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是由天然淀粉经磷酸盐交联和羟丙基醚化共同改性处理得到的一种复合型变性淀粉,其兼有羟丙基淀粉和交联淀粉的双重优良特性.综述了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工艺、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以及在食品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吕哲  田博  田颖  李凡  代建军  徐杨  李义  佟毅 《当代化工》2021,50(11):2741-2744,2766
以6种蜡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研究对象,基于变性淀粉应用,对其耐盐性、耐酸性、耐高温性、抗剪切稳定性等理化特性进行研究.耐盐性实验应用于研究制作高盐食品,如蚝油等;耐酸性实验应用于研究酸性食品,如酸奶、番茄沙司等;耐高温性、抗剪切稳定性实验是研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和高温对变性淀粉的性能产生的影响.不同程度交联的变性淀粉均具有一定的耐酸和耐高温稳定性,低度交联的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但在高盐性体系中,淀粉糊液黏度降低.适度交联的变性淀粉具有很好的抗剪切性能,再结合羟丙基基团后,淀粉糊液黏度更加稳定.通过对比,FMS113、FMS117两款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各方面性能优异,适合应用于调味酱料、烘焙酱料和酸奶等多种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种不同交联度的木薯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完全糊化后的糊液进行耐酸性、耐蒸煮性、抗剪切性等性能对比研究,探讨了不同交联度对木薯羟丙基淀粉糊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酸盐交联和羟丙基醚化共同改性处理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抗剪切和耐酸性能优于羟丙基淀粉;就5种交联羟丙基淀粉而言,HPST3的耐盐性能较差,但其他4种淀粉在一定交联范围内,糊液耐盐性能与交联度有关,随着交联度增大其耐盐性能也随之提高,另外2种羟丙基淀粉在一定氯化钠添加量的范围内也表现出较为出色的耐盐性能;在5种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中,抗剪切性能和耐酸性能随着交联度增大而下降。结合各淀粉性能可知,交联度中等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可应用于蚝油等高盐环境中及酸奶等酸性环境中;羟丙基淀粉可应用于低速搅拌及耐蒸煮的烘焙预拌粉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及智能监测其品质变化,以乙酰化和磷酸化双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花青素为颜色指示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了新鲜度指示型包装膜。采用正交实验探究了包装膜中木薯淀粉种类、木薯淀粉质量浓度、甘油含量、花青素浓缩液含量4个因素对膜物理、机械和水蒸气阻隔性能的交互影响,并考察了最优膜在鱼片包装中的颜色智能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质量浓度为40g/L,甘油含量为30%(以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为基准,下同),花青素浓缩液含量为30%(以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时,制备的包装膜(S1膜)综合性能最优,其透明度、水接触角、水蒸气透过率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08 mm–1、86.32°、1.19×10–10 g/(m·s·Pa)和14.23 MPa。S1膜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下分别呈粉红色、紫色和黄绿色,且对氨气反应灵敏。S1膜的颜色变化可反映鱼片新鲜度等级。  相似文献   

5.
变性淀粉生产有两种方法:湿式法和干法(固态法)。湿式法是在大量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虽均匀但效率低,单耗高。固态法采用特殊反应器,解决了反应物稳定性的难题,反应效率高、单耗低、成本明显下降,且无污染。固态法工艺已用于磷酸酯淀粉,交联淀粉,阳离子淀粉,羧甲基淀粉和氧化淀粉等多种变性淀粉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参阅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就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在变性淀粉中的应用包括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性质和用途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7.
造纸表面施胶用变性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性淀粉是一种理想的纸张表面施胶剂。常用的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羟烷基淀粉、阳离子淀粉等。它们的制造方法、特性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变性淀粉市场概况,就几种常用食用变性淀粉种类进行了概述,对食用变性淀粉在酸奶、调味品、冷冻食品、焙烤食品和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制取甘薯氧化淀粉、可溶性淀粉、酸变性淀粉和磷酸淀粉等变性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这些变性淀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产品在食品、纺织、造纸、建筑、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已二酸与乙酸酐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制备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初始浓度30%,pH8,反应时间90min,混合酸酐加入量4.5%,羟丙基取代度为0.1264,酯化取代度为0.031。考察了羟丙基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其中抗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溶解度和透明度略微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通过将淀粉经交联、酸解后磷酸酯化反应的复合变性研究,并进行有关性能的测定,寻找出一条最佳的反应条件,使复合变性磷酸酯淀粉的使用性能符合纺织浆纱工艺的要求。实验中发现,在一定的交联度下,用尿素为催化剂,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浓盐酸用量为6%,Na2HPO4用量为28.7%,NaH2PO4用量为15.5%,T酯化为127℃,t酯化为3h。  相似文献   

12.
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淀粉、焦磷酸钠、蜜胺为原料,首先合成淀粉磷酸酯,进一步合成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并且测定其氧指数。结果表明,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温度125℃,pH为5,反应时间为2.5 h;合成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20℃,pH为6,淀粉磷酸酯和蜜胺的比例为1∶1,反应时间为5 h。红外图谱表明,该阻燃剂具有环状结构;将该阻燃剂掺入聚乙烯中进行氧指数测试,表明该阻燃剂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晓茹 《化学工业》2003,21(8):12-14
介绍了我国变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国外食用淀粉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食用变性淀粉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变性淀粉,如酯化淀粉、氧化淀粉、醚化淀粉,交联淀粉及接枝共聚型变性淀粉。认为开发多品种变性淀粉,充分了解它们的性能,拓宽其领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淀粉磷酸酯化的反应动力学过程,讨论了复合磷酸盐配比、复合磷酸盐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不同反应温度对淀粉磷酸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淀粉磷酸酯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的反应机理,磷酸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4.6 kJ·mol-1。  相似文献   

16.
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助洗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具有助洗性能的变性淀粉(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氧化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对其助洗性能进行了评价。引用文献28篇。  相似文献   

17.
芭蕉芋淀粉糊特性及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树毅  王广莉 《贵州化工》2000,25(1):16-18,23
研究了芭蕉芋淀粉糊的特性 ,并利用芭蕉芋淀粉制备了酸淀粉、氧化淀粉、淀粉磷酸酯、羧甲基淀粉等芭蕉芋改性淀粉 ,为芭蕉芋淀粉深加工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王志强  张卉卉 《广州化工》2012,40(19):79-80,144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以吡啶作催化剂,将淀粉用乙酸酐进行乙酰化,制备取代度为1.8~2.9的高取代度乙酰化淀粉。研究了溶剂化时间、反应时间以及乙酸酐用量对淀粉取代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4):780-783
综述了目前淀粉变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变性、物理变性和复合变性。同时对变性淀粉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变性淀粉的高性能化和性能可调控化将是新一代变性淀粉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7,(4):780-783
综述了目前淀粉变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变性、物理变性和复合变性。同时对变性淀粉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变性淀粉的高性能化和性能可调控化将是新一代变性淀粉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