛”,胸、腹检查(-),1988年3月在搬重物后感到右下胸痛,吸气时加重。术后追问病史诉述于1983年7月曾从5米高处跌下,当时胸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未作其他治疗。 X线胸片检查见右膈顶有一直径5 cm半圆形阴影突入胸腔,密度高,均匀,边缘光滑,内无钙化与透亮影,与膈面形成钝角。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2年以来共收治外伤性膈肌损伤91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0例,女11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7岁;10~20岁35例,21~30岁40例,两组共75例,占82.41%,为最多年龄组.开放性膈肌损伤78例,其中刀刺伤70例,枪击伤8例,闭合性膈肌损伤13例,挤压伤3例,车撞击伤10例.膈肌损伤形成膈疝19例,左侧膈疝11例(进入胸腔为部分胃、大网、横结肠、小肠等),右侧膈疝8例(进入胸腔为部分肝脏).91例膈肌损伤中41例为复合伤,占45.1%,包括:肺、心包、心肌、食管、纵隔、胃、脾、肝、肾、小肠、结肠、肋骨骨折、头皮外伤、颅骨骨折等.本组膈肌损伤后出现呼吸困难53例,心悸28例,胸痛84例,腹痛23例,腹膜刺激征19例,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65例,休克59例.X线透视或X线照片检查:血胸及气胸65例,膈肌模糊55例,膈肌升高26例,胸腔内见胃肠影像10例,膈下气像11例,腹穿62例,阳性结果24例.术前确诊膈肌伤33例,术前确诊率69.2%.  相似文献   

14.
隔膨出为一极少见疾病,作者近几年来曾见二例,特报导如下供同道参考。 病例报告 例一:35岁男病人,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伴呕吐5月余,来院诊治以左隔疝入院。体检出现心界右移,心音正常;左第6前肋以下叩诊鼓音,听诊闻肠鸣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压痛。胸透及胸片均示心脏右移,左隔膨隆上升至第8后肋水平;人工气腹后透视见左隔上升至第5后肋下缘,膈下无粘连,右膈于第7后肋;确诊为左膈膨出,于入院后半月(82年9月20日)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经胸切口行左侧膈肌折迭术,术后症状消失,心界恢复原位,左膈已下降至第11后肋与右膈相平。出院后随访二年,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8岁,因右上腹不适1周就诊,考虑患者为熟人未给予全面检查。B超:于右侧胸腔位置锁骨中线第四、五肋间以下,肩胛线第七肋以下,均探及无回声暗区,最大直径20.0cm,内见分隔,肋下剑突下探及部分肝组织。肺部查体:右侧第四前肋以下第七后肋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由减弱至消失,右侧肋弓下4.0cm处可触及肝下缘。考虑为右侧胸腔积液,收入院准备实施胸穿排液,入院后常规检查发现:胸片示双肺纹理清晰,双侧肋膈角锐利、右侧横膈上提于第四间肋间(2004年10月12号片号04001)。  相似文献   

16.
王悦桂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959-960
患男 ,2月 ,以活动后呼吸困难 ,口周发绀 ,伴咳嗽 1月入院。查体 :T3 6.7℃ ,P1 40次 /min,R40次 /min,体重4kg,精神差 ,浅表淋巴结不大 ,呼吸促 ,三凹征明显。气管左移 ,右胸饱满 ,右侧呼吸动度减弱 ,右肺下部叩浊 ,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 ,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 ,肝脾不大 ,肠鸣音正常。胸部 X线片示 :右肺下野密度增高 ,右肺门增大 ,肋膈角不清 ,心影左移。左肺清晰 ,肋膈角锐利提示 :右侧胸腔积液。B超检查 :可见右侧胸腔 3 .0 cm的液性暗区 ,左侧胸腔正常。提示 :右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电轴左偏 ,频发房早…  相似文献   

