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在HIV/AIDS患者中筛查活动性结核(TB),并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活动性rrB诊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调查南宁市和柳州市4家AIDS定点诊疗机构的660例HIV/AIDS患者,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或至少有TB可疑症状之一的HIV/AIDS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痰抗酸染色涂片和液体快速培养检查.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的患者占76.1%(502/660).HIV/AIDS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比例为22.9%(151/660),其中肺结核占74.8%(113/151),1/3的患者有肺外累及,肺外TB以淋巴TB为主,占68.1%.在痰涂片和胸部X线平片均不支持活动性TB的患者中培养阳性的占20.1%(53/264).在培养阳性的病例中38.5%(35/91)是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论 本研究HIV/AIDS患者中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比例为22.8%.痰的快速培养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HIV/MDS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肺外TB比例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TB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TB与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市HIV/TB双重感染患者分枝杆菌特征、菌株特性及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确诊及治疗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取HIV/AIDS疑似感染分枝杆菌患者标本139例(痰标本130例,局部组织等9例,去除重复),采取抗酸染色和菌株分离。将分离出的抗酸菌株传代培养,行菌种鉴定同时做一线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39份标本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6.5%(9/139)。分离培养出分枝杆菌40株阳性率达28.8%(40/139),经过鉴定显示其中含结核分枝杆菌(MTB)38株,占95.0%,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株占5%。38株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为:异烟肼(INH)7.89%、利福平(RFP)10.52%、链霉素(SM)2.63%、乙胺丁醇(EMB)0.0%,总耐药率为10.52%。结论 MTB感染在南昌HIV/TB双重感染的患者中占主要比例,情况不容忽视;临床应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情况重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在疑似MTB感染伴胸腔积液患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MTB感染伴胸腔积液患者124例,应用T-SP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特异性分泌蛋白EAST-6和CFP-10的免疫反应。利用MTB DNA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的MTB,同时用免疫金标法检测血清MTB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4例疑似患者经过痰和胸腹水抗酸染色镜检、痰液和胸腹水MTB培养、结核菌素皮肤试验、MTB DNA和MTB抗体等试验确诊结核病患者44例,阳性检出率为35.5%。T-SPOT的阳性检出率为33.06%(41/124),MTB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14.52%(18/124),血清MTB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9.68%(12/124)。对已确诊的4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数据分析,T-SPOT、MTB DNA和血清MTB抗体的准确率分别为86.36%(38/44)、27.27%(12/44)和18.18%(8/44)。T-SPOT的阳性检出率和结核诊断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其它2种方法(P0.05)。T-SPOT对疑似MTB感染的胸腔积液患者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2.68%,阴性预测值为92.77%。结论 T-SPOT对疑似MTB感染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具有快速、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优于MTB DNA和血清MTB抗体试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用于人体MTB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3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6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31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均检测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抗酸杆菌(AFB)涂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82.3%(51/62),特异度为80.7%(25/31),灵敏度明显高于脑脊液ADA(61.3%,38/62)、脑脊液TB-DNA(27.4%,17/62)、脑脊液AFB涂片(16.1%,10/6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来分析不同试验方法的诊断价值,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ADA、脑脊液TB-DNA和脑脊液AFB涂片的AUC值分别为0.815、0.661、0.637、0.581。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可作为可靠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TB)-DNA定量、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院确诊为肺结核且抗酸杆菌痰涂片阳性51例患者的TB-DNA定量、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指标。结果 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0.2%,灵敏度最高;其次为TB-DNA定量,阳性率为74.5%;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仅为37.3%,灵敏度最低。结论 T-SPOT.TB检测不受标本采集的影响,灵敏度高,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后简称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部疾病感染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5例肺部疾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TB-Ab)、痰液涂片抗酸菌检测,结核DNA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指标的阳性率。结果T-SPOT.TB阳性率为39.26%,远高于TB-Ab(10.86%)、痰液涂片(1.23%)、TB-DNA(3.95%)的阳性率。结论 T-SPOT.TB在结核病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可有效检出结核潜伏感染,帮助临床鉴别诊治疾病,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D)检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TD、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3种方法,对127例AIDS合并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痰样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普通疑似结核病患者25例。结果 127例AIDS患者痰样本MTD阳性率为29.1%;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为25.2%;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8.9%;对照组MTD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均为44.0%,抗酸染色阳性率为40.0%。结论 MTD对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提高阳性率的同时可在1个工作日内提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5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18年1-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分为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和临床诊断非结核普通住院患者共209例,用结核培养法、PCR-荧光探针法、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法、抗酸染色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法分别进行检测,比较这5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结核培养法、抗酸染色法、PCR-荧光探针法、T-SPOT.TB法、Xpert MTB/RIF法阳性率分别为16.8%、23.4%、39.2%、53.0%、52.2%。结核培养法灵敏度为52.17%,特异度为100.00%;抗酸染色法灵敏度为42.45%,特异度为96.67%;PCR-荧光探针法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97.98%;T-SPOT.TB法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9.80%;Xpert MTB/RIF法灵敏度为99.09%,特异度为100.00%。结论Xpert MTB/RIF法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也是唯一可以作为诊断结核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能够联合这几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结核感染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非典型结核患者纤支液结核分支杆菌(TB)-DNA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526例临床疑似结核或肺部疾病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DNA,同时采用常规浓集法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526例肺泡灌洗液中阳性44例,TB-DNA阳性检出率为8.54%,常规浓集涂片阳性12例,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2.28%,PCR法检测TB-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抗酸涂片法(P<0.05)。