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以下简称肾衰)是心内直视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使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日期延长,治疗费用增加,而且是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发ARF的心脏手术患者预后较差,即使经过药物治疗,甚至是透析治疗,其死亡率仍高达50%~7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露醇(mannitol,MT)导致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死亡率、死亡原因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维普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1980~2002年间国内相关文献81篇,对文章报道的1 234例MT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MT致ARF的发病率为6.73%,出现ARF的平均年龄为(60.85±10.38)岁.其中76.19%的ARF患者原发病为脑出血、脑梗死;②发生ARF的患者MT日平均用量为(253.82±42.46)g,累积剂量为(1034.37±104.82)g;⑨80%患者出现少尿,50%出现血尿:④发生ARF后患者的总死亡率为26.15%;多器官功能衰竭(41.07%)、脑疝(28.57%)是主要死亡原因;⑤甘露醇日用量>200g的ARF患者死亡率(45.31%)显著高于日用量<200g者(10.87%);⑥发生ARF后,透析患者的死亡率(17.01%)显著低于未透析者(26.69%).结论 ①老年人易于发生MT相关性的ARF;原发病为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使用MT后ARF的发生率高:②少尿、无尿和血尿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⑨发生ARF后患者的总死亡率为26.15%,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脑疝:④MT日用量超过200g的ARF患者死亡率高;透析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先心病术后ARF行腹膜透析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透析效果、转归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ARF的死亡率12.5%,显著低于合并其它系统器官衰竭组的45%(P<0.05),腹膜透析3~30天内肾功能恢复,其中1~2天内血钾[K~ ]恢复正常,2~5天内血碳酸氢根[HCO_3~-]恢复正常,4~6天内血尿素氮(BUN)下降49.2%,血肌酐(Cr)下降42.6%。结论 对小儿先心病术后ARF,及早进行腹膜透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最常见的重症监护病房收住指征,在这部分患者中,大约2/3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插管,并且与高达50%~70%的死亡率相关[1]。目前推荐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是避免插管的一种方法[2],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ARF一线策略被纳入国际指南[3]。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衰血液透析6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 (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 6 2例ARF患者分为 2组 ,A组为急性肾衰无并发症组 ,B组为急性肾衰有并发症组 ,对透析反应、诱导透析及透析时机进行分析。另外 ,随机抽取同期的 6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 ,维持性HD 180例次 ,与其进行透析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6 2例A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36 41% ,6 0例C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16 11% (P <0 0 1)。ARF中 ,首次诱导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6 0 87% ,透析反应中低血压反应占 71 6 4% ,无症状低血压和非典型症状低血压占低血压反应的6 6 6 7%。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透析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P <0 0 5 ) ,因透析反应而死亡占死亡病例总数的 2 3 0 8%。结论 :ARF血液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高 ,低血压是主要透析反应 ,低血压以无症状及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透析反应不是死亡主要因素。早期预防性HD可增加ARF治愈率 ,减少病死率及透析反应发生率。做好诱导透析及防治低血压反应对于ARF患者的HD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析治疗在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中的作用.[方法]95例ARF病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非透析组(A组)用常规的综合治疗;腹膜透析加综合治疗为B组;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为C组.[结果]A组死亡率为38.7%,B组为11.5%,C组为12.3%.A组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均P<0.01),但B、C两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能有效的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死亡率,两者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45%~100%[1]。因此,如何提高其疗效一直倍受关注。我科1998年8月-2005年7月共完成心脏手术4 760例,其中34例手术后发生ARF,22例行床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衰(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约占全部住院病人的5 % ,近40年来 ,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约49%~71% [1],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 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死亡率更高[1]。本科从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救治74例ARF伴MODS患者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4例ARF伴MODS患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2] ,其中伴MODS患者32例 ,男41例 ,女33例 ;年龄15~80岁 ,平均38±4岁。65岁以上18例。病因 :内科疾病 ;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12例 ,急、慢性肾炎9例 ,流行性出血热8例 ,脑出血2例 ,各…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MOFS)患者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ARF)。Faist等[1] 在对一组因机动车相撞而导致多处受伤的患者调查发现 ,有 19%的患者发生了MOFS ,这其中有 2 7%的患者伴有ARF。为何ARF的发生率如此之高 ,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临床研究发现 ,MOFS患者在发生ARF之前均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是MOFS的中间过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SIRS是介导MOFS患者发生ARF的重要因素之一。1 SIRS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等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 ,引发各种炎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为肾科常见危重症,病情重,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透析疗法的临床应用,ARF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我科1997年9月至2006年1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ARF 3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中风、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指标.70%~80%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存在透析前血压升高[1],其实在慢性肾脏病早期阶段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很高,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时血压较前已明显升高[2].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早期患者,高血压是其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并发症增加的主要风险因素.并且,透析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也使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倍[3].  相似文献   

