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剂法同时提取核桃仁油脂及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剂法提取核桃油及蛋白质的工艺中料液比、兑水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3,兑水pH5.5,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8h。该工艺条件下油脂得率为19.52%,蛋白质得率为10.81%,并利用冷冻干燥法得到蛋白粉。  相似文献   

2.
盐藻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协军  王珍  李秀霞 《食品科学》2012,33(10):87-91
对盐藻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液料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盐藻油得率的影响,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液料比(P<0.005)、浸提温度(P<0.005)和浸提时间(P<0.005)都对盐藻油得率有显著影响,液料比的二次项(P<0.005)和浸提温度的二次项(P<0.005)对盐藻油得率有显著影响,并且液料比和浸提温度间存在交互作用(P<0.025)。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浸提温度54℃、浸提时间9.7min,在该条件下,盐藻油得率(15.79±0.97)%。微波辅助提取的盐藻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3.85%、5.30%、8.60%、23.75%。  相似文献   

3.
牛蒡叶中蛋白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蒡叶为原料,采用碱液浸提法同时提取蛋白和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液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pH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最优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为2%,浸提时间为5h,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pH为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得率达53.25%,多糖提取得率达45.30%.  相似文献   

4.
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茶多糖(TSP)提取参数,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TSP得率、茶多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对TS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浸提温度宜在55℃,浸提时间宜为3h,料液比达到1:25即可。对TSP得率影响最大的为因素时间,其次为料液比和浸提温度。TS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3h,料液比(RTW)1:25。TS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对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皮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陕西临潼石榴皮为材料,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复合酶的最佳加入量配比。比较了酶解时间、温度、pH以及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法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加入量配比为:纤维素酶120 U/g,果胶酶150 U/g,木瓜蛋白酶90 U/g;提取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大小为:pH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为120 min、温度为53℃、浸提液pH为4.6、料液比为1:55 g/m L。此条件下石榴皮多糖得率为6.01%。此法可使石榴皮多糖得率比传统水提法提高2倍,是一种提取效率高、温和的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栀子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原理,通过对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液pH值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栀子渣中植物蛋白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浸提液的pH值对植物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植物蛋白提取率没有显著影响。栀子渣中植物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液pH值为9.0、料液比1:20、浸提时间1.5h、浸提温度40℃。  相似文献   

7.
李加兴  刘飞  范芳利  陈双平  秦轶  李伟 《食品科学》2009,30(14):143-148
以猕猴桃皮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猕猴桃皮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液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水解法提取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7(g/ml)、浸提液pH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min,在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47.74%。  相似文献   

8.
试验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纯水pH,得到pH为10的碱性水为提取溶剂,以热浸提方法提取柑桔皮渣中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浸提时间、温度及料液比,建立此3因素与类黄酮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经试验确定碱性水提取柑桔皮渣中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浸提时间为2.2h、料液比为1:12(g/mL)、提取温度为64.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类黄酮的得率为0.115%。  相似文献   

9.
水提取榛子壳多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榛子壳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水提取榛子壳多糖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因素对榛子壳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榛子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在浸提时间为1.6 h、液料比为12∶1 m L·g~(-1)、浸提温度81℃的条件下,榛子壳多糖的最佳得率为3.03 mg·g~(-1),与模型的预测值3.24 mg·g~(-1)基本吻合,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pH五个因素对鸭血糯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实验所确定的提取条件来设计正交实验,得到鸭血糯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2.5h、pH2和料液比1:100(g/mL),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2mg/g.  相似文献   

11.
酶法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探讨了银耳子实体多糖的多种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处理结合热水浸提的提取方法,能显著提高可溶于热水的银耳多糖浸提率,缩短浸提时间,银耳多糖提取得率达16.3%(克多糖/100克银耳干品).经纯化、鉴别,从银耳子实体中得到分子量在78000、76000、71000的三种杂多糖TP-A、TP-B及TP-C.  相似文献   

12.
对代料和段木两种栽培方式的银耳子实体采用碱式提取其多糖,通过测定多糖的营养成分、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两种栽培方式银耳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脱蛋白后段木和代料银耳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分别2.65±0.05、0.45±0.06 mg/mL,两种银耳多糖的单糖都由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代料银耳与段木银耳多糖中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3.62:2.43。不同银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均小于维生素C,在两种银耳DPPH清除率趋于稳定时,段木银耳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代料银耳高3%,而代料银耳羟自由基清除率比段木银耳高0.25%。  相似文献   

13.
选用茯苓、白芷、白扁豆饮片混合料(1∶1∶1),采用浸提法提取其总多糖。以总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总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茯苓、白芷、白扁豆混合料总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提取温度95 ℃、提取时间2.5 h和液料比10:1(mL:g)。在此优化条件下,总多糖得率为8.88%。以期为茯苓、白芷、白扁豆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进行水浴及超声辅助提取淫羊藿叶多糖的工艺优化,用硫酸-葸酮比色法测量淫羊藿叶多糖的含量,并对两种工艺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提取淫羊藿叶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提取液的pH为8.0.超声辅助提取淫羊藿叶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0、超声强度100W、超声处理时间10min、提取液的pH值7.0.超声辅助提取淫羊藿叶多糖的得率比水浴提取的提高了68.7%,超声辅助提取淫羊藿叶多糖明显优于水浴提取法.  相似文献   

15.
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银耳多糖工艺,并研究银耳多糖的流变特性及凝胶特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0∶1(mL/g)、粒度120 目、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h,此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提取率达到(33.25±0.1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流变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银耳多糖是一种独特的酸性杂多糖,多糖溶液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性质,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动态模量增加,银耳多糖溶液在高频区域可形成弱凝胶结构。通过质构测定表明银耳多糖质量浓度显著影响银耳多糖凝胶的硬度及弹性。流变学测试和质构分析表明,银耳多糖具有良好的流变特性和凝胶特性,可替代部分胶体在食品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金耳子实体为原料,拟获取酶法辅助提取金耳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方案。以金耳多糖得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探究果胶酶及纤维素酶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金耳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水酶法提取金耳子实体多糖最佳试验方案。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金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为20.50 mg/g,液料比为347:1 (mL/g),提取温度为52 ℃,提取时间52 min,在此条件下金耳多糖的得率为12.69%±0.52%。此法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得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多糖产量的影响,运用Doehlert matrix设计与响应曲面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下的最优产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82℃、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37mL/g、超声功率270W,多糖产量达到42.7%.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最大限度地从竹荪孢子中提取多糖,且不破坏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本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等因素对多糖得率及多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nhnken设计,优化棘托竹荪孢子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综合提取效率和多糖活性等因素,得到竹荪孢子多糖提取的最适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120 min、pH9、料液比为1:20。采用上述最优工艺条件进行多糖提取的实验,测得实际多糖得率为9.87%,在2~10 mg/mL范围内,孢子多糖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4.67 mg/mL。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分离、纯化及鉴定竹荪孢子活性多糖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对红小豆豆渣中的蛋白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即pH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min、料液比1∶18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62.99%,蛋白质的纯度为93.25%。  相似文献   

20.
以灵芝子实体为原料,采取溶剂浸提、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对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和三萜进行提取。以提取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各种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法提取,其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提取三萜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法提取,其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