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大庆地区中职院校学生社交焦虑障碍(SAD)患病率及与父母教养方式、惧怕 否定评价和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抽取大庆地区五所中职院校学生1 800 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父母 教养方式(EMBU)量表、自我接纳问卷(SAQ)、惧怕否定评价(FNE)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并根据IAS 得分、简明社交恐怖(BSPS)量表得分两重标准,筛选社交焦虑高、中、低分组进行DSM- Ⅳ诊断访谈,并 将SAD 组与非SAD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以探究SAD 患病相关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617 份,有 效率89.8%。大庆地区中职生SAD 的时点患病率为19.89%(95%CI:0.191~0.207);不同性别与是否独 生子女的SAD 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P=0.983;χ2=1.062,P=0.303);以是否被SCID 诊断为 SAD 作为因变量,对所有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最终自我接纳、自我评价、惧怕否定评价、 母亲偏爱被试者4 个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大庆市中职生SAD 时点患病率为19.85%,自我接 纳、自我评价、惧怕否定评价、母亲偏爱被试者因子对SAD 患病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交焦虑症的共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勇贵 《上海精神医学》2002,14(4):236-237,252
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是一种非常常见、并具有潜在性致残的精神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有研究显示,焦虑障碍(包括SAD)具有很高的共病率,SAD几乎均与一种以上的焦虑障碍和/或抑郁障碍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社交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社交焦虑(SAD),对20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交焦虑量表(LSAS)进行评分。结果,20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出现社交焦虑者占33.5%,其中社会功能和学习功能受影响者占41.79%。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出现SAD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年发病率为7.1%,终生患病率为12.1%。15%-20%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同时存在重性抑郁和酒精滥用"0。研究已经证明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  相似文献   

5.
焦虑障碍是一组常几尢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GAD)、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及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等。它们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焦虑障碍的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虑障碍是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高达14.6%。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近年来人们对焦虑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尤其是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对焦虑障碍脑血流和代谢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结果,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成人社交焦虑障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并在其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虽然社交焦虑障碍这一诊断不只限用于成人,但在儿童中很少作出此诊断,目前有关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文献也相对较少。但是仍有一些重要的数据可供参考,本文将回顾当今对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评估、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观点。 1 诊断 DSM-Ⅳ中,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替代了DsM-Ⅲ-R中的“儿童期回避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既可出现于特殊的场合(特殊性亚型),如在公众  相似文献   

8.
分离焦虑障碍(SAD)一直被认为是只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成人分离焦虑障碍(ASAD)并不鲜见。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5 版(DSM-5)中,首次将 ASAD 列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 ASAD 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极其有限, 国内相关研究更是近乎为零,也缺乏相应的治疗指南,因此精神科医师很少单独诊断 ASAD。现主要就 ASAD 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SAD)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CBGT)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SAD患者中自愿参加CBGT者,符合DSM-IV关于SAD的诊断标准,性别年龄不限。每个治疗小组6-8人,治疗8周,每周1次,每次2.5小时,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社交技巧训练、系统暴露、现场暴露和家庭作业。治疗期间患者均未服用治疗SAD药物。疗效评定由两位心理治疗师进行,主要工具为Liebowitz社交焦虑评定量表(LSAS),计总分、恐惧因子分、回避因子分,统计分析用配对T检验。结果符合入组条件58例,年龄16-48岁,起病年龄11-34岁,病程6个月-19年。LSAS总分治疗前后75.89±28.82和47.00±23.71(t=12.60,p<0.01);恐惧因子分治疗前后39.28±13.12和25.39±12.42(t=8.267,p<0.01);回避因子分治疗前后36.39±16.44和22.17±13.29(t=8.067,p<0.01),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CBGT治疗SAD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SAD的回避行为效果似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SAD,同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小于20分的患者共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共30例。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数字划销测验检查。结果SAD患者在HAMD、LSA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数字划销测验中,SAD组的粗分158.0±23.6、失误分17.6±12.8、得分140.6±31.7、失误率12.1±12.1,对照组的粗分179.4±13.2、失误分11.3±d.0、得分168.1±13.9、失误率6.3±2.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粗分和得分与LSAS显著相关(P〈0.05)。