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728~1176mg/L,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92~140mg/L,CODCr去除率为85.2%~93.3%,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运行1a来,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仅排除剩余污泥1次;废水处理成本为0.92元/m3。  相似文献   

2.
豆制品加工废水的厌氧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豆制品废水厌氧处理的结果,小试和中试采用过滤器,生产装置改用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塔,控制32℃,HRT为2天,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3.5%,BOD_5去除达97%,沼气产率为3.4m~3/m~3·d,日处理60m~3废水可回收沼气400m~3。厌氧溢流液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先以生物转盘处理,后经煤渣过滤,其出水可达到上海市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率15%以下,活性污泥法处理煤气洗涤-焦化混合废水是完全可行的。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焦化废水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对生化处理运行影响不大,对挥发酚、氰、固酚、COD、BOD_5等都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对冷、热循环系统水量各为180m~3/h左右的烟煤冷煤气站,煤气洗涤废水掺入量10~20m~3/h,循环水质能满足煤气站生产工艺要求,煤气洗涤废水可不直接外排。  相似文献   

4.
管锡珺  徐秀丽  王卫刚 《环境工程》2013,31(2):12-13,16
分析某购物中心综合污水现有处理工艺的缺陷和潜力,通过调整出水回流,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一级改造为二级,调节鼓风量,设计能力由300 m3/d提高到400 m3/d,废水进水水质ρ(COD)由500 mg/L提高到1 083~1 146 mg/L,改造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ρ(COD)为126~140 mg/L,COD去除率为87%~93%,出水水质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卡那霉素废水处理工艺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预曝—膜法A/O系统,在调节废水pH至7.5,以Q=4m~3/h·m~3(水)气量预曝48h后,COD_(Cr)去除率可达52.2%。用60%左右的出水回流,调节水质COD_(Cr)1500~2000mg/L,使膜法一级反应器COD_(Cr)容积负荷为3.45kg/m~3·d,二级反应器COD_(Cr)容积负荷为1.8~3.4kg/m~3·d时,COD_(Cr)去除率可高达93%。COD_(Cr)为5357.6~13134mg/L的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_(Cr)为90~175mg/L。  相似文献   

6.
石化厂皂化废水的厌氧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律  张孟青 《环境工程》1996,14(5):10-14
石化厂以氯醇法生产环氧乙烷过程中排出的皂化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含盐量高,并呈强碱性.废水中的物质对厌氧微生物产生强烈的抑制.本工艺通过预处理,减轻了抑制程度.采用厌氧工艺作为主要处理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4天,有机容积负荷COD_(Cr)小于2.0kg/m~3·d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厌氧处理效果.补充好氧接触氧化法作后处理,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苏州溶剂厂主要生产二笨醚、联苯、醋酸酯类和增塑剂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人量有机废水。表1列出了废水的水质及排放情况。最大日排放量为291m~3。COD为7000~15000mg/l,挥发酚为200~1000mg/l,Cl~-为16400mg/l以上。外排后,对系统环境仍有相当程度的污染。为此,建立了一套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根据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曝气池底部安装64只Y X420型带导流筒固定双螺旋曝气器和曝气池串并联结构,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特别是硝酸氧化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可阻碍活性污泥与废水的充分混合,从而影响生化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使含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硝酸氧化废水,得到了很好的处  相似文献   

8.
江苏武进某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氯乙酸乙酯、原乙酸三乙酯等系列产品,每天排放少量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厂采用中和沉淀-UASB-SBR工艺处理此类废水,效果颇为理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1 废水的水质和水量 工厂废水水质一般呈酸性,废水排放量为2t/d,COD_(Cr)浓度在20000mg/L左右,其他低浓度废水如冲地水、冷却水的COD_(Cr)浓度在200mg/L左右。 2 处理工艺及特点 2.1 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某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近期2×10~4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A标准。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和设备配置情况,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活性污泥生化法处理羊绒、羊毛染色废水。实践证明,当废水COD值在800-1000mg/L时,采用活性污泥生化法处理此类废水(1000m^3/d),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大阳泉煤矿位于阳泉市西南4km处,是一座中型地方国营煤矿,井田面积15.24km~2,地质储量1.328亿t,可采储量7850万t,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该矿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井下废水的排放量为1300m~3/d,其主要污染成分为悬浮物和有机物。井下废水水质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物化—生化工艺进行煤气洗涤废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铁盐沉淀、电解及水解酸化工序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经好氧生化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型针织面料印染厂含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设计了一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通过实例对其进行了检验。废水水质CODcr为1 200 mg/L、BOD5为400 mg/L、SS为280 mg/L、色度为400倍、处理水量1 000 m^3/d,在经过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和沉淀等工艺处理后,出水指标稳定,并且达到了环保部门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酒精酒糟废水治理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温厌氧(UASB反应器)—好氧联合处理工艺的中试研究。得出U AB反应器进水负荷为40KgCOD/m~3d;产气为20m~3率为/m~3(池)· COD从35g/1降至1.5~3g/1;BOD从23g/1降至1g/1:厌氧—好氧系统总去除率COD达到99%以上,出水CCD降低到200mg/1以下。  相似文献   

15.
麦迪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三相流化床对不经稀释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生物处理,可达到7kg COD/m~3·d的容积负荷和90%以上的COD去除效果。串联的生物接触氧化塔进一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为应用厌氧生物法处理有困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工艺探索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处理绍兴某黄酒生产废水。该处理工程处理高浓度废水水量为100t/d,低浓度废水水量为300t/d。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排放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发酵-气浮-ABR-SBR-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的效果,设计水量为30m3/d,出水水质指标达到(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Ⅱ级排放标准,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要求。该工艺因地制宜,考虑周全,措施严密,针对废水水质特点,应用切实可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上海船厂针对本厂三废污染的严重情况,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治理。三年多来共完成治理措施44项,基本上控制了三废污染:在大气方面,锁住了黑“龙”,二氧化硫浓度降到0.16毫克/m~3(标准15毫克/m~3)。厂中心区飘尘降为0.05毫克/m~3(标准2毫克/m~3),二吨熔铜炉化锌回收率达到98.7%;水源方面,杜绝了含铬废水、酸碱废液、电石污水排放,含油污水都经处理达到标准排放;废渣大部分得到综合利用;六处影响较大的噪声降至  相似文献   

19.
以某粮油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酸析-隔油-气浮-A/O-BAF工艺处理油脂废水的效果,工程规模600m~3/d,工程处理效果稳定,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镇江新区某石油化工厂废水。设计总处理水量120m3/d,其中原浓废水20m3/d,出水回流100m3/d;设计进水水质: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9000mg/L以上,pH5~9,混合后废水CODCr约1500mg/L,pH6~8;设计出水水质:CODCr≤130mg/L,pH6~9。实际出水CODCr为123.29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92.04%,处理后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