结论 TB-DNA定量能显著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优于传统的涂片、培养等方法,可作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首选项目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后IFN-γ释放斑点试验f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方法对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外周血液中释放IFN-γ的结核杆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测定。结果T—SPOT.TB方法的阳性率是83.1%(89/107),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skintest,TSTl的阳性率40.2%(43/1071,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是25.6%f21/82),TB—DNA的阳性率是9.4%(5/531.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是21.4%(9/42)。结论T—SPOT.TB方法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95.2%:其阳性率明显高于TST、涂片找抗酸杆菌、TB—DNA、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采用该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IFN-γ释放快速敏感.特异性高,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in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在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及可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n=37)同时实施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血清腺苷脱胺酶(ADA)等检测,同时设非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为对照组(n=25).结果 利用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率为97.3% (36/37),明显高于PPD的45.5%(15/33)、结核抗体检查的15.2%(5/33)、血清ADA的33.3% (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和92.0%,显著高于PPD的45.5%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中AB两种抗原检测结果在临床结核感染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11月住院治疗并最终确诊活动性结核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进行T-SPOT.TB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结核菌素试验(PPD)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对AB两种抗原检出结果的一致性及其阳性斑点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T-SPOT.TB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87.8%,准确度为94.5%,阳性预测值(PPV)为94.0%,阴性预测值(NPV)为95.6%,均显著高于PPD检测结果(P0.01)。T-SPOT.TB两种抗原A和B对检测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差异,阳性斑点分布特征分析显示抗原A阳性斑点数与结核活动性呈正相关趋势,有较高的特异度;而抗原B则分别在高、低阳性斑点区呈现活动性结核检出的高峰,具有更好的敏感度。结论 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有高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AB两种抗原表现出不同的阳性检出规律和意义。T-SPOT.TB试验可为临床结核病的筛查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技术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肺外MTB感染者37例(肺外MTB感染组)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应用T-SPOT.TB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经结核特异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法比较.结果 (1)T-SPOT.TB法在肺外MTB感染组的阳性率91.89% (34/37),显著高于非结核病对照组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03,P<0.001).(2) T-SPOT.TB诊断肺外MTB感染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3.33%,阳性预则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90.32%,优于TB-PPD法(67.57%、56.67%、65.79%、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3、10.756、9.392、8.031,P=0.009、0.001、0.002、0.005);两方法间一致性较弱(Kappa=0.311,x^2=6.801,P=0.009).结论 T-SPOT.TB技术快速辅助诊断肺外MTB感染作用明显,其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排除感染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TB-Ab)检测3种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商洛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4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肺结核患者组(试验组)和非结核病患者组(对照组)。比较TB-DNA、TB-Ab和T-SPOT.TB 3种方法平行检测结果在两组中的差异,并分析TB-DNA、TB-Ab和T-SPOT.TB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的TB-DNA、T-SPOT.TB和TB-Ab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SPOT.TB抗原A、T-SPOT.TB抗原B、TB-DNA、TB-A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08、0.881、0.677、0.649。这3种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以TB-DNA的特异度(97.14%)最高,T-SPOT.TB的灵敏度(89.14%)最高。T-SPOT.TB的诊断符合率高于TB-DNA和TB-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NA和TB-Ab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T-SPOT.TB联合TB-DNA具有最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T-SPOT.TB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科学地选择组合项目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12月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结核病患儿112例、非结核病(有其他肺部疾病)患儿58例、结核病易罹患高危者60例、健康儿童60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TB-DOT)、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儿童结核病组按痰菌结果、病变部位、免疫状态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儿童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2.9%,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χ^2=81.71,P〈0.01;χ^2=142.00,P〈0.01;χ^2=101.71,P〈0.01);在非结核病组,T-SPOT.TB的假阳性率为3.4%,较痰涂片、痰培养稍高,与TB-DOT对比无异,但明显低于PPD的27.6%(χ^2=12.89,P〈0.01);在结核病易罹患高危组,T-SPOT.TB的检出率为25.0%,高于TB-DOT、痰涂片及痰培养(P〈0.05);在健康对照组,T-SPOT.TB的特异度为95.0%,高于PPD皮试的71.7%(χ^2=11.76,P〈0.01)。T-SPOT.TB在菌阴和菌阳、肺内和肺外结核、正常免疫和免疫缺陷组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P〉0.05)。T-SPOT.TB与PPD皮试结果总符合率为78.6%。结论 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其结果客观、准确,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血液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82例结核感染待排的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59.09%(13/22),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13.64%(3/22),P〈0.05。T-SPOT.TB检测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09%(13/22)、68.33%(41/60),灵敏度优于结核抗体检测(P〈0.05)。结论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确诊结核感染阳性患者的诊断价值大于确诊结核感染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作为血液病患者合并菌阴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仁济医院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4.4%(17/18),明显高于PPD的47.1%(8/17)、结核抗体检查的12.5%(2/16)、结核PCR的16.7%(2/12)、抗酸杆菌涂片的7.7%(1/13)、结核菌培养的27.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4%、95.2%,显著优于PPD。结论T—SPOT.TB检测是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