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空芯锭子差捻包缠纱的成纱过程 ,比较了纱包长丝型和长丝包须条型差捻包缠纱的结构与性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差捻包缠纱织物的纺纱及织造工艺,对其断裂强度、抗起毛球性及析痕恢复性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包缠纱织物和并捻纱织物的性能对比,得出差捻包缠纱织物的优势所在,指出差捻包缠纱织物在精纺领域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粗梳毛纺中的捻缩与捻差董桂香捻缩在纺纱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捻缩率较小,一般只考虑它对合股纱线细度的影响。在粗梳毛纺系统纺低支纱肘,抢缩率较大,对粗纱定重、细纱牵伸及成纱捻度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要修正粗纱定重并降低几档选择捻度变换齿轮。这种修正和...  相似文献   

4.
差捻纱结构     
人们对于可称之为“差捻纱(differen-tial twist yarn)结构”的不同型式似乎越来越有兴趣。气流纺、摩擦纺、村田喷气纺以及其它一些纱线都是这种成纱结构。气流纺纱的这种差捻结构已经由 Kampen 和 Lord以及 Grady 讨论过。这种结构的一个特点是如 Lǜuenschloss 等所指出的,退捻不能使所有的纤维相互平行。其基本机理在于纤维或部分纤维是被添加到一个已经具有假捻的纱芯上,尔后,当假捻消除时,就使得这些落  相似文献   

5.
针对精梳正反捻针织用纱过程中出现的反捻纱品质较正捻纱差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细纱工艺和设备专件两个途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反捻纱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我厂生产的14.76XZtex、Z捻向纯涤纶线是一种用于高速缝纫的特殊用线,具有强力高、均匀度好等特点,但手感和光泽还不尽人意。为此,在生产过程中,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捻系数、捻比值对股线强力、手感及光泽的影响双股线在理论上当股线和单纱的捻比k=QO1.414时,股线能获得最高强力,但此时的光泽和手感性能差。如要求股线的光泽与手感好,则理论上当于一O.7O7时,外层纤维轴向性最好,因而光泽好,但此时强力差。为获得具有一定强力而又有良好光泽与手感的股线,我们对纱线的捻系数、捻比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心锭生产花式纱线,已被许多纺织厂所认识并用于生产。然而在利用空心锭纺纱的过程中,大多数技术人员所碰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锭间差—即生产同一花式品种时锭与锭之间的速度差异及单锭花型的不稳定,这是影响花式纱线品质的关键所在。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花式纱线的成形原理到纺纱设备的保证,对空心锭纺纱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在锭间差产生的同时,锭子的转速差异率都在2%的标准内,而锭间差的标象是花型有差异。花型的形成是在假捻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假捻捻回产生一个圈圈或波形。因此花型的差异,即为假捻捻…  相似文献   

8.
对双捻机捻制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规范了观察双捻机飞轮旋转方向与产品捻向的方法;分析了捻制过程中捻距的变化规律,对认识、掌握、使用双捻机及提高捻制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用双捻机生产普通钢丝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忠渠 《金属制品》2010,36(2):10-12
介绍双捻机的捻制原理、捻制特点以及实现双捻的机械运动过程。针对双捻机用于普通结构钢丝绳生产时产生的"起泡"问题,以内收线式双捻机生产6×19+NF—12.5钢丝绳的内层股为例进行分析,生产过程中,由于在第1,2捻合处形成捻距差,使得钢丝绳股产生"起泡"。提出解决"起泡"现象的措施,指出靠加大捻距或增加中心钢丝放线张力的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通过在第1捻合处前增加过捻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双捻机在生产钢丝绳股时"起泡"质量缺陷。过捻器的转速一般为主机转速的1.7~2.0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提高T/R12*2tex捻结质量的实验过程表明,捻结器捻结参数不是固定的,它根据品种的变化也需要进行调整,同时提出了捻结器气压必须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