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笔者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住36例CHF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的演变回顾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CHF),是临床常见病。2005年3月~2005年9月,笔者用芪苈强心胶囊合并使用西药治疗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可伴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5年存活率低,与恶性肿瘤相近[1]。随着医学发展,CHF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多数患者仍逐渐进展,病情难以控制,心功能逐渐恶化,运动耐力明显下降。本研究旨在观察真武汤加减对CHF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心肺科2011年3月~2014  相似文献   

4.
地高辛合小剂量心得安治疗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的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于1995年3月~1997年3月观察试用地高辛合并小剂量心得安治疗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5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9.2±8.9岁。心功能Ⅱ~Ⅳ级。冠心病30例,高冠心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瓣膜病7例,均常规应用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均经入院后给予地高…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心室负荷长期过重或原发性心肌损害引起的心室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CH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增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笔者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CHF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烟台业达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F患者100例,采用随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心先安、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32~78(54.3±7.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8例,Ⅲ级58例,Ⅳ级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中末期临床表现,尤其以老年人多见,其患病率、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认为大多数CHF患者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所致,因此我们筛选了具有益气养阴、养血活血作用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以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HF的诊治特点。方法 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平台,采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西苑医院心血管科CHF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4例CHF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NYHA心功能分级与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性。CHF总病死率为687%,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心功能的降低与CHF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 西苑医院CHF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优势尚未得到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2005年9月—2007年3月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CHF 40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综合治疗4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其住院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在我国,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病为主。CHF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大多选择回到家中继续治疗。笔者自2005年3月~11月对26例住院的CHF患者通过出院时指导、电话联系、登门随访等形式,对病人及家庭进行相关家庭护理和康复的指导与培训。经采用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方法,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再次住院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家庭护理方法指导1.1心理护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  相似文献   

11.
张蕾  李霞  张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40-141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心衰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共630例心衰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64.27±11.88)岁~(69.95±10.81)岁,P<0.01;男性占51.90%;1999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年段组(A组)和2004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年段组(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7±7.60)天~(12.07±6.40)天,P<0.05,呈逐年缩短;两个年段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最多(45.93%~50.53%),Ⅱ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4.89%、24.66%),相反Ⅳ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减趋势(分别为34.58%、29.41%)。(2)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其中以冠心病比例居多,占总体43.96%,10年内高血压病从12.77%升至36.2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由25%减至6.56%(均为P<0.0001)。结论:10年来,心衰住院患者年龄推迟,住院周期缩短;心衰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呈现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杨焕斌 《光明中医》2016,(22):3289-3291
目的观察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6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服药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血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四项、心脏彩超等。结果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治疗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达到90%,血BNP、NO、CRP、HCY、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血脂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荆鲁  高铸烨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253-2256
目的:回顾性分析3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衰患者的用药特点。方法: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平台,采集2003年1月~2006年9月京津地区9家三甲医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临床证候及中西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衰患者中药注射剂以葛根素、丹参、生脉、三七总皂苷、灯盏细辛注射液为主。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为主,中药口服煎剂中茯苓的使用频率最高,应用频度依次为:茯苓、甘草、黄芪、丹参、白术、半夏等。结论:京津地区9家三甲医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衰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应用特点以益气、活血、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强心冲剂对家兔充血性心衰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高辛组、强心冲剂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3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家兔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测定心率(HR)、血压(BP),左室收缩压及左室舒张末压(LVEI)P)。结果:心衰家兔HR、收缩压(SBP)及LVEDP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强心冲剂能明显降低心衰家兔的HR、SBP及LVEDP。结论:强心冲剂能有效改善心衰模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大都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医药治疗CHF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已经开始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水平上阐明了中药治疗心衰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6.
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并分别加用暖心胶囊和对照胶囊,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疗效以及再次住院率、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心胶囊能够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17.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0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 2 0例 ,地高辛组 2 0例 ,观察临床疗效、NYHA心功能分级、心胸比例、血浆心钠素 (ANF)等指标。结果 :卡托普利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5 .0 % ,与地高辛组 (90 .0 % )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 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 (P<0 .0 0 1)。两组心胸比例均显著改善 (P<0 .0 1和 P<0 .0 0 1)。卡托普利组和地高辛组血浆 A NF水平均显著下降 (P<0 .0 1和 P<0 .0 0 1)。结论 :卡托普利具有治疗 CHF的临床疗效 ,该作用可能与纠正血浆 ANF水平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是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也是目前心脑血管病防治中最常用的调脂药物。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血脂作用外,还具有非调脂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H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ACE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治疗1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压、心率,并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内因CHF再住院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 a后,ACEI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都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LVEDD和LVESD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内因CHF再入院率,ACEI组为19%,对照组为42%。结论ACEI治疗慢性CHF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明显降低患者因CHF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