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测定不同固态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情况,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固态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固体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的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小米+麦麸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情况较佳,出芽时间最快,为12 d,子实体最长,为(6.50±0.15) cm,鲜质量最重,为(8.58±0.07) g,其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53±0.06) mg/g和(7.66±0.21) mg/g;薏仁米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虫草多糖含量最高,为(59.07±1.89) mg/g,薏仁米+麦麸培养基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6.84±0.77)%、(68.28±0.26)%。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蛹虫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蛹虫草中的多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评价虫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效果。结果蛹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菌粉粒度80目,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10.42%。随着浓度的增加,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呈上升趋势,当浓度为1.2 mg/ml时,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同浓度下抗坏血酸的54.29%,65.69%。结论优化后工艺提高了蛹虫草多糖的提取率,并保留了其抗氧化活性,可为蛹虫草多糖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发酵大米的成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为培养基,对蛹虫草菌发酵前后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总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及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来探究虫草米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蛹虫草发酵大米后得到的虫草米不仅含有虫草酸和虫草素等功能性成分,而且与发酵前的大米相比,水溶性非淀粉多糖(Water soluble non starch polysaccharides,SNSP)含量提高,其中SNSP、虫草酸、虫草素含量分别为8.39%、18.07 mg/g、8.76 mg/g;抗氧化结果显示,与普通大米提取液相比,虫草米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总抗氧化能力,浓度为5 mg/m L的虫草米提取液,对O_2~-·、·OH及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40%、38%、79.1%,在提取液浓度为0~5 mg/m L范围内和剂量呈正比。由此说明虫草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为功能性虫草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虫草花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虫草花多糖提取工艺;并就虫草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30∶1(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 ℃。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3.88%。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在2.9~14.7 mg/L范围内,随着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O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均逐渐增强,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为14.7 mg/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达到44.39%和56.34%,说明虫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戴氏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同时提高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率。采用水浸提法提取戴氏虫草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利用羟基自由基法和DPPH自由基法测定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在料液比1∶35(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乙醇浓度为70%的条件下,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5.26%±0.01%;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5.95%,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24%。文章优化了戴氏虫草多糖的提取条件,为其它虫草多糖的提取提供了理论参考,其结果表明戴氏虫草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力,为进一步虫草多糖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胞外锌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体深层富锌培养获得胞外富锌多糖,测定了蛹虫草胞外富锌多糖的锌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即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富锌培养基内ZnSO4浓度在150μg/mL下,可以显著提高胞外锌多糖的有机锌含量(P<0.01),使有机锌含量达到0.87mg/g,比对照提高295%。有机锌对提高胞外锌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是对照的7.05%、23.5%和17.49%;胞外锌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北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北虫草多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利用羟自由基法、DPPH自由基法和FRAP法检测北虫草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细胞水平上构建过氧化氢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ROS细胞染色法评估北虫草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北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 ℃,料液比1:30 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 h,最高得率为7.94%±0.16%。在多糖浓度为1.6 mg/mL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75.57%±1.39%、80.23%±2.75%和(0.22±0.01) mmol/mg。细胞实验表明北虫草多糖可显著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细胞内ROS生成,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成功优化北虫草多糖提取工艺,北虫草多糖具备良好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对由氧化应激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中起到很好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多糖的酶法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蛹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α-淀粉酶对蛹虫草多糖进行酶法修饰。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α-淀粉酶修饰蛹虫草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酶修饰后蛹虫草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螯合Fe2+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并对其三螺旋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修饰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α-淀粉酶修饰蛹虫草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8、加酶量259.5U/g,在此条件下,酶修饰后蛹虫草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预测值为81.4%,验证值为(81.6±1.6)%,结果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实验表明,α-淀粉酶法修饰后,蛹虫草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螯合Fe2+的EC50值分别为:0.0247、1.0120mg/mL,分别比酶法修饰前提高了55.1%和39.8%;同时,蛹虫草多糖的还原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三螺旋体结构分析表明,蛹虫草多糖经α-淀粉酶修饰后,其三螺旋体结构有轻微破坏,但仍然保持三螺旋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以蛹虫草为原料,采用双频逆流聚能式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蛹虫草多糖。