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家六部委提出了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要求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但是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标准是目前的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宁波国鼎矿业公司为案例进行综合评价,验证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较符合实际。研究成果对本区域绿色矿山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项目层面风险是我国海外矿山并购的决定性风险因素之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海外矿山并购项目层面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地质资源条件等反映矿山生产特征的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使得指标体系更具针对性且更完善。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FN-RS方法综合了主客观赋权的双重优势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基于云理论和物元理论,建立了海外矿山并购项目层面风险评价的云物元模型,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隶属度,提高了风险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评价精度。使用本方法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项目为例,进行项目层面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低”,但外部建设条件风险为“一般”,经济效益条件风险为“较低”。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工程地质条件不足,是项目层面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绿色矿山评价时,评价指标繁多复杂,部分评价指标含义重复冲突的情况。对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原有的24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简化为19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并采用DEMATEL法对指标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HP法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赋给权重,根据各指标权重进而进行指标赋分。相对于现有的绿色矿山评价模型,改进后的评价模型指标更少,含义更加明确,赋分过程严谨。可以对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开展全方位矿山清洁生产评价对于传统矿山向绿色矿山的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湖南某黄金矿山为研究实例,从矿山采选行业特点出发,构建以采矿厂、选矿厂和尾矿库为主要评价对象的黄金矿山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将基于熵权-AHP的组合赋权法引入到权重分析评价过程中,以确定各体系综合权重赋值,最终采用AHP-欧氏距离理论完善各体系权重分配结果。评价结果表明,矿山综合水平得分为81.9528,属于清洁生产基本水平,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同时,熵权-AHP组合赋权法的成功应用也为矿山清洁生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为其他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评价与审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能观测性和能控性新视角,采用CRITIC-G1组合赋权与云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评价模型,并对不确定开采条件下的原地浸矿工艺与堆浸工艺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①基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矿山开采负外部性的影响程度评价指标,而且还应考虑矿山开采负外部性的能控性评价指标,从而更加贴近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实际;②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用CRITIC-G1法组合赋权,使权重更为准确;③将CRITIC-G1法与云模型相结合,在资源储量、矿床底板发育程度等不确定开采条件下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的前提下,堆浸工艺稍优于原地浸矿工艺。建议在当前开采工艺水平条件下,实施离子型稀土矿产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山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绿色矿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研究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核心关键词等知识图谱,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优势、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对相关文献内容的研读,从技术、生态和政策3个方面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建议。结果表明:(1)我国绿色矿山研究发文量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该领域内研究力量不足,表现为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较少,且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之间缺乏紧密的交流合作。(2)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矿山信息化、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矿山资源与经济发展等方向。(3)矿山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需要在技术、生态和政策3个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矿业绿色发展成为依法办矿、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同时与绿色矿业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常态下的矿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部分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创建存在理解偏差、创建目标模糊的问题,同时绿色矿山创建与区位原生自然地理结合度不高、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矿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就绿色矿山创建的意义进行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与路径,为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阐述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深入阐明二者的在目标实现、实施手段和互为依托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科学厘清二者在实施目的、实施时间、实施方式、实施宗旨等维度外部差异,重点剖析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修复在理念贯彻执行、评价指标遴选、监管体系构建、修复主体内生性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外矿业投资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现有文献、专家经验和世界银行等数据,对海外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风险因素识别,构建了以政治政策、经济金融、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为一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世界银行等发布的数据以及公认的等级划分规则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级,引入变权原理建立了激励型变权评价模型,并选取12个国家进行模型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矿业投资环境风险较低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和罗马尼亚,为矿业投资首选区;风险一般的国家有菲律宾、南非、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为矿业投资次选区;风险较高的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和巴西,为矿业投资慎选区。同时,应关注各个国家投资环境中的极端指标可能给项目运营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帮助矿山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为政府部门制定海外矿业投资政策及实施分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晨洁  刘涛  郭生茂 《黄金》2016,(1):75-78
通过构建矿山排土场植被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标准隶属度和相对隶属度,建立基于以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为判别标准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以相对状态特征值作为评判指标,通过计算各子系统特征向量的平均值得出最终的评价等级特征值。该方法应用于新疆某矿山排土场植被复垦适宜性等级评价,其结果表明:该排土场植被复垦适宜性等级为勉强适宜,与实际较为符合;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定权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具有更好的区分度,计算结果更合理、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基于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的博弈模型,并引入动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激励机制,对博弈双方进行稳定性、均衡点分析以及模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机制下,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的行为呈周期性变化,不能达到稳定均衡状态;当地方政府采用动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激励机制时,演化博弈过程呈收敛态势并最终趋于稳定。将演化博弈模型与系统动力学理论相结合进行仿真分析,能够对博弈双方的行为做出较科学的解释,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奖惩机制设计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我国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奖惩机制,政企协同发力、合作推进,实现“ 金山银山”与“ 绿水青山”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有效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提升矿业整体形象。十四五"时期,云南要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行排头兵。然而云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生态保护和矿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建设绿色矿山十分必要。作为多山、多民族的边境矿业大省,文章深入分析其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进展、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可为西部地区制定矿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绿色开采是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金属矿绿色开采的水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找到合理适用的金属矿绿色开采评价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当前煤矿和金属矿等所使用的绿色开采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到5种适用于金属矿绿色开采评价的方法,分别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优度法、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物元分析法;然后运用专家访谈法和灰色关联法,对以上5种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先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TOPSIS法最适用于金属矿绿色开采评价,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绿色铀矿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技术创新、生态环保之路是铀矿山的必然选择。简述了铀矿山固、气、液等三大污染危害,重点评述了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铀矿绿色开采及生态修复技术、铀矿山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绿色铀矿山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开采建筑石材矿山为例,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中应重点落实的措施,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业领域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体现,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从广西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角度出发,分析广西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分析制约广西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断提高绿色矿山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宁夏地区煤矿开采现状,归纳总结了宁夏煤矿开采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基础理论与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绿色开发技术标准与规范不完善、绿色开发技术与装备保障不足以及缺乏示范引领与政策支持。从宁夏煤炭工业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了宁夏煤矿绿色开发的战略思想、发展蓝图和战略目标,形成其总体战略布局。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提出了宁夏煤矿未来绿色开发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技术、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矿区地表生态减损和修复技术、智能化绿色开采技术以及洁净煤技术。最后,提出了宁夏煤矿绿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明确绿色发展理念与目标,积极实施绿色矿业,助力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最终实现宁夏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近10年来,金矿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东昆仑等区域发现青海省的“金腰带”,促进了青海省黄金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青海省金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对青海省黄金行业矿产资源信息和各黄金生产企业状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青海省岩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金资源量、已开发的岩金矿石类型、选冶工艺、生产指标和研发平台等有了系统了解。重点介绍了青海省难处理金矿浮选、浮选尾矿环保提金、金精矿生物预氧化和中温中压预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青海省岩金矿开发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厂流程考察诊断和绿色矿山建设,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节约利用以及矿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