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焊接用H08Mn2SiA线材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08Mn2SiA焊丝在焊接时具有电弧稳定、熔敷效率高、飞溅较少、焊缝成形美观等优点,用量越来越大。研究H08Mn2SiA线材冶炼、连铸、轧制等生产过程,冶炼时把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8%以下,锰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8%~1.9%,防止锰含量过高造成中心偏析,不使用含铝的脱氧剂以避免脆性夹杂,采用电磁搅拌;轧制时采用800℃的吐丝温度,0.95℃/s的相变速度,能生产出不经退火处理而拉拔12道次的线材。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低合金焊丝钢盘条免退火生产要求,结合盘条CCT曲线和生产线的特点,采用2种试验方案轧制AH70G低合金焊丝钢盘条。方案1吐丝温度810~830℃,入罩温度730~750℃;方案2吐丝温度890~910℃,入罩温度800~820℃,2种方案辊道速度均为0.15 m/s,风机、保温罩全关。轧制后,方案1盘条抗拉强度约800 MPa,方案2抗拉强度约700 MPa。对2种方案产生不同的抗拉强度和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方案2生产的盘条金相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盘条抗拉强度控制在700~720 MPa,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5.5 mm H08Mn2SiA盘条拉拔1.2 mm钢丝过程中出现脆断现象,对盘条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夹杂物与显微组织等方面的检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对拉拔脆断断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盘条边缘形成贝氏体组织,在拉拔过程中产生严重加工硬化,致使其边缘产生微裂纹,裂纹进一步扩展造成盘条的拉拔脆断。提出改进措施:在H08Mn2SiA盘条控轧控冷过程中,将终轧温度设定为980℃,吐丝温度降低至880℃;STM辊道下的风机全停,保温罩全部关上;将STM辊道运行速度降低到0.05 m/s,使盘条在足够长的STM辊道上缓冷20~25 min,延迟型冷却方式消除了盘条边缘的异常贝氏体组织,满足用户拉拔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ER50-6热轧盘条质量控制与轧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银平 《金属制品》2010,36(5):59-61
为了使ER50-6焊接用盘条不经退火拉拔至Φ0.8 mm成品,且在拉拔中模具损耗正常,对ER50-6焊接盘条的质量进行分析,要求盘条表面无明显缺陷如折叠、耳子、结疤等,金相组织应为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铁素体体积分数应在80%以上,抗拉强度在560 MPa以下。针对影响拉拔质量的有关因素,对轧制工艺进行控制,开轧温度在955~970℃,终轧(减定径)温度在860~900℃,吐丝温度在800~820℃,轧后冷却速度为0.55~0.85℃/s;轧制过程中严控各道次料型尺寸,使轧槽、导卫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轧后盘条组织状态和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使用时,细丝拉拔速度可达15 m/s,成品焊接后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可达530 MPa。  相似文献   

5.
汪先虎  冯桂起  姜洪刚 《金属制品》2011,37(5):67-69,72
介绍线性回归与线性规划最优化法在钢绞线用82B盘条生产中的应用。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82B盘条的化学成分及主要轧制工艺参数与盘条力学性能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规划最优化算法和Mat-lab语言,求出当82B热轧盘条的C,Si,Mn,Cr质量分数分别为0.79%,0.16%,0.75%,0.20%,开轧温度1 010℃,精轧温度830℃,吐丝温度860℃,盘条抗拉强度在1 100~1 200 MPa时,断面收缩率可取得最大值45.5%。  相似文献   

6.
焊接用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拉拔过程中出现断裂的焊接用盘条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检测。原料表面裂纹、表面组织不均、贝氏体组织、成分偏析、夹杂物严重是引起焊接用盘条拉拔断裂的主要原因。轧制时采用1000℃加热温度,开轧温度在1050~1000℃,吐丝温度小于950℃,保持炉温均匀,控制辊道速度小于0.05m/s,吐丝后的冷却速度约为0.37℃/s可得到符合要求的盘条。  相似文献   

