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成像(MSCTU)中的价值。方法240例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泌尿系三维成像检查,检查前询问病史及碘过敏史,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碘预试验;检查中认真观察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进行预判,并制订相应的措施;检查后对症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护理指导。结果23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在扫描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扫描失败,经过重新扫描,获得满意图像。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行泌尿系三维成像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费用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的检查技术,护理操作应贯穿检查的每一步。有效的护理措施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熟练的护理操作及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是MSCTU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81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分析护理配合对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281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1例渗漏,94.7%患者影像质量确认为优良,能够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5.3%患者扫描期间心率突然上升至70次/min以上,影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结论严格的护理操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是保证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7例有泌尿系结石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结果】47例64排多层面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立体显示尿路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术中根据重建泌尿系图像取石,手术成功率提高,损伤小。【结论】64排螺旋CT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更为明确,对手术方式有指导性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UPJO)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UPJO患者行多层螺旋CT重建尿路成像(MSCTU)不同增强延时时间点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将CT所见与术中所见进行比对,并与静脉尿路造影(IVP)和B型超声(BU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7例UPJO,术前均经CT确诊,所有患者行微创或开放性手术,CT所见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多时相扫描并后处理重建可显示梗阻端形态、输尿管壁及腔内外情况及肾脏功能状况,MSCTU技术可作为泌尿系UPJO疾病术前常规影像学一站式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85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0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一例渗漏,成功率(图像优良)达到95.63%.结论 严格的护理操作和心理、生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泌尿系梗阻的64排CT泌尿系成像技术(MSCTU)中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泌尿系梗阻病例87例,均行了GE 64排CT扫描系统泌尿系平扫、多期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及延时期扫描),采集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诸如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曲面重建(CPR)、指定夹角多平面重建(Parallel Ranges)、容积再现技术(VRT)等.结果 87例泌尿系梗阻病例中结石54例,肿瘤16例,感染7例,先天畸形3例,外压性梗阻7例.MSCTU均能良好显示泌尿系二维和三维解剖结构,尿路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能准确判断绝大部分病变性质和范围.结论 MSCTU检查方便、快捷、无创,泌尿系的三维立体解剖结构及梗阻的位置和梗阻程度显示良好,能明确绝大多数梗阻 ‘病因及病变范围,同时又能观察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检查前的护理,掌握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高危因素,肠道准备和急救工作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检查后的心理护理,对症支持护理.认为扫描前与扫描过程中的护理保证了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的成功进行,而扫描后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源自上述检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泌尿系疾病患者52例,均行x线静脉尿路造影检查(IVU)、高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RU)、MSCTU,所得数据经EBW独立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尿路影像特点。结果:5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后,图像清晰,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IVP、MRU、MSCTU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7.3%、88.5%、100%,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U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80例疑似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扫描,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共检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75例,其中泌尿系结石24例、肾盂输尿管肿瘤26例、膀胱肿瘤3例、慢性炎症10例、结核8例、输尿管外压性梗阻2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2例,另有5例未检出,其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50.00%、准确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98.67%、阴性预测值为20.00%,约登指数为0.449。结论 MS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可较准确鉴别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分类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案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方法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第11胸椎上缘(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推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95ml;扫描时机可在开始注射造影剂时计时:皮质期25秒,实质期65秒、排泄期延迟8(480秒)分钟,30分钟扫描。