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Logistic模型是源于有限空间内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能较好的描述某些有界增长现象.在预测学、信息科学、生物学、农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利用指数增长模型与Logistic模型对山东省年平均工资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年平均工资预测公式.通过与实际年平均工资相比较,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年平均工资预测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氧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7L的发酵罐分批发酵实验数据,建立了发酵过程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及基质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能够很好地分别描述甾短杆菌菌体生长和发酵产酶过程.此外,还建立了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并将3个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所建立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胆固醇氧化酶分批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流媒体载体类型的多样性造成隐藏过程的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流媒体隐蔽通信系统的3层模型,该模型将流媒体的隐蔽通信过程划分为适配与执行、传输管理和隐蔽应用3个层次,定义了各层的功能、服务和接口原语等规则.针对隐蔽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隐蔽信道有效利用率的表达式,利用求偏导数方法计算出给定条件下系统参数的最佳值.该模型已经在VoIP隐蔽通信系统中得到实现.实验和测试表明:分层模型很好地解决了不同载体下流媒体隐蔽通信隐藏过程的一致性问题,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对实际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确建立植物生长的数学模型,对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及仿真应用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假设,得到了植物生长的微分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般情况下植物生长的微分方程模型.近似地描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具有参数不确定被动力伺服系统的反步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被动式力伺服系统的参数变化和多余力矩问题,在建立系统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该控制器考虑了系统主要参数变化和承载系统的扰动,将系统方程重组成多个虚拟子系统,利用反步控制思想对每个虚拟系统设计虚拟控制量,通过反步递推得到含有参数变化与承载系统扰动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器相比,该自适应反步控制器能更好地抑制多余力矩,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航行的模糊模型建模及航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对船舶行操舵控制的研究,应用模糊系统理论对船舶航行操舵控制建立了一个模糊模型;并彩神经网络方法对模糊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和估计,此模糊模型的建立使控制设计摆脱了数学模型,同时为下一步进行控制方案选择和设计打下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船舶航行模糊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是有效的,并给出针对某一船舶的模糊模型的具体形式;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船舶航行控制效果良好性。  相似文献   

7.
黑箱系统的一种简便自适应预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输入输出增量式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黑箱系统的预测模型,应用投影算法估计模型参数.该模型将对象输出增量分解为2个分量:一个为非零控制增量作用下的强制分量,另一个为控制增量为零时的自由分量,是一种非齐次时变线性模型.此外,应用广义预测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自适应多步预测控制策略,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多步最优预测算式和最优控制律.该控制策略不仅具有广义预测控制的强自适应能力和强鲁棒性,且模型参数少,算法简单,适用于黑箱系统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线板式静电除尘器除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在前人所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静电除尘器中高压静电场、气流场和电力场的分析,建立了粉尘粒子输运的数学模型,修正了以前理论中不合理的边界条件,重新建立了静电除尘器实际除尘规律的新的边界条件,建立了除尘电场模型、尘粒荷电模型、粉尘颗粒捕捉等一系列反映静电除尘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运用差分法对静电除尘器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利用Matlab和Fortran进行数值模拟算法设计和方程求解,得到了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在高压静电场中的浓度分布和运动规律.利用所建立的实验模型对本研究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可知建立的数值模型和边界条件基本符合静电除尘器的除尘规律.  相似文献   

9.