7.
EH14盘条是制作埋弧焊丝的原料。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和焊接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焊丝的需求量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生产过ER50-6,H08Mn2SiA和H08A,具有丰富的生产焊接用钢的经验,为此,青钢于2003年开始研制生产该产品。试生产的EH14盘条,化学成分控制合理、波动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拉拔性能稳定可靠,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孙永乐  陈世菊 《金属制品》2007,33(2):33-34,47
介绍焊接用H08Mn2SiA盘条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对钢中化学成分、冶炼和轧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化学成分控制、脱氧合金化、炉外处理、全程保护浇注、结晶器电磁搅拌、吐丝温度控制、冷却控制等措施使盘条的化学成分均匀,强度适中,塑性高,拉拔性能和焊接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可靠,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吐丝温度、斯太尔摩控冷工艺对帘线钢LX70A盘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适当降低吐丝温度或冷却强度可以降低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在轧制过程中,控制相变前冷速12~ 15℃/s,可使得热轧盘条获得细片状珠光体组织,且片层间距均匀,拉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铬对60Si2 MnA盘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胜军  陈亮  霍琳  王淼 《金属制品》2009,35(3):26-27
在同一工艺下分别轧制不加铬(A)和加铬(B)两类盘条,分析铬对悬架簧用60Si2MnA盘条脱碳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炉预热段温度为670~680℃,加热段温度为950~960℃,均热段温度为1 035~1 050℃,开轧温度为900~915℃,吐丝温度为850~860℃,轨道速度为1.0 m/s,尾气残氧质量分数控制在3%左右时,B类盘条的全脱碳层深度和总脱碳层深度较A类盘条明显降低,B类盘条的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较A类盘条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EM12、EH14埋弧焊丝用盘条生产工艺。采用控制化学成分、使用含Al不含Si复合脱氧剂和低碳锰铁脱氧合金化、LF精炼适度控氧工艺技术(出站溶解氧质量分数控制在0.002%~0.004%)和控制轧制(开轧温度:1 020~1 080℃,吐丝温度:EM12为920~940℃,EH14为860~880℃)及斯太尔摩缓慢冷却技术(盘条轧后冷却速度小于1℃/s)进行生产。用户随机取4.0 mm成品焊丝进行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抗拉强度实测值EM12为485 MPa,EH14为535 MPa;屈服强度实测值EM12为410 MPa,EH14为450 MPa;伸长率实测值EM12为32%,EH14为27.5%;冲击功实测值EM12为58、46、41 J,EH14为89、96、85 J,符合AWS A5.17要求。产品经客户使用,未出现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文遥 《金属制品》2012,38(4):55-57
为了克服ER70S-6盘条强度高造成的拉拔困难,对比分析不同厂家生产的ER70S-6盘条钢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指出盘条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珠光体含量高与晶粒度低。得出结论:(1)在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晶粒度与珠光体含量是影响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2)提高吐丝温度,在风冷线辊道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盘条强度,但吐丝温度不能超过900℃。通过调整生产工艺,盘条的抗拉强度大于550 MPa的比例从原来的33%降到12%,工艺调整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安钢SUP11热轧盘条的生产工艺,给出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转炉终点控制出钢温度不小于1 590℃,终点控制w(C)≥0.30%,w(P)≤0.012%;轧制时控制钢坯加热温度为980~1 020℃,开轧温度为950~990℃,吐丝温度为850~890℃。采用此工艺生产的12.5 mm SUP11热轧盘条抗拉强度为950~1 200 MPa,延伸率12%~20%,断面收缩率21%~49%,其金相组织为S+P+少量F,成品尺寸精度可稳定控制在±0.15 mm,其综合性能满足用户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埋弧焊丝用H08SG盘条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涛  易敏  陈延清  孙齐松  唐国志  李宏 《金属制品》2011,37(6):52-55,66
介绍首钢埋弧焊丝用H08SG盘条的生产工艺。给出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1)控制转炉终点w(P)≤0.007%和出钢温度不大于1 680℃,以保证成品低的磷含量;(2)使用预处理铁水(w(S)≤0.005%)和LF精炼双工艺脱硫,保证成品低的硫含量;(3)通过精炼和连铸过程对钢水的保护解决水口堵塞问题,进而控制卷渣带来的表面质量缺陷;(4)轧制过程控制钢坯开轧温度1 000~1 050℃,精轧温度900~950℃,吐丝温度840~880℃。采用此工艺生产的6.5 mm H08SG盘条化学成分稳定,钢质洁净度高,抗拉强度为650~740 MPa,金相组织为贝氏体,成品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15 mm,满足埋弧焊丝用盘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SWRH82B高碳钢盘条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WRH82B高碳钢盘条主要用于制作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采用长短复合流程,优化化学成分,LF炉精炼时间不小于45 min,白渣保持时间不小于15 min;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频率5 Hz,电流246 A,拉速2.1~2.3 m/min,过热度小于30℃,比水量0.7~0.85 L/kg;轧制温度1 050~1 100℃,开轧温度950~990℃,减定径轧制及吐丝温度880~900℃,辊道速度40~60 m/min。生产的预应力钢绞线用SWRH82B高碳钢盘条,抗拉强度大于1 150 MPa,断面收缩率大于35%,夹杂物的尺寸小于20μm,数量小于6个/mm2,w(N)≤70×10-6,w(O)≤40×10-6,完全满足1 860 MPa级以上钢绞线用盘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胎圈钢丝用C82DA盘条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满足用户对C82DA盘条不同强度的需求,设计两种生产新工艺:在原C82DA盘条生产工艺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进精轧机温度由780~810℃调整为750~780℃,盘条抗拉强度提高约20MPa,面缩率稍有下降,晶粒度细0.5~1.0级;进精轧机温度由780~810℃调整为840~870℃,盘条抗拉强度降低约25MPa,面缩率有所提高,晶粒度粗0.5~1.0级。金相检验表明,原工艺和新工艺的盘条金相组织、索氏体含量和中心碳偏析均符合YB/T170—2000的要求,分析认为晶粒度的变化是导致盘条抗拉强度产生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