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论蓄冷空调技术与节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蓄冷空调是今后空调节能的方向,本文针对近年来建筑空调用电不断增加,论述了蓄冷空调对电力调峰、平衡电网及节能的意义,并介绍了冰蓄冷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比较了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和气体水合物蓄冷等4种蓄冷空调技术的优缺点,并探讨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屏 《广西节能》2000,(3):23-26
简介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类型及特点,分析了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前景,说明空调蓄冷技术是利国利民的一项节能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基本原理的描述,概括总结了迄今为止对氟里昂气体水合物蓄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揭示在实用空调蓄冷系统中气体水合物作为新的蓄冷技术的节能优势,指明了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中仍需解决或需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蓄冷空调控制策略的选择及运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冷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使得满足空调负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蓄冷空调能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不仅取决于进行系统的合理设计,也取决于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合理选择和优化。本文介绍了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策略的选择原则、影响优化运行的因素和实现优化运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介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类型及特点,分析了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前景,说明空调蓄冷技术是利国利民的一项节能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空调蓄冷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屏 《上海节能》2004,(6):16-19
本文介绍了电网调峰的几种方式,蓄冷空调在电网调峰中的重要地位,各种蓄冷方式和特点,并对水蓄冷和冰蓄冷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上海地区水蓄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孙峙峰  赵耀华  徐伟 《太阳能学报》2019,40(11):3148-3155
为提高公共建筑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在传统太阳能空调蓄冷系统的基础上,将相变蓄冷技术应用在公共建筑太阳能空调系统中,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经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表明太阳能空调相变蓄冷系统数学模拟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太阳能空调相变蓄冷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该文案例中,与传统水蓄冷系统相比,相变蓄冷系统可使系统制冷季太阳能保证率提高17.5%。  相似文献   

9.
蓄冷节能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谷波  孙涛  田树波 《节能》2001,95(2):6-9
阐述了国内外蓄冷式空调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的蓄冷技术,分析了不同形式蓄冷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与蓄冷技术相适应的低温送风系统,提出了当前国内外蓄冷技术的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土壤蓄冷与耦合热泵集成系统中土壤蓄冷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及冻土蓄冷技术的优点,提出一种全新的热泵空调系统形式一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该系统将土壤耦合热泵系统(GCHP)的地下埋管换热器与蓄冷装置合二为一,在电力低谷期将冷量贮存到土壤中,以满足高峰电力期空调负荷的需要。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固相增量法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其应用的技术可行性,为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发电厂空冷系统的特点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发电厂空冷系统的特点,并进行了全面比较。根据国内直接空冷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已初步具备了直接空冷试验机组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用空冷器代替冷却塔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良  张早校 《节能》2004,(8):18-21
本文就电厂中用空冷器代替冷却塔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以给定工况下的电厂为例 ,分别计算了采用冷却塔和空冷器两种系统下的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 ,分析了变工况下空冷器的经济性能。通过分析看出 ,若当地气温在 5℃左右 ,风速维持在 2 4m/s时 ,空冷器可以省去风机 ,而且能耗和费用将降低 ,经济性能将优于冷却塔方式。对于一个 1 5 0 0kW的发电机组 ,每年可节约循环水 7 395万t。空冷器同样适用于石化等行业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因此 ,在气候条件适合的北方地区 ,采用空冷器是节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高蓄热室内气流均匀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热风炉鼓风室内气流的流动规律,论述气流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介绍均匀配气原理和冷风均匀配气技术。测试结果表明,冷风均匀配气技术动力消耗低,可显著提高蓄热室横截面上的送风均匀度,提高送风温度。  相似文献   

14.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检测电站锅炉炉内流场分布状况,保证锅炉安全、经济燃烧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是测量冷态工况下燃烧器各喷口的出口风速,目前人工测量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用于燃烧器喷口冷态风速测量的自行爬壁机械可以携带常用类型的风速仪,通过磁吸附在水冷壁管上,由步进电机驱动履带上下行进,停止在待测喷口处进行风速测量,该机械为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测量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城市牛活垃圾焚烧主要以冷、热二次风的送风方式进行.利用国内通用热力计算方法以及Fluent模拟方法,对比分析冷、热二次风送风方式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二次风送风能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和炉膛出口烟温,减少二恶英的排放;采用冷二次风可以延长烟气停留时间,减少烟气中NOx含量.在实际运行操作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云 《节能》2003,(2):12-15
根据冷热负荷特点 ,采用分析、计算和测试的方法 ,从能耗、冷负荷、水力平衡、循环水泵、控制策略与计量等方面 ,讨论了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相变蓄冷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能源转换与存储问题。但相变材料具有导热性能差,传热不均匀等问题。引入有限时间热力学概念,建立更为实际的蓄冷系统数学模型,对相变蓄冷系统进行热力学优化。通过解析计算,得出蓄冷系统高低温热源与蓄放冷时间的关系式。对比理想状态下与添加不可逆热损耗时蓄冷系统的功率与效率,为相变蓄冷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引入最佳冷化系数优化设计建筑楼宇冷热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最佳冷化系数”的概念,对最佳冷化系数的应用及理论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最佳冷化系数在建筑楼字冷热电(BCHP)设备选型中的意义,可使目前在空调制冷机组选型普遍偏大的问题得到改善,并结合实例给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洗涤水温度、气液逆流、蓄积在活性炭孔隙中的硫酸对活性炭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的影响,对脱硫塔高效运行及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体仿真与实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气源热泵冷岛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长春机组实地测试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在有周围建筑物和环境风为4.92 m/s时,机组排风会影响机组下游空气温度和下游回风温度,使平均回风温度下降0.15~0.18 K。室外机换热量、风机风量、机组堆积、环境风和周边建筑形状是影响空气源热泵冷岛效应的重要因素,冷岛效应回流率和机组换热量成正相关,和风机风量成负相关;在无环境风和周边无建筑物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的冷风沿地面扩散到环境中。在无环境风工况下,单机组在换热量为52.8 kW,风量为3.4 kg/s时,回流开始时间为38 s,最终回流率为28%,最终回风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差为6.08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