SARS疫情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分方程建立起一个可动态反映传染病情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的函数表达式基本能正确反映SARS疫情的变化趋势(例如高峰时间、疫情的持续长度,关键因素)、模型所确定的指标不具有唯一性,只是一种预测.模型里的关键参数感染率K、治愈率μ对模型的预测与刻画至关重要,但是它们的精确获取却很困难,通过模型的建立可知,感染率K、治愈率μ决定了SARS的规模和时间长短.通过对北京数据的参考可得,提前或延后5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可使疫情的传播提前或推后20~30天。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模型和系统参数识别以及非线性振动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合理的非线性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便更好地描述这类非线性迟滞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Logistic曲线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增长曲线模型。在讨论Logistic曲线模型和广义Logistic曲线模型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南京市人才资源总量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广义Logistic曲线模型在预测中的优势,给出了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GQM下凹式立交桥区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CAD文件数据为基础,应用InfoWorks ICM建模软件,模拟GQM下凹式立交桥排水系统。通过基础数据整理、一维管网模型、二维地面模型的建立以及旱天、雨天模型校核,建立GQM桥区InfoWorks ICM内涝模型,为其他下凹式立交桥数学建模提供参考。通过模型结果的分析以及桥区现况的勘察可知下凹式立交桥的积水原因主要有桥区雨水口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管道、泵站设计标准偏低等,为规划改造下凹式立交桥区排水系统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的反复加载应力-应变曲线不仅包括骨架曲线,还包括卸载及再加载曲线。混凝土本构曲线上所有开始卸载的点联线基本上接近于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因此单调加载曲线方程可以用作骨架曲线方程。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的模型有直线式、折线式和曲线式等。本文对几种混凝土卸载及再加载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卸载及再加载的综合模型,这种模型采用曲线的卸载方程和直线的再加载方程。通过一个算例分析,指出了用该模型计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最为接近,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用的卸载及再加载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UML的分析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建模是利用模型,从技术层次上表达系统需求分析中的需求说明和设计内容.UML是一种标准的建模技术,它为系统的需求分析提供了全面的模型.通过实例详细讨论了UML的用例图、类图和序列图在分析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冷剂自然循环系统的运行特性,采用分相模拟方法建立了系统的稳态仿真模型,该模型由蒸发器、冷凝器及管路系统模型组成.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求解,得出了自然循环的制冷量随室外温度与机组冷剂充灌量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自然循环的制冷量随室外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当蒸发器的出口处制冷剂恰好变为饱和蒸汽时,此时的冷剂充灌量可使系统制冷量达到最大值.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仿真数学模型的可靠性,为冷剂自然循环系统进一步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198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两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节能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建筑师与暖通设计人员协调一致,形成节能的建筑与供热系统。为此本文提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模式的思想。建立建筑师与暖通设计人员可以相互应用且互相协调制约的采暖居住建筑节能一体化的两套设计模式:分解模式与反馈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在高铁列车通信中应用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拓展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分析在此场景下的衰落模型.在高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分别从无线信道自由空间模型、两径模型、简化路径损耗模型等方面研究高铁无线信道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和建模衰落信道,表明车地通信中无线信号传播在大尺度范围内近似于服从自由空间模型.基于实测数据,推导高铁车地通信中的中断概率表明,无线信道参数决定中断概率曲线、最低接收功率决定车地通信最大距离.与中断概率一样,小区覆盖范围曲线也由无线信道主要参数决定,但最大车地无线通信距离值与中断概率下的取值约有10%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遗传算法、逻辑斯蒂曲线,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RAGA-PPGE).以宁陵县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为例,选取该区域14个监测点的14项监测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宁陵县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遗传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脆弱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铁矿石破碎能量与粒度的理论关系,将铁矿石从原矿破碎至精矿粒度的所有阶段看作一个破碎系统.首先对矿石破碎能量与粒度关系的基础理论进行整合分析,构建铁矿石破碎能量理论模型;然后通过现场调研的方法分析铁矿石破碎能量的变化特征,开展室内试验分析各破碎阶段铁矿石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分析铁矿石破碎系统单位能量随粒度的变化特征,使用矿山各破碎阶段的单位能量、矿石特征粒度和中值粒度验证铁矿石破碎能量理论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破碎阶段的变迁,铁矿山矿石破碎能量指数增加,且分布不合理,矿石粒度依次呈现指数函数分布、多项式函数分布和朗缪尔幂函数分布的特征,破碎系统单位能量与矿石粒度呈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在矿石中值粒度d_(50)为12 mm或特征粒度d_(80)为25 mm时,系统单位能量的变化速率出现转折.所构建的铁矿石破碎能量理论模型扩大了能量计算的粒度范围,可用于拟合铁矿石阶段破碎单位能量与入破粒度和产品粒度的函数公式,为铁矿山矿石破碎能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发展系统的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系统的演化总是确定性秒确定性的统一,发展系统演化的方向存在着多种可能,或持续,或停滞或循环。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对发展系统的持续性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