以蛹虫草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20 W、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该条件下蛹虫草多糖提取率为7.17% 。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6.05 μg/mL和0.33 mg/mL,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 mg/mL和0.8 mg/mL,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菌株为对照,将几株乳杆菌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比较,以DPPH自由基、·OH及·O2-清除率为指标综合筛选出抗氧化能力较全面的鼠李糖乳杆菌B6,并比较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其代谢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然后通过建立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益生菌代谢产物处理后丙二醛、活性氧的含量,探究鼠李糖乳杆菌B6代谢产物对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B6发酵MRS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OH以及·O2-清除率分别达到63.23%、99.38%和26.35%,都显著高于LGG。B6发酵脱脂乳得到的代谢产物与发酵MRS得到的代谢产物相比较,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H清除率都有显著升高,两者·O2-清除率相当。在PC12细胞氧化损伤实验中B6发酵脱脂乳的代谢产物降低了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了氧化应激状态下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郭成金  赵润  朱文碧 《食品科学》2010,31(1):165-171
采用正交设计和双灭活标记方法对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获得融合子。结果表明:最适融合条件为:40% PEG 与0.08mol/L Ca2+ 的混合溶液(pH7.0)助融,35℃融合20min,融合率为2.74 × 10-5;并用形态学、颉颃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探讨了双亲和融合子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曲鸿雁  郭成金 《食品科学》2015,36(5):120-125
以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融合株为研究材料,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优质高产的新型菌株。得到了高产菌株Y-90,虫草酸产量是出发菌株的1.80 倍,高产菌株YP-42,虫草素产量是出发菌株的1.33 倍。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核糖体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技术对突变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株的ITS序列并没有发生变化。RAPD结果显示突变株的扩增片段与亲本菌株不同,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其高产性状是可遗传的性状,可以将其用于进一步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虫夏草与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中虫草素和总糖的含量。以水为溶剂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结果显示冬虫夏草中没有检出虫草素,而不同产地的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有一定区别,含量分别为1.39%、0.48%、0.11%;总糖含量是蛹虫草高于冬虫夏草,其中不同产地的冬草夏草总糖含量没有差别,而不同产地的蛹虫草总糖含量相差较大,分别为14.69%、20.61%、34.33%。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遗传本质和化学成分两个角度时冬虫夏草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及市场中贩卖的所谓"冬虫夏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冬虫夏草与亚香棒虫草的rDNA序列相似度为80.5%~81.0%.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低于47.9%,市场中贩卖的所谓"冬虫夏草",实质上是亚香棒虫草.  相似文献   

15.
以腺苷、尿苷、次黄嘌呤核苷、虫草素及次黄嘌呤为指标,测定泰山虫草菌丝体与天然冬虫夏草中相应成分的含量,探索泰山虫草代替天然冬虫夏草开发药物或保健食品的可能性。采用80%乙醇超声提取,在GF254硅胶板上点样后,以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测定上述各种成分的含量。首次证明泰山虫草菌丝体核苷类及次黄嘌呤等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其腺苷、尿苷、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含量分别是冬虫夏草的8.25倍、3.76倍、11.8倍和1.55倍。2种虫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均表现为尿苷>次黄嘌呤核苷>腺苷>次黄嘌呤>虫草素。说明泰山虫草可以作为冬虫夏草代用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TLCS法简捷快速,重现性、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地对虫草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蛹虫草在代谢、成分、功能等方面的差别,以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小麦蛹虫草为研究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多元统计分析法,检测两种蛹虫草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69种,为脂肪酸酰基、苯...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取纯化蛹虫草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初步研究其结构及免疫活性。方法乙醇沉淀多糖,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透析法除去小分子物质,经CM-52纤维素柱层析后得纯品。用紫外光谱测定多糖纯度,用凝胶柱层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毛细管电泳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分子结构,检测胞外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产生NO的影响。结果蛹虫草胞外多糖经脱蛋白、CM-52纤维素柱层析后可获得单一对称峰的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9&#215;10^4,含羟基、糖醛结构和羰基结构,单糖基之一为甘露糖。多糖可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具有活化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纯度蛹虫草胞外多糖,并证明它对巨噬细胞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取纯化蛹虫草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初步研究其结构及免疫活性.方法 乙醇沉淀多糖,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透析法除去小分子物质,经CM-52纤维素柱层析后得纯品.用紫外光谱测定多糖纯度,用凝胶柱层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毛细管电泳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分子结构,检测胞外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产生NO的影响.结果 蛹虫草胞外多糖经脱蛋白、CM-52纤维素柱层析后可获得单一对称峰的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9 × 104,含羟基、糖醛结构和羰基结构,单糖基之一为甘露糖.多糖可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具有活化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结论 该方法可获得高纯度蛹虫草胞外多糖,并证明它对巨噬细胞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虫草胶囊菌粉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虫草胶囊菌粉真伪的检测方法。方法以95%乙醇、乙酸乙酯和Tris-HCl对胶囊菌粉产品处理后再提取DNA,排除虫草胶囊菌粉中杂质对PCR扩增的干扰,采用PCR扩增该菌粉ITS1-5.8S-ITS2区的序列。结果鉴定分析了3个不同厂家虫草胶囊产品的发酵菌粉,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样品1胶囊生产菌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属于国家卫生部允许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株;样品2和样品3分别为西藏虫草(Cordyceps gracilis)和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均与产品名称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不符,且不属于国家卫生部允许的保健食品菌株。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的鉴定市售虫草相关产品的真伪,为该类产品的真伪鉴定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融合子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比较3种培养方法对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0g/L,蔗糖5.00g/L,酵母粉0.25g/L、黄豆粉5.00g/L(浸提液),KH2PO41.50g/L,MgSO4·7H2O 0.50g/L,VB1 4g/L,pH自然.25℃培养,周期156h,其菌丝体干重生物量可达3.51g/L.持续摇动培养法获得菌丝体生物量最多,利于菌体的规模发酵生产;动静相间法次之;静止法获得量较少.动静相间法所培养的菌丝体更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