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数字信息,也会发生注意偏向,注意的偏向与当前关注的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保定市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对调查对象进行焦虑障碍的诊断。结果:共9021人完成调查,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5.12‰,时点患病率为41.79‰,5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是未特定的焦虑障碍(分别是25.72‰及25.39‰)、创伤后应激障碍(5.65‰及3.66‰)、广泛性焦虑症(仅现患6.43‰)、特殊恐怖症(5.10‰及4.43‰)和惊恐障碍(3.44‰及2.66‰)。时点患病率:女性(54.21‰)明显高于男性(29.73‰)(P〈0.01);50~59岁患病率最高(58.39‰),20~29岁最低(23.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障碍的易患危险因素为女性、年龄40-69岁、低文化、低收入。焦虑障碍的精神科就诊率为1.86‰。结论:焦虑障碍是保定市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而其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2.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是中国精神科门诊最常见的神经症之一[1],按照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CCMD-3),可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类.但在DSM-Ⅳ中,焦虑障碍则包括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其终身患病率3.5%~13.3%.本文结合DSM-Ⅳ诊断标准,以中国临床上常见的4种神经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和强迫症)为例,复习其脑电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社交焦虑障碍(SAD)与患者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42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关,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焦虑症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焦虑症是其中之一,它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其现症患病率为7.9%,此类患在心理、社会调节上持续存在严重的问题,工作和社会能力损害重,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15.
国外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常用量表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种常见而可致残的精神障碍,临床对其精确评估还有一定困难,量表是帮助评估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主要从SAD的筛选、诊断、疗效评估和残疾评估四方面的临床常用量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焦虑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报告,有1600万年龄介乎18至54岁的美国人患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4.6%。焦虑障碍虽不少见,但得到治疗的患者的比例却远比抑郁症低。英国医生对焦虑障碍患者10108例进行的面谈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没有得到治疗,得到治疗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的发病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对30例SAD患者(患者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估;以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38分为界,评估SAD的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LSAS评分平均(78.0±2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7,P〈0.01)。患者组EMBU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分和过度保护因子分平均(11.10±3.93)分和(10.77±2.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1.97)分和(9.30±1.77)分(t=3.035、2.578,P〈0.01或P〈0.05);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和偏爱被试因子分平均(43.30±11.45)分和(10.50±2.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20±8.10)分和(12.87±5.43)分(t=3.085、2.104,P〈0.01或P〈0.05)。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分平均(13.93±5.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3±2.26)分(t=2.457,P〈0.05),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和偏爱被试因子分平均为(43.07±12.07)分和(10.50±2.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53±8.26)分和(12.87±5.43)分(t=3.170、2.104,P〈0.01或P〈0.05)。结论:SAD的发生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关,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可能是SAD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学业、社交和工作技能。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约为6%~9%。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但是,ADHD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同时具有个体差异性,至今尚未阐明ADHD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对ADHD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19.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在青春期起病长期蔓延的慢性心理障碍。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从最初的治疗深入到病因学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社交焦虑障碍病因学中遗传的研究,大量的调查研究指出社交焦虑障碍系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研究支持社交焦虑障碍遗传因素可能在病因中起20%~37%的作用,而且家系研究报道社交焦虑障碍家系有两到三倍的危险率,环境因素可能是遗传因素的两倍。进一步的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与15号和16号染色体的遗传物质的异常复制相关联。但国内暂时没有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遗传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 将门诊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社交恐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森田疗法组26例和药物治疗组12例,疗程10-12周。均于疗前疗后及治疗结束后半年做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森田疗法组SAD总分比药物组下降显著。半年后随访时,森田疗法组SAD总分继续呈显著下降,而药物组下降不明显。疗效评定见森田疗法组显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结论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