12.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心脏手术后AR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心脏手术后ARF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引起ARF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低血压50例(46.3%),其他16例,42例病因不明。肾功能恢复47例(43.5%),患者存活38例(占35.2%),死亡70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33例,心源性死因26例,其他11例。ForwardCox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功能不全脏器数、少尿、持续低血压和是否透析与死亡明显相关。结论心源性低血压是心脏手术后ARF的主要病因,多数患者死于MODS和心脏并发症;功能不全的脏器多、少尿、持续性低血压和不透析预示死亡率增加;少尿患者及时透析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牛凯  高华  王利军  刘冰 《临床荟萃》2008,23(7):493-494
急性肾衰竭(ARF)是儿科常见急症,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小儿ARF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易产生相关的并发症,甚至部分患儿无法耐受,影响了小儿ARF的救治效果.国际每日透析(daily hemodialysis,DHD)临床应用初步观察显示DHD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但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在小儿ARF的疗效如何,是否能降低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临床未见报道.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0例小儿ARF进行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并与同期8例小儿ARF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状况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透析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欧美6个透析中心的联合评价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有轻至中度营养不良,8%为重度营养不良[2]。国内的研究表明[3]:其发病率为53.6%,其中轻至中度占39.3%,重度达14.3%,明显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心脏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5%~2.5%,病死率为66%~88%[1],是导致患者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并发症.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因无需全身抗凝和血管通路,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滤过效果较好,是目前治疗AF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早期应用腹膜透析,可暂时替代肾脏功能,迅速纠正容量超负荷,减轻心脏负担,明显改善心肺功能.现将我院2008-09-2011-06心胸外科监护室腹膜透析2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ARF)病情的关系。方法:以2015-08-2018-12期间本院收治的24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ARF组(86例)和非合并ARF组(161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发生ARF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18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RF组患者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pH值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aCO_2、实际碳酸氢根、心率(HR)、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AR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Ⅰ型ARF患者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合并Ⅱ型AR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AUC为0.863、0.829、0.838,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RF预测的AUC为0.949。结论:心肌梗死合并AR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合并ARF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对发生ARF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尚发生在MSOF的早期,是加重和促使MSOF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如能及时有效地控制ARF,减缓或阻断进一步序贯发生的器官衰竭,对MSOF的转归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可以评估急性呼吸衰竭 (ARF)机械通气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16例因各种原因导致ARF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生理评分 (AP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 (A PACHE)Ⅱ评分较高、恶性病、低白蛋白血症、FEV1/FVC比值较大、贫血、机械通气时间 >72h、拔管失败与短期内死亡率升高相关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超过 72h、APS较高、恶性病以及出现APACHEⅡ相关的疾病为独立预测不良预后的因素。结论 拔管失败或机械通气时间超过 72h提示预后不良 ;机械通气 6h内相应的指标、合并症的出现、急性疾病严重性是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ARF患者住院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至2009年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IABP联合CRRT(CRRT组)31例或床边血液透析治疗(HD)(HD组)21例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CRRT组抢救成功12例,死亡率为61.3%;HD组抢救成功3例,死亡率90.5%(P<0.05).两组在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时,CRRT是首选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急性肾衰竭 (ARF)认识的不断提高和透析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 ,ARF的防治水平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本病死亡率仍然较高。现对 2 8例ARF进行分析 ,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47.5岁 (17岁~77岁 ) ,符合ARF诊断标准 ,治愈 17例 ,治愈率 6 0 .7%。2 原因分析 (见表 1)表 1  2 8例ARF发生的原因分析例因素例数治愈手术创伤 5 4严重感染 1 0 7药物 4 4化学治疗 4 1生物毒素 4 1化学毒素 1 02 .1 肾前性ARF 手术、创伤、各种严重感染时 ,由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引起急性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