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生鲜猪肉包装正面标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颖  卢曼 《肉类研究》2022,36(1):63-68
为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引导居民选择营养价值高的生鲜猪肉,本文借鉴Keyhole标识、心脏检查标志、较健康选择标志、指引星标签、选择标识、NuVal评分标签的生鲜猪肉营养评价算法,构建富含营养素食物模型对《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的19种生鲜猪肉开展营养评价发现,这些猪肉的NRF9.3值为-0.19~0.94,可应...  相似文献   

2.
黄泽颖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5):251-256
为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坚果炒货食品,本文借鉴心脏检查标志的推荐性营养成分评价标准完善我国“健康选择”标识,并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册)收录的21种熟制坚果、籽类、果仁/籽仁验证发现,仅有栗子仁(熟)、榛子(熟)、花生(炒)、南瓜子(炒)[白瓜子]、西瓜子(炒)符合饱和脂肪酸≤8 g/100 g、钠≤120 mg/100 g以及至少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钙其中一种的营养评价标准,剔除了“健康选择”标识原先筛选的松子(炒)、榛子(炒)。因此,完善的“健康选择”标识既能帮助消费者识别“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的坚果产品,又能辅助选购富含蛋白质或膳食纤维的高营养密度食物。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有关皮革制品标签标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皮革制品强制性标签规定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皮革制品自愿性标签标识的发展趋势,旨在帮助企业合理、规范地使用标签标识,有效应对技术壁垒,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为我国皮革制品标签标识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营养评价算法及其特点、推广情况、产品检索数据库、宣教活动、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指引星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中国企业在包装正面标识(FOP)标签认证领域的3点启发,并提出了中国政府推进企业开展FOP标签认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过敏已引起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各国家、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机体对食物适应性的差异等导致致敏食物的不同。所以注意过敏原标识,远离含有过敏原的食品是预防和减少对消费者不良影响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对世界各国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过敏原标识的要求,继而系统性地介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参照其规定制定的过敏原标识管理法规、制度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过敏原标识管理的现状进行考察,对我国过敏原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等关系国民身体健康的产品非常重视,不仅对食品本身的品质提出了严格的卫生要求,而且对其包装上的标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食品标签标识涉及食品卫生、营养和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所以,国际上非常重视对食品标签标识的管理,对食品标签标识提供的信息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国家不仅建立了严格的食品标签标识制度,而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增加食品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购买时能够进行选择,食用时更加放心.近年来,我国出口食品因标签不合格遭退货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9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根据《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就规范境外医疗器械标签和包装标识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通知规定,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附有标签和包装标识;  相似文献   

8.
食品过敏已引起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各国家、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机体对食物适应性的差异等导致致敏食物的不同。所以注意过敏原标识,远离含有过敏原的食品是预防和减少对消费者不良影响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对世界各国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过敏原标识的要求,继而系统性地介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参照其规定制定的过敏原标识管理法规、制度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过敏原标识管理的现状进行考察,对我国过敏原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致敏物质提示性标识可以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具体信息,防止消费者误食造成伤害,我国拟将致敏物质推荐性标识改为强制性标识。介绍了有关组织和国家对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的规定,提出了食品企业针对致敏物质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要求,以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企业规避一定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包装正面标签能有效发挥健康消费引导作用,但尚未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应用,发达国家的实践做法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介绍了瑞典的Keyhole标签、美国的Heart-Check标志、新加坡的较健康选择标志、美国Guiding Stars标签、荷兰选择标识、美国NuVal评分标签6个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FOP标签,分析了标签间的异同点,建议我国以生鲜超市为试点,完善生鲜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库,定期更新标签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食品包装正面(food front of package, FOP)标签系统作为当前的全球趋势, 是许多国家减少营养慢性疾病, 提高国民健康的技术与管理手段。2019年我国将FOP标签系统列为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开展文献回顾对指导我国研究和实践尤为必要。FOP标签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等利益群体, 当前尚缺乏从政府层面评估标签系统实施效果和从生产者视角分析标签改进食品配方的作用以及消费者标签格式偏好的分析。本文对标签认知、理解、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效果评估、不同类型FOP标签对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影响、不同标签内容与格式对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给标签系统实施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分别阐述了法国Nutri-score标签的推广、实施效果、运算法则以及Nutri-score标签与相关包装正面(FOP)标签的比较,总结了Nutri-score标签的应用实践,并提出了对中国实施FOP标签的若干启发。  相似文献   

13.
王虎  卢东洋 《食品与机械》2016,32(8):220-223
转基因食品标识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欧盟和美国在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方面呈现出强制和自愿两种进路,二者在标识类型、方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差异明显。欧美作出不同的制度选择,是由双方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与价值取向、贸易状况、文化传统以及民众观念等多方面的不同决定的。中国可从欧美制度比较中汲取经验,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作出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14.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发布实施,使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一发展源自于改革开放30年来食品安全法制建设,食品标签相关标准、法规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完善。本文将营养标签管理制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阐述了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对营养标签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加坡卫生部官方网站、文献等渠道收集有关新加坡营养等级标签资料,总结新加坡营养等级标签的政策演进、标准规则、支撑措施及实施效果。营养等级标签在强制营养成分表披露糖信息、评价多形式含糖饮料、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实施含糖饮料强制FOP标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企业主导包装正面(FOP)标签提供的启发,研究利用美国NuVal评分标签官方资料总结国际经验。结果发现,NuVal评分标签基于整体营养质量指数,用1~100表达包装食品、生鲜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评分越高,营养状况越好。标签与食品价格相结合,方便消费者比较所支付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国可尝试设计营养评价信息与价格一体化的FOP标签,并在生鲜农产品试行推广,以及按照国民营养需求适时调整FOP标签算法。  相似文献   

17.
采集美国Facts up Front标签官方网站发布的资料与信息,从Facts up Front标签的特点、类型,与相近包装正面(FOP)标签的基本情况对比,与其他包装正面(FOP)标签的实施效果比较等方面凝练实践经验,并为中国启动与发展包装正面(FOP)标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餐厅菜单标示热量和其他营养信息是一种有效预防肥胖的措施,在创新食品环境和促进健康饮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餐饮食品营养标识尚未普遍开展,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推行力度不足、经营者意愿不强、基础数据不完善以及技术能力不足,本文期望为推进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过多追求精米白面,忽视粗细粮合理搭配产生的营养健康问题引以重视。基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食品FOP(Front of Package)标签的倡导,对瑞典、丹麦、挪威的Keyhole标签系统、新加坡的较健康选择标志系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健康星级评分系统在粮食及制品的应用范围、要求与成效进行介绍。案例分析发现,典型国家的FOP标签系统不仅指导生产商按照标签标准供应健康的粮食及制品,而且以简单易懂的标签图形引导消费者快速地识别产品的健康程度,轻松做出购买决策。当前,阻碍我国居民食用营养健康粮食及制品的问题不是供给侧,而是在居民消费习惯,唯有创新消费引导方式,尝试引入合理科学的FOP标签系统或许能促进居民提高健康粮食及制品的消费频率。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民 《食品科学》2015,36(9):254-259
转基因食品标识与消费者知情权紧密相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随着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共存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现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采取定性标准,缺少阈值设定,科学性不足、可行性较差,制度缺陷日益凸显,亟需完善。本文在分析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的内涵、类型、计算、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考察国外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阈值管理情况,认为我国应以预防、可行、经济、透明为指导原则,以核酸量为计算基准,采用单独计算方式设定科学合理的转基因食品阳性标识阈值和阴性标识阈值,以便充分发挥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