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33例10kg以下婴幼儿的体外循环(CPB)中液体出入量的管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33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CPB时间17~1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6min,不停跳心内直视术2例,33例顺利脱机,术后无一例与CPB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2例。结论在CPB管理上注重合理选用CPB设备和装置、特别关注灌注与引流的关系、调整适度的血液稀释及细致的CPB监测管理,加强了CPB中各种液体出入量的平衡的管理,可降低与CPB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11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护理与疗效。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病情密切观察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结果 11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治愈114例(99.1%),其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和出血各2例,经积极处理痊愈;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0.9%)。结论 加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林冬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50-150,152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54例心内直视手术围CPB期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结果154例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结论加强CPB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能够杜绝或减少CPB意外的发生,并能够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以减少因意外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体重10 kg以下的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有其特殊性如病情重,畸形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多等.我科从1992年1月~1995年12月为36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死亡6例,死亡率17%.结合本组病例,对围术期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无死亡,23例患者术后杂音基本消失,术后并发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3例,心内残余分流1例。结论室间隔缺损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病情危重,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体外循环管理和术后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减少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10kg以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儿年龄11~26月,平均(19.4±8.5)月;体重5.5~10.0kg,平均(7.6±2.3)kg;室间隔缺损(VSD)20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肺动脉高压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所有患儿均手术一期矫治,彻底纠正心内畸形,CPB转流时间32~110min,平均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30min,平均22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均顺利脱机;l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病死率4.5%,余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操作熟练,重视体外循环管理、围手术期处理,尤其是新技术、新药的合理应用,都有助于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发生原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复习本院心外科17年内9858例CPB心内直视手术中187例因术后出血或心包填塞而再次行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出血的程度及再次行剖胸手术的时间,探讨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 再次剖胸手术中出血44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26例、延迟心包填塞17例,死亡18例,再次剖胸手术的死亡率为9.9%。再次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20例,瓣膜疾病64例,冠心病2例。结论 减少CPB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出血或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尽早行再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陈柏培  李勇生  邱国兹 《广东医学》1999,20(12):941-942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术围术期影响因素,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79例准备行心内直视手术者围术期进行临床研究,其中66例施行了心内直视术。结果 6例在术中、术后早期死亡1例在术后28d死亡;59例病愈出院后随访1个月~6a,猝死2例、生存57例。结论 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术前主要为心功功能,术中关键是主动脉阻断时间和转流时间,术后以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较为重要。此外,术后随诊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5例(A组),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B组),取心肌组织作TUNEL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分析术前和术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参照围手术期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03±0.002)和B组(0.004±0.003)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12±0.008,P〈0.001)和B组(0.006±0.004,P〈0.001)均高于术前;A、B两组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别有明显差别(P〈0.05)。围手术期cTnT水平A组在CPB末和术后2 h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害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6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年龄 20 d~3岁,体质量3~18(9.60±2.75)kg;非紫绀型心脏病149例,紫绀型先心病57例;206例中2例行姑息性手术,204例行根治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4.85%;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13.6%。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把握好手术时机尽早治疗;提高手术及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管理,注意重要器官的保护和营养支持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李小兵  张儒舫  关嫩洁 《西部医学》2011,23(9):1686-1688
目的总结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在142例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万汶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细胞压积20%~30%。CPB采用常温60例,浅低温67例,中低温15例。心肌保护应用高钾晶体停搏液。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45(26.28±7.55)min;CPB时间20~65(39.28±10.66)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5~8(3.6±1.38)h;监护时间8~48(34.01±11.00)h。术后胸引量10~100(37.35±21.72)ml。60例不停跳、82例停跳手术均自动复跳。5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注意重要脏器保护、选择合适流量和个体化管理是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利群  叶茂  徐红珍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重庆医学》2006,35(12):1108-1110
目的探讨体重7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100例7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CPB管理过程。结果全组病例CPB方法为深低温停循环9例,深低温低流量19例,浅低温或中低温高流量72例。57例婴幼儿使用常规超滤(CUE)加改良超滤(MUF)技术。治愈91例,死亡9例,死亡率9%,无1例出现严重CPB并发症。结论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合适的流量灌注和良好心肌保护,维持合理血球压积(HCT)和晶胶比,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5例(A组),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B组),取心肌组织作TUNEL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分析术前和术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参照围手术期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03±0.002)和B组(0.004±0.003)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组(0.012±0.008,P〈0.001)和B组(0.006±0.004,P〈0.001)均高于术前;A、B两组术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别有明显差别(P〈0.05)。围手术期cTnT水平A组在CPB末和术后2 h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害小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14.
老年心内直视手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与评价老年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老年心脏病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月~2003年5月期间老年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老年心脏病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0~68岁;体重48~84kg.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平均转流时间为(119.41±52.17)min,平均阻断时间(79.92±36.7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79±24.84)h.术后早期死亡2例,手术早期死亡率4.8%.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17.07%),其中因术后引流量多而行2次开胸探查止血1例(2.38%),术后脑血管意外2例(4.76%),呼吸衰竭2例(4.76%),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2.38%),术后周围血管栓塞1例(2.38%).结论老年人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以及精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造成脑损伤的差异。方法:4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分为A组(n=20例),在心脏停跳下施行手术。B组(n=20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均在CPB前,CPB20min,CPB停止,CPB后6h和24h采取血样本,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S-100蛋白和NSE含量。结果:CPB20min后两组患者血浆S-100蛋白均明显升高,CPB停止时达峰值(P〈0.01),CPB后24hS-100蛋白浓度低于CPB前(P〈0.01)。A组S-100蛋白升高程度较B组明显。两组NSE浓度CPB20min升高,CPB停止达高峰(P〈0.01),CPB后24hA组高于CPB前(P〈0.01),B组仍高但接近CPB前水平(P〉0.05),A组CPB停止时NSE浓度较B组水平高(P〈0.05)。结论:中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比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脑损伤更明显,不停跳体外循环脑保护优于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婴幼儿先心手术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在CPB下行根治性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 2.12%;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的关健是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加强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低血钾的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低血钾的监护及补钾经过。结果:低血钾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24h内发生率达18%。结论:做好围术期患者血钾的监护及时纠治低血钾,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36例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2月~2011年1月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28 d,平均(22.07±6.76)d;体重2.0~5.0 kg,平均(3.60±0.47)kg。其中常温2例,浅低温14例,中低温11例,深低温低流量4例,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5例。深低温患儿应用pH稳态、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CPB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尿量、鼻咽温、肛温和中心静脉压。全组心肌保护采用高钾晶体液停跳液。术中和停CPB后应用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结果:全组患儿CPB转流时间40~158 min,平均(80.19±35.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85 min,平均(45.02±22.03)min;所有病例均自动复跳,5例发生并发症,1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CPB中应用个体化管理和采用综合措施是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体外循环(cardiac 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虽有很大改进,CPB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高达15%~30%,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1]。多数表现为体外循环后短暂的亚临床功能改变,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影响心内直视手术成功,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CPB围术期肺保护,减少肺损伤,对于提高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CPB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目前多认为与CPB所致全身炎症反应(SIRS)、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呼吸道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有关[2]。针对CPB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在CPB肺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死亡11例(3.80%),术后并发症46例(15.9%)。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症与体外循环有关系,围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