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配伍的安全用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吴俊芳 《中国药业》2010,19(16):6-7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时用药。方法分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应用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安全用药。结果与结论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用药监督、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相关研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傅泉炎 《中国药业》2002,11(5):70-70
对中药含水量与中药仓储质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中药含水量的安全水分线和中药含水量的测定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指纹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阐述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从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史及中药自身的特点,提出中药指纹图谱出现的必然性这一观点。结果:并对中药指纹图谱 基本含义进行描述,同时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现状。结论:中药指纹图谱能全面反映中药所含的物质群,是中成药、草药提取物质量控制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药生产自动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生产自动化进行了应用实践,将先进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应用于中药生产中,对一些传统的制药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和研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今年来国内外研究中药肠吸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研究中药肠吸收的方法和模型.并对中药有效单体成分的肠吸收、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肠吸收以及影响中药肠吸收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促进中药肠吸收的策略。旨在为提高中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改进中药剂型、发现中药新药和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中药发酵的历史和机理,对中药发酵的传统和现代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概述了中药发酵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提出了中药发酵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提示中药发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刘斌  杨昭毅  魏伟 《安徽医药》2009,13(10):1162-1164
本文从对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入手,对体内药物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在中药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对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中药药动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药专业中药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化学是中药类各专业、各层次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中药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对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强化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中药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介绍了在教师队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辉  胥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80-3280
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经单味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一种颗粒型(一些贵细药材可直接粉碎制粒),又称中药浸膏颗粒、中药免煎颗粒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对颗粒剂的研究,90年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与开发”正式立项.2001年国家首次确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合法性,批准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同时国内上百家医院进行了配方颗粒的应用尝试.2001年6月我院开始实行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双轨运行,通过3年多的使用,我们认为配方颗粒的研制,对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管理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朱发伟  邵宜  梁新燕 《海峡药学》2009,21(11):243-245
近几年来,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理性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最近几年的中药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总结,对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防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师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结论对中药生产进行严格把关,对中药的使用原则进行规范,并加强临床医师的中药安全学习,加强有关中药的科普教育和宣传,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与临床》2014,(1):5-5
<正>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于11月22-23日组织召开了中药药理/中药毒理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法培训交流会。学校副校长彭成教授出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全体教师,中药药理/中药毒理学科所涉及的药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学校科技实验中心部分青年教师,以及部分退休老专家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药理学(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学科建设指标进行了解读,并对下一阶段的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学校副校长、学科带头人彭成教授对会议予以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发酵的概况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超美  冷静 《中国药业》2008,17(15):1-3
中药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吸取微生态学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微生物工程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发酵中药是目前中药研究的热点,该文对近10年中药发酵的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纳米中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将纳米科学技术和传统的中药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医药科技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纳米中药的概念,对纳米中药的制备方法、优势、现状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综述,指出纳米中药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途径,具有着广泛地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对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推动作用。方法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实施前后各阶段的质量标准以及获得保护的品种与未获得保护的品种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获得中药保护的品种质量标准有明显提高,可控性明显高于非中药保护品种。结论分析数据说明,中药品种保护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整个中药行业质量标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中药复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对我们的指导老师刘绍贵主任药师在分析处理中药不良反应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卢端萍 《海峡药学》2003,15(6):96-99
本文介绍了国家中药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对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药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提高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中药标准提高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蒋世达 《黑龙江医药》2013,26(1):102-104
中药的炮制对于改变中药的药性、毒副作用等有很大作用,本文主要对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及解毒制毒机理进行了简单的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