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术中出血约3-5ml不等,1例出现穿孔,1例中隔血肿,无脓肿、塌鼻、脑脊液鼻漏、矫正不全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局部偏曲的手术,骨膜分离的少,黏膜的损伤小,术后填塞少,患者的痛苦小,手术时间短,达到了微创的手术目的,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改良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疗效。结果:186例患者症状改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鼻内镜在改良鼻中隔矫正术中使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传统方法和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鼻中隔偏曲需进行矫正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头灯或额镜的照明下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组患者在鼻内窥镜显示系统的指示下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术后中度及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研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传统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术后3例患者出现轻度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6.0%;对照组治愈19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86.0%,术后5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4例鼻腔出血,2例鼻中隔穿孔,不良反应发生率22.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够有效的解除鼻中隔偏曲,具有疗效好、视野清晰、出血量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局麻下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局麻下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联合手术的优点。方法对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开放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 a,所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在3~6个月,偏曲的鼻中隔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同时处理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能减少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王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81-8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收治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矫正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具有视野清晰、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操作准确等优点,大大降低了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鼻内镜具有直观、微创、精细、安全、疗效持久、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能够窥及术腔各个部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便于充分暴露,容易得到彻底矫正[1]。本院2003年5月—2006年5月对122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7例,女25例;年龄15~76岁。均确诊为鼻中隔偏曲,并出现长期鼻塞、反复出血、反射性头痛、频打喷嚏、流清涕或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其中…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喉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脓涕等多种症状。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开展广泛,鼻内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少,出血量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我科从1999年1月以来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120例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患者0.5~5年,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得到矫正,鼻腔引流通畅,通气良好,未发生鼻粱塌陷、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对策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患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对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中尽量保留原有鼻中隔骨性支架,选择性地切除或矫正偏曲部分,同时对肥大下鼻甲于根部骨折外移.结果:98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无穿孔、鼻梁塌陷、飘动、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鼻腔通气良好.结论: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简单易行,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结构,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下鼻甲肥大常与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同时伴发,或作为上诉疾病的伴随症状之一.以往治疗多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或与中隔矫正,鼻窦手术分期进行,治疗周期长,增加患者负担.我科自2007年引进等离子消融系统,2009年11月引进鼻内镜及手术动力切割系统之后,对下鼻甲肥大及增生患者在鼻内镜下行等离子消融,并可同时治疗相关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21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的 216例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心理障碍,病变复发率较少,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鼻腔疾病的形式多样化且发病率较高,术前应完善各项准备措施以及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间应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使患者的疾患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手术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70~13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60~150毫升.术后住院天数5~8d,无1例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严重面部烧伤后鼻翼缺损的修复水平,减少供区损伤。方法:采用即将被去除的鼻背瘢痕或鼻翼旁瘢痕形成瘢痕瓣翻转做衬里,加上全厚皮移植术修复鼻翼缺损。本组共6例,鼻翼缺损面积较大,均为中重度损伤,而且鼻周围瘢痕组织较多,可选择的手术方法受到一定限制。根据缺损程度及局部条件,分别采用鼻背瘢痕瓣或鼻翼旁瘢痕辩或鼻背加鼻翼旁瘢痕瓣联合翻转形成衬里,加全厚皮移植术,重遣鼻翼,打包加压包扎,硅胶管支撑固定两周,术后10-14天拆线。结果:6例患者,一期愈合者5例;小部分远端皮辩坏死者1例,其残端自行愈合;1例鼻背瘢痕瓣者术后3个月随访,见鼻翼略有回缩,以后情况基本稳定。结论:局部瘢痕瓣翻转做衬里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相对简单,设计合理,损伤小,减少做衬里的程序,远期效果维持良好,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鼻翼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9例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34例行肿瘤全切除术,5例行次全切术,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均无感染,出现尿崩症12例、电解质紊乱14例、中枢性高热2例和意识障碍1例;38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术前准备是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并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作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别对90例胆道疾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45例,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腹腔镜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出血、放射痛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其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好,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生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要素膳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24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2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实施EN,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疚力,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肥大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999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27例小儿扁桃体肥大患者,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主要护理措施为:做好术前准备、个性化心理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向患儿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射频消融手术的优越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113例患儿局麻下完成手术,配合良好,14例全麻下手术,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达到局麻下完成手术、减少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术前及术后抗结核药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15例脊柱结核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沉、影像学检查等差异.结果:115例腰椎结核患者经1个月以上术前抗结核化疗后,结核中毒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2个月时所有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及病变腰椎疼痛消失,ESR恢复正常时间为2 ~6周,平均2.3周.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中有Frankel A级以上改善19例(86.4%).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71.9%(23/32),术后2年植骨融合率90.6%(29/32).术后并发神经根损伤4例、脊髓损伤1例、硬膜撕裂2例、脑脊液漏2例,结核病灶治愈率为95.6%.结论:术前及术后标准化抗结核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少,结核病灶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使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方法对于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手术前与病人进行沟通,使用宫腹腔镜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最后再进行术后护理.结果:42例患者术后三个月时间内成功受孕,只有1例患者由于是子宫肿瘤而手术失败,相比传统手术它的治疗时间缩短了两个小时间并且手术十分便捷.结论:宫腹腔镜在治疗不孕症时有相当好的疗效,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98.7%的患者手术成功,这种方法在治疗不孕症时的确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