17.
曾江镇  许孟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71-3472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55岁,咳嗽月余,伴低热,痰少,无咯血。查体:神志清楚,头颅无畸形,颈软,心率72次/min,腹部无压痛。既往健康,否认传染病和家族遗传病病史,偶有胸闷,气喘,能正常工作、生活。听诊:双上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肠鸣音正常存在。X线检查:左侧第3前肋下被致密影掩盖,其内见不规则透亮区,上缘呈弧形,左心缘及左膈显示不清,气管、心影稍右移,右肺未见异常实变,心影右膈无特殊,所示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透视下旋转体位,左侧胸致密影位于左侧胸后外侧。CT检查:左肺体积缩小,左下肺膨胀不全,左膈面上抬,腹腔肠管、脂肪上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两肺门不大,双侧A未见胸腔积液征象。术中所见:膈肌裂口长约15cm,见横结肠、小肠、大网膜疝入左胸腔,进入胸腔的腹腔脏器明显粘连,左下肺完全不张,左肺未见明显实变。术后复查:右下肺可见一横行条索状致密影,右侧膈面毛糙,右膈上外带可见斑片状致密影,左下肺被高密度影覆盖,上缘不规则,横膈显示不清。2讨论先天性膈疝多见于婴幼儿,发生于成人者少见。好发于食管裂孔、胸腹膜裂孔(腰肋三角区裂孔)、胸骨旁裂孔(胸肋三角区裂孔)等处。胸腹膜裂孔疝大都发...  相似文献   

18.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55岁,咳嗽月余,伴低热,痰少,无咯血。查体:神志清楚,头颅无畸形,颈软,心率72次/min,腹部无压痛。既往健康,否认传染病和家族遗传病病史,偶有胸闷,气喘,能正常工作、生活。听诊:双上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肠鸣音正常存在。X线检查:左侧第3前肋下被致密影掩盖,其内见不规则透亮区,上缘呈弧形,左心缘及左膈显示不清,气管、心影稍右移,右肺未见异常实变,心影右膈无特殊,所示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透视下旋转体位,左侧胸致密影位于左侧胸后外侧。CT检查:左肺体积缩小,左下肺膨胀不全,左膈面上抬,腹腔肠管、脂肪上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两肺门不大,双侧A未见胸腔积液征象。术中所见:膈肌裂口长约15cm,见横结肠、小肠、大网膜疝入左胸腔,进入胸腔的腹腔脏器明显粘连,左下肺完全不张,左肺未见明显实变。术后复查:右下肺可见一横行条索状致密影,右侧膈面毛糙,右膈上外带可见斑片状致密影,左下肺被高密度影覆盖,上缘不规则,横膈显示不清。2讨论先天性膈疝多见于婴幼儿,发生于成人者少见。好发于食管裂孔、胸腹膜裂孔(腰肋三角区裂孔)、胸骨旁裂孔(胸肋三角区裂孔)等处。胸腹膜裂孔疝大都发...  相似文献   

19.
杨常平  邱翠惠 《右江医学》2001,29(6):474-475
急性创伤性膈疝是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创伤 ,使膈肌撕裂 ,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疾病。此损伤多伴有胸腹腔脏器的严重损伤 ,常因大出血或呼吸循环紊乱而掩盖膈肌损伤 ,导致误诊。我科自 198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急性创伤性膈疝 39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 ,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6~ 78岁。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6例 ,挤压伤 6例 ,坠落伤 4例 ,锐器伤 3例。均为急诊入院 ,受伤至入院时间 30分钟到 12小时不等。其中右膈疝 5例 ,左膈疝 34例 ;合并肝损伤 5例 ,胃、脾、小肠、横结肠损伤 18例 ,肺损伤 12…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1岁,以剧烈呕吐3天,呕吐物为咖啡色胃液,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诉,于2011年4月入我院.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元气过水声;心电图示ST段下移0.5 mV.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在循环内科住院治疗.住院第2天,患者症状加重.血压85/60 mmHg、脉博137次/分、呼吸35次/分、中心静脉压27 cmH2O;钡餐检查见结肠积气阴影及胃窦、十二指肠上部疝入心包腔内.立即转入心胸外科行开腹探查手术,术中见膈肌自胸骨后向左后方裂开9 cm,破裂处位于心包腔膈肌部分,裂口边缘不整齐,有肌束断裂渗血;部分横结肠、胃窦部和十二指肠上部、部分大网膜疝入心包腔内并压迫心脏;左、右侧胸腔部膈肌未见破裂,心包腔内无血液及渗出液.还纳疝内容物回腹腔,直接间断缝合修补心包腔部破裂口膈肌.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