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声处理对柑普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超声处理前后的柑普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柑普茶的香气成分来自茶枝柑的柑皮和普洱熟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蒎烯、β-月桂烯、γ-松油烯、芳樟醇、萜烯醇、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1,2,3三甲氧基苯等;超声处理能影响柑普茶不同部分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较超声处理前,柑普茶柑皮中α-侧柏烯和α-蒎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减少,邻伞花烃、癸醛的含量增多,柑普茶茶叶中的乙酸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水芹烯、芳樟醇、松油醇和1,2,3三甲氧基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在超声处理后都有提高,β-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烯和茶香酮的相对含量较超声处理前有所减少;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幅度在实验时长内基本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SPME与SD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2种方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分别鉴定了41种和21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29%和90.20%,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均为反式茴香脑。结论:固相微萃取法可以萃取到很多水蒸气蒸馏法无法得到的物质,如异松油烯、萜品烯、金合欢烯、α-胡椒烯等。  相似文献   

3.
黑胡椒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祖光  高云芳  刘文涵 《食品科学》2003,24(10):128-131
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富集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并对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黑胡椒粉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一些不同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但不同厂家生产的黑胡椒粉的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差别。其中β-石竹烯、3-蒈烯、β-水芹烯、胡椒烯、δ-榄香烯、β-蒎烯、α-Lu草烯是黑胡椒的特殊风味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区别和鉴定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黑胡椒粉,是研究食品风味成分分析的-种简单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蜜柚发酵酒与蒸馏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巴氏灭菌对新鲜沃尔卡姆柠檬汁香气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巴氏灭菌前后新鲜柠檬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巴氏灭菌前后的柠檬汁中分别共鉴定出86种和9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有不同。巴氏灭菌后,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15%和0.86%,而烷烯类、醛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10.77%、0.40%。巴氏灭菌后原有的挥发性成分有所变化,同时也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柠檬汁中柠檬烯、萜品油烯、β-蒎烯、α-松油醇、4-萜烯醇、月桂烯、香茅醇、1-β-红没药烯等主体挥发性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巴氏灭菌前后沃尔卡姆柠檬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明鑫 《中国酿造》2020,39(10):176
为探究巴氏灭菌对新鲜沃尔卡姆柠檬汁香气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巴氏灭菌前后新鲜柠檬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巴氏灭菌前后的柠檬汁中分别共鉴定出86种和9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有不同。巴氏灭菌后,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15%和0.86%,而烷烯类、醛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10.77%、0.40%。巴氏灭菌后原有的挥发性成分有所变化,同时也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柠檬汁中柠檬烯、萜品油烯、β-蒎烯、α-松油醇、4-萜烯醇、月桂烯、香茅醇、1-β-红没药烯等主体挥发性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金橘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金橘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金橘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出39个组分,并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包括α-蒎烯(0.76%),β-月桂烯(656%),D-柠檬烯(8223%),β-顺式-罗勒烯(052%),乙酸辛酯(1.02%),δ-榄香烯(0.86%),乙酸橙花酯(1.23%),大(栊)牛儿烯D(2.40%)等.通过对金橘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金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铜陵白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铜陵白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51种成分并确定了47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类成分。铜陵白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姜烯(27.64%)、β-倍半水芹烯(12.66%)、γ-姜黄烯(7.26%)、β-甜没药烯(7.09%)、α-姜黄烯(6.97%)、桉叶醇(6.93%)。这些数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铜陵白姜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鄂西宣恩野生刺梨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游离态挥发性成分和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β-葡萄糖苷酶酶解释放O-糖苷键合态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其游离态和O-糖苷键合态挥发性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宣恩野生刺梨汁中游离态和O-糖苷键合态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差异较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宣恩刺梨汁中游离态挥发性成分3 8种,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叶醇、丁酸乙酯、正己醇、苯乙烯、异戊酸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松油烯、月桂烯、罗勒烯、丁酸-3-己烯酯、芳樟醇、辛酸、辛酸乙酯和双戊烯等;采用β-葡萄糖苷酶酶解释放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鉴定出宣恩刺梨汁中O-糖苷键合态挥发性成分有38种,含量较高的有4-羟基肉桂酸、2′-羟基-4′,5′-二甲基苯乙酮、辛酸、肉桂酸、2,4-二叔丁基苯酚、3,4-二甲氧基肉桂酸、苯甲醇、己酸、3,4,5-三甲氧基苯酚、叶醇和阿魏酸等,其中有苯甲醇、苯乙醇、橙花醇、肉桂酸、香草酸、3-羟基己酸乙酯、丁香酚等33种物质在游离态组分中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研究佛手精油的挥发性物质和关键香气成分。佛手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对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GC-MS-O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4.69%)、γ-松油烯(20.42%)、β-甜没药烯(4.59%)。采用稀释法和强度法分析发现D-α-蒎烯、D-柠檬烯、β-芳樟醇、别罗勒烯、4-松油醇、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的香气强度;D-α-蒎烯、β-蒎烯、β-罗勒烯、橙花乙酸酯、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风味稀释因子。综合分析认为D-α-蒎烯和α-佛手柑烯是佛手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0.
比较广西百色地区台农、贵妃、红象牙、金煌、桂七芒的果实、果皮和果叶香气成分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芒果的果实、果皮和果叶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对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不同芒果品种的15个样品中共检测出66种主要香气成分,以烯类为主,烯烃和酯类为辅,共同作用形成芒果独特香气,其中烯类又以单萜烯为主;5个品种共含香气成分β-蒎烯、莰烯、α-蒎烯、β-罗勒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萜品油烯和石竹烯,但含量各不相同,同品种不同部位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对品种共含的8种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175%,8种香气物质的不同含量构成了芒果的典型香气。  相似文献   