将扫描所获得的容积扫描数据由5mm层厚重建至0.8mm,重建间隔0.4,并将重建后的数据传输至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利用三维图像结合轴位图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泌尿系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结果:MSCTU检查正常6例;显示双肾旋转不良,肾及输尿管结石,双侧肾盂旁囊肿,双肾盂输尿管积水,子宫脱入阴道,肾动脉狭窄伴肾萎缩,;,输尿管阴道瘘,膀胱癌等病变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技术(MSCTU),利用MPR,VR和MIP等成像方法,是目前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首选,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16层螺旋CT小肠水成像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需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在予口服高渗甘露醇混合溶液1000ml加温开水1000ml后行16层螺旋CT小肠水成像检查,并进行检查过程中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104例接受检查患者空、回肠均充盈良好,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16层螺旋CT小肠水成像检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运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1月132例行螺旋CT尿路造影,并确诊为上尿路梗阻病变患者资料,分析其图像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132例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输尿管结石31例,先天异常及畸形51例,输尿管感染性病变16例,尿路肿...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手段优化64层螺旋Cr冠状动脉成像的工作流程,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6月将1000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一般指导和口服美托洛尔,由扫描技术员按机器提示训练检查者呼吸和屏气;干预组检查前给予检查者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捏鼻法训练呼吸及口服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检查者心率控制速度、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和检查过程心率波动〉10bpm的发生率、检查成功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检查者心率控制时间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检查过程心率波动幅度〉10bpm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手段能明显降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者控制心率和呼吸配合训练所消耗时间,降低检查过程心率波动幅度,提高检查成功率,使设备、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王书艳 《临床荟萃》2014,29(11):1254-125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诊断及术前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采用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并疑似为腹主动脉瘤的53例患者进行高浓度碘对比剂血管造影检查,观察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准确性。观察患者的病变累及部位、类型、大小及范围,并根据腔内隔绝术的要求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测量和分型。结果全部患者中近肾型、肾下型、肾上型分别占11.3%(6/53)、83.0%(44/53)、5.7%(3/53);64排螺旋 CT 检查结果准确率达96.2%,与“金标准”相比,具有相关性(r =0.9983,P <0.05);依据三型五分法,Ⅰ型4例(7.6%,4/53)、ⅡA 型7例(13.2%,7/53)、ⅡB 型5例(9.4%,5/53)、ⅡC 型26例(49.1%,26/53)、Ⅲ型9例(17.0%,9/53)。结论64排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确性高的特点,是 AAA 诊断及术前评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理干预重要性及获得最佳图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n=92)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检查前给予一般的指导和口服倍他乐克,由扫描技术员按CT机器扫描同步录音模式训练受检者呼吸和屏气;干预组检查前、中、后给予受检者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检查前训练呼吸(指导屏气训练)和口服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况、检查过程心率波动〉15 min-1的发生率、检查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检查前心率、心理状态较对照组稳定;检查过程心率波动〉15 min-1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802、6.734,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实施适当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心理,缩短检查时间,稳定心率,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结果在56例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1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及部分3、4级分支,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18例患者的31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所有CT诊断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患者的25个支架有支架术后再狭窄,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6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60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率控制、呼吸训练、心理支持等措施。B组进行心率控制的常规护理。对两组成像质量进行盲法评价。结果:A组患者检查时的平均心率和心率波动幅度均低于B组(P〈0.05),成像质量亦优于B组。结论:细致全面有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背景:膝关节创伤患者在行X射线检查后进一步选择64层螺旋CT检查时,根据伤情及重建需要选择何种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存在一定分歧。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的普通X射线片及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显示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骨窗及软组织窗图像,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科和骨科医生对图像进行双盲分析并与临床及图像重建结果对照。结果与结论:在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共计92处骨折。普通X射线片诊断68例82处骨折,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检出率约为89%;经64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后确诊79例共92处骨折,检出率100%。证实,和X射线检查相比,64层螺旋CT及多种图像重建是膝关节创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能进一步明确有无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微骨折及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的输尿管狭窄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并经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且与手术或膀胱镜结果及静脉尿路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狭窄段输尿管的管壁和管腔内的直接CT征象,并可拉直准确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诊断符合率为95.24%。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阳性结石伴输尿管炎性狭窄24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阴性结百伴输尿管炎性狭窄11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10例,诊断符合率为90.00%;诊断输尿管癌性狭窄8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在诊断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及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方面明显优于静脉尿路造影。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是在其尿路成像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