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发性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nic purprua,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本文以125例rrP病人的血小板各项参数: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较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本文以35例ITP病人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组,选择经我院血液病病房确诊的ITP病人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12岁。1.2健康对照组随机门诊健康体检儿童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2~11岁。1.3仪器与试剂由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胜紫癜患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ysmexXE-5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1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AA)和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和AA患者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1)初诊时ITP患者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A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AA患者PDW、MPV、P—L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TP患者缓解后PLT明显上升,而PDW、MPV、P—LCR下降;AA患者缓解后PLT、PDW、MPV、P—LCR均上升。ITP和AA患者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以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对42例符合ITP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碳尿素呼吸试验(UBT),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在其中18例HP感染的ITP患者中进行抗HP治疗,并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42例ITP患者的HP感染率和18例抗HP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均没有意大利学者EMILIA等报告的高。结论:ITP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也没有因抗HP的治疗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  相似文献   

6.
冯永旗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49-1050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使用大荆量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HD-IVIG)和口服泼尼松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ITP患儿分为HD-IVIG组和泼尼松组,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紫癜消失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HD-IVIG组患儿皮下出血、紫癜消失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P〈0.01);治疗第1周血小板上升数目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0.01)。结论:HD-IVIG可迅速提高ITP患儿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数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予该方法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nicpurpura,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该病是由于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破坏加速所致。本文通过近几年来在我院诊治的急、慢性ITP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G、M)、血浆GMP-140、Ⅷ、Ⅸ因子活性、vWF、PLG、AT-Ⅲ、PT、APTT等测定以及患者的骨髓片中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并以正常人做对照,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来我院就诊的ITP患者共145人。…  相似文献   

8.
茅蔚  刘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77-2478
目的探讨3种伴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疾病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50例健康者、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2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及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并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SLE、ITP、AL患者的PLT和PC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LE、ITP患者的MPV和P-LCR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ITP、AL患者的PDW也较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上述3种伴血小板减少疾病的预后判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or immune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国外统计每年儿童ITP的发病率4.8/10^5,国内统计ITP占儿童出血性疾病的25.1%,儿童时期以急性ITP(acute ITP,AITP)、病程小于或等于6个月为主,仅10%~30%发展成慢性ITP(chronic ITP,CITP;病程大于6个月),而CITP患儿常迁延数年,花费高,且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易发生在CITP患儿,故预测及避免CITP发生至关重要。目前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诱发的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有关。现就国内外关于本病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探讨王毅蔡计荣石翠英常缨史芙蓉何路军(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徐世荣胡咸(河北医科大学附二院)关键词血小板相关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继发于晕疗肌无力的免疫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起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以重症肌无力为首发表现的ITP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患者先出现重症肌无力,随后发生ITP,本患者有球后视神经炎病史。结论:免疫系统潜存缺陷的患者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出血症状时要警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水平,以评价其在I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法(MAIPA)检测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ITP组MAIPA的阳性率为63.3%,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阴性;PAIgG分别为73.3%、45%.淋巴细胞亚群中,ITP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8、CD19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抗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体对提高ITP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ITP 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凤茹 《临床荟萃》2006,21(22):1672-1672,F000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由免疫机制而无其他病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女性与儿童多见,男女发病比约为1:2。结合多年来临床经验,就合理诊治ITP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及血液免疫学特点。对象与方法2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A组)与同期22例HBV阴性的ITP病例(B组)比较包括血像、骨髓像、免疫指标等,并设健康成人20例为正常对照。结果与讨论A、B两组比较,大部分指标无明显差异,提示HBV与其它致ITP的原因一样,可诱发机体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A组在Hb、WBC计数较B组明显降低,且幼稚巨核细胞较B组增多(P<0.01),提示A组骨髓代偿增生不及B组,且提示A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似乎停滞在更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朱蕾  龚旭波  卢兴国 《检验医学》2007,22(3):376-37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清楚。在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发现ITP骨髓涂片易于检出巨噬细胞和被吞噬的血小板,可能与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计数与骨髓巨核细胞数及分类关系。方法:对145例ITP患者根据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Ⅰ组53例(血小板计数〈20×10^9/L),Ⅱ组49例(血小板计数20×10^9/L),Ⅲ组43例(血小板数50-80×10^9/L),各组患者分别行骨髓穿刺、涂片、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再根据巨核细胞形态特点进行分类,每例患者分50个巨核细胞。结果:Ⅰ、Ⅱ、Ⅲ组巨核细胞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巨核细胞分类中,除原始型巨核细胞Ⅱ、Ⅲ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幼稚、颗粒、产血小板及裸核型巨核细胞三组之间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ITP时,外周血血小板数与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有密切联系,骨髓中产板型巨核细胞越多,外周血小板计数就越多。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但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细菌感染是影响发病重要因素之一,国外文献报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TP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观察了70例ITP患者Hp感染情况及根除Hp后ITP的疗效,旨在初步探讨Hp感染与ITP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更加有效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马艳玲 《全科护理》2011,(16):1417-1418
[目的]总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0例ITP进行积极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出血的预防及处理、预防感染、治疗观察、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等。[结果]本组病人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加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急性者多见,慢性者虽然起病缓慢、出血症状不重,血小板减少程度多没有急性者明显,但慢性ITP的疗效及预后往往不及急性ITP.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2005-12~2007-05血液科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80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