11.
黄酒色、香、味成分来源浅析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23  
黄酒酒性柔顺,酒体丰满,酒味醇厚,营养丰富,黄酒的色,香,味成分来源于:(1)带色素原料,用曲,麦曲中添加的焦糖量,陈化时间不同而异及反应而呈色;(2)香来源于原料,麦曲,生产工艺及贮存发生的反应中;(3)味的形成及来源于未完全发酵的残糖和糊精,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蛋白质产生的氨基酸,酸和鲜味物质。(孙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青海乐都、海南海口、贵州毕节、重庆梁平、江西赣州、江苏邳州、安徽阜阳、陕西渭南、云南曲靖、辽宁铁岭、河北保定、黑龙江哈尔滨、新疆塔城、四川成都、甘肃民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河南杞县、新疆乌鲁木齐和青海格尔木大格勒共计19个不同产地紫皮大蒜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及总多酚、总黄酮等活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乐都和甘肃民乐的紫皮大蒜粗脂肪、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其他17个产地所产大蒜。此外,青海乐都紫皮大蒜的氨基酸、脂肪酸、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其他大蒜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青海乐都、青海格尔木大格勒、甘肃民乐、辽宁铁岭和黑龙江哈尔滨紫皮大蒜中18种氨基酸、6种脂肪酸、总多酚与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14种紫皮大蒜。这可能与西北地区独特的冷凉气候有关。在矿质元素方面,青海乐都紫皮大蒜硒含量为(58.81±0.62)μg/kg,锗含量为(22.18±0.23)μg/kg,远远高于其他产地的紫皮大蒜。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浓香型大曲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并根据这些化合物对大曲风味做初步评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检测大曲中的挥发性物质,用乙酸丁酯作为内标物,半定量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挥发性物质和大曲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0个大曲样品检测出4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以酯类、吡嗪类、芳香类为主;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是2,3,5-三甲基吡嗪、十四酸乙酯、1-苯基-2-丙醇、2,5-二甲基吡嗪、棕榈酸乙酯、2,3,5,6-四甲基吡嗪等;对10个大曲样本进行主成份分析,6号样风味最好,10号样其次,1号风味最差。通过对大曲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可为大曲风味质量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食叶草的开发应用价值,测定了食叶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检测食叶草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探究食叶草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食叶草中的总蛋白含量高达34.70 mg/100 mg (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和65%,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超过68,表明食叶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比活力分别为11.35 mg GAE/g (干重)、3.56 mg RE/g (干重)和15.24±3.40 U/mg pro;苹果酸和草酸是食叶草中最主要的有机酸(~89.24%);食叶草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65 mg/mL和0.066 mg/mL,当还原力(吸光值)达到0.5时的提取物浓度(IC0.5)为0.528 mg/mL,且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效果较好,体现出良好的抗氧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68,33(3):284-287
SUMMARY— By gas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where applicable, mass and nmr spectroscopy, several additional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omponents of pineaapple essence. These are acetoxyacetone, dimethyl malonate, trans-tetrahydro-α,α,trimethyl-5-vinyl fur-furyl alcohol, methyl cis-(4?)-octenoate, γ-butyrolactone, methyl β-hydroxybutyrate, methyl and ethyl β-hydroxyhexano-ate, methyl and ethyl β-acetoxyhexanoate, γ-octalactone, and δ-octalactone. Possible biogenetic pathways to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利用闻香,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方法对古贝春白酒中的各种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定性、定量出70多种风味化合物,包括25种酯类、13种酸类、10种醇类、5种醛类、1种酮类、10种芳香族及酚类、5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2种缩醛类物质和1种硫化物。(晓文)  相似文献   

19.
20.
甘肃马鹿肉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马鹿肉为实验材料,检测分析了甘肃马鹿肉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结果表明:甘肃马鹿水分含量为72.88g/100g,蛋白质27.49g/100g,脂肪2.13g/100g,灰分1.09g/100g;铁14.96mg/100g,锌0.84mg/100g,铜0.199mg/100g,硒1.22μg/100g,磷15.72mg/100g;总氨基酸含量为81.08g/100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8.87%;过氧化物歧化酶63.42U/mg,雌二醇157.88pg/mL,睾酮0.78ng/mL.生长激素0.76ng/mL.甘肃马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含量全面等特点,并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是优质的动物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