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菊玲 《电机技术》2013,(1):19-21,30
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在电梯运行中应用广泛,控制系统特性直接影响了电梯运行性能。根据无齿轮永磁同步电动机(PM SM)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和基于id=0的PM SM矢量控制系统,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蔚  林明耀 《微电机》2007,40(6):35-38
分别对采用U、W型永磁转子结构的15kW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设计,利用场路结合法计算不同转子结构电机参数。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两种转子磁路结构的起动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转子结构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对采用U、W型转子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配套中央空调外部风机,设计了一款910 r/min、9槽10极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从电动机结构、永磁材料、磁体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外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要求。利用Ansys/Maxwell建立了该电动机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性能进行了仿真,最后进行了试制、调试及试验。结果表明:外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风机,性能良好,验证了软件仿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微电机》2015,(10)
将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的多极少槽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电梯曳引机,使其布置更加灵活。结合电机结构选型和电机槽极数配合的选取,设计了一种小长径比的外转子24极27槽永磁同步外转子无齿轮曳引机。利用Ansoft有限元专业分析软件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有限元模型,使用Matlab对电机空载磁场分布、空载电动势及其谐波成分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了电机的齿槽转矩和负载转矩。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能够满足设计和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能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和效率的双转子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该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设计了一台样机,并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电机的空载和额定负载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与同功率的常规永磁电机进行了对比。仿真及对比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电机性能良好,对同类的双转子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不同结构的起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永磁自起动同步电动机从起动到牵入同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瞬变过程.在电动机设计过程中,如何使电动机的起动性能、牵入性能以及稳态运行的过载性能达到协调统一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的改进,本文对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了动态起动过程,研究了直轴同步电抗、交轴同步电抗以及两种同步电抗的比值对起动转矩、牵入转矩以及失步转矩的影响,并在分析过程中结合所得结论对一台315kW、6kV高压永磁自起动同步电动机及其改进结构进行了研究论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转子结构改进后的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的几种性能上各有所长,互有得失,所得这些结论对推动高压永磁自起动同步电动机的实际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内转子永磁电机结构的不同之处,介绍了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轭磁压降、计算极弧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C++ Builder 6.0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设计实例,将该CAD系统设计结果与已有的CAD系统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CAD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转子表面结构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永磁同步电动机相邻两极之间的转子表面结构,确定不同的模型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MAXWELL进行样机模型的建立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对转子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改变永磁电动机的计算极弧系数和电感参数,提升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弱磁性能。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内转子永磁电机结构的不同之处,介绍了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轭磁压降和极弧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C++Builder 6.0,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一个20P、16.8kW的设计实例,将该CAD系统设计结果与已有的CA...  相似文献   

10.
徐海珠  谢顺依  王鼎  王松林 《微特电机》2012,40(3):51-53,60
为了使对转永磁同步推进电动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建立了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介绍了对转永磁同步推进电动机的结构,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锁相环技术的转速跟踪观测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入的速度检测方法,可实现对转永磁同步推进电动机全速域内无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完成对转永磁同步推进电动机的调速控制,并实现扰动下的双转子转速跟随,且响应迅速,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1.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抗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抗参数是电机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结构多种多样,与普通同步电机有很大差别,电抗参数用现有计算方法难以计算准确,不仅导致延长研制过程、加大研制费用,而且使设计优化和性能仿真缺乏科学依据.本文利用ANSOFT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交、直轴电枢反应电抗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抗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问题,利用估计坐标系下输入高频电压,永磁同步电动机响应电流包含转子位置信息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并使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来建立仿真模型,对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及性能进行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并且方法简单无需设计滤波器,所需计算量很少,检测过程时间不受转子位置等因素影响,符合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UNIDRIVEES是艾默生CT专为电梯行业设计的一种理想的电梯专用驱动器,它适用于有齿轮曳引机及无齿轮曳引机的电梯系统。它可以在闭环矢量或无传感矢量模式下驱动异步电动机,也可以在伺服模式下驱动高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UNIDRIVEES的内置功能非常容易与电梯控制相匹配,从而给乘客提供了最佳舒适感和最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微电机》2020,(4)
与异步起动钕铁硼同步电机相比,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机在保证起动性能和稳态性能的情况下,具有制造成本更低的优势。然而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机在起动过程中,铁氧体存在较大的不可逆退磁风险,这是该类电机在设计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本文以一台3kW两极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采用瞬态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导条均匀分布的常规转子结构和导条非均匀分布的新型转子结构下电机的起动和同步运行性能,并重点研究电机在起动过程中的退磁情况。最后将新型转子结构下的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异步起动钕铁硼同步电动机以及工业异步电动机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新型转子结构下铁氧体的抗退磁能力较强,且该结构下的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较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5.
分析和研究了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偏心转子结构的优点。运用Ansoft语言建立了仿真模型。以一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仿真了偏心转子与整圆转子结构时的电机瞬态过程,并给出了空载反电势、齿槽转矩的瞬态曲线。通过仿真与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偏心转子结构后,电机空载反电势及齿槽转矩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绕线转子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对其原理和结构进行了阐述.结合电机特例,说明了该种电机的设计方法.利用Ansoft仿真软件对该电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实时调节转子外串起动电阻提高起动转矩,减小起动电流.改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试验探讨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杭州市,310002)阮建国詹黎影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常规笼型异步电动机相比,其定子结构基本不改。转子除鼠笼外,还内嵌或外贴永磁体,与一般励磁式同步电动机相比,结构大为简化。本文通过对电机起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辨识方案,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电流模型作为可调模型,设计了自适应律辨识电机转速,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模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准确检测转子速度,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方法,讨论了设计重点,提出了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计算极弧系数、绕组分布系数、铁心损耗等具体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基于windows的CAD系统,并给出了一个20P,16.8 kW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盘式永磁电机的设计原理。针对无齿轮曳引机的特殊需求,提出了盘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设计方法,重点论述了定子铁心的设计及制造方法、磁钢的优化设计和整机机械结构设计要点,并采用有限元计算了新结构的机械强度和变形。在此基础上,制造了试验样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