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Phaco术后预设计人工晶体(IOL)屈光度的因素。方法:对700例723只眼行Phaco手术联合IOL植入,术前作角膜曲率,A/B超,根据SRKⅡ公式计算预设计IOL的度数,分析术后屈光状态与术前预设计屈光度误差的原因。结果:IOL位于囊袋538只眼(占74.41%),睫状汰124只眼(占17.15%),一袢位于囊袋一袢位于睫状汰21只眼(占2.90%),前房内17只眼(占2.35%),术后3月屈光状态(0.5-3.5D)矫正视力≥1.0为18只眼(占2.49%);0.5-0.8为48只眼(占6.64%);0.1-0.3为21只眼(占2.90%),要求保留部分近视度数18只眼(占2.49%),结论:术前精确测量眼转及虹膜曲率,根据SRKⅡ公式,适当调整IOL度数,术必须熟练掌握Phaco技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术后获得最佳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總結影響Phaco術後預設計人工晶體(IOL)屈光度的因素.方法對700例723衹眼行Phaco手術聯合IOL植人.術前作角膜曲率、A/B超,根據SRKⅡ公式計算預設計IOL的度敷,分析術後屈光狀態舆術前預設計屈光度誤差的原因.結果1OL位于囊袋538衹眼(占74.41%);睫狀淸124衹眼(占17.15%);一袢位于囊袋一袢位于睫狀满21衹眼(占2.90%);前房内17衹眼(占2.35%).術後3月屈光狀態(0.5~3.5D)嬌正視力≥1.0爲18衹眼(占2.49%);0.5~0.8爲48衹眼(占6.64%);O.1~0.3爲21衹眼(占2.90%);要求保留部分近視度敷18衹眼(占2.49%).結論術前精確測量眼軸及虹膜曲率,根據SRKⅡ公式,適當調整IOL度敷,術者必须熟练掌握Phaco技術,提高手術質量,减少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術後獲得最佳視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屈光度精确的计算方法.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1例(51只眼)进行前瞻性研究.对于同一患者,收集其术前应用Orbscan-Ⅱ所测得的患眼5mm光学区角膜曲率值,并代入SRK/T公式计算得到的IOL屈光度为实验组;收集其术前用角膜曲率计测量的健眼角膜曲率值,并代入SRK/T公式计算所得到的IOL屈光度为对照组(术中按常规以此组结果植人IOL);收集其术后3个月行电脑和检影验光获得的患眼屈光状态,并折算为等效球镜值,以植人的IOL屈光度+等效球镜值×1.25得到的IOL屈光度为标准组.比较各组间IOL屈光度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IOL屈光度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与对照组IOL屈光度比较,两者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标准组IOL屈光度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应用Orbscan-Ⅱ测得的角膜曲率值计算IOL屈光度更接近患眼的屈光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 在计算带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度中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比分析.对31例(31眼)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合并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Orbscan-Ⅱ所测得的患眼前、后表面角膜曲率值,经过计算修正,代入SRK/T公式计算获得的IOL屈光度为实验组;术前用角膜曲率计测量健眼的角膜曲率值,并代入SRK/T公式计算所得到的IOL屈光度为对照组(术中按常规以此组结果 植入IOL);术后3个月行电脑和检影验光获得的患眼屈光状态,折算为等效球镜值,以植入的IOL屈光度+等效球镜值×1.25得到的IOL屈光度为标准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角膜曲率的差别及各组间IOL屈光度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角膜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1.9±1.67)与对照组(20.70±1.83) IOL屈光度比较以及标准组(22.32±1.95)与对照组IOL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标准组IOL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应用Orbscan-Ⅱ测量前、后表面角膜曲率值,并以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更接近患眼的屈光状态.(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160-162)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眼外伤合并角膜瘢痕的白内障手术前常规测量所需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方法,减少术后的屈光误差。方法我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IOL植入术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86例(86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收集其术前用常规方法获得的角膜曲率值和植入的IOL屈光度(对照组)和以Orbsean—Ⅱ所测得的角膜曲率数值代人公式SRK/Ⅱ计算IOL屈光度(试验组),以及术后3个月的屈光状态球镜值,并比较两组方法所得IOL屈光度的差别。结果经小样本成组设计资料两样本均值比较的t检验,两种检测角膜曲率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OL屈光度误差1.00D以下占69.77%,1.00~3.00D占30.23%,未出现3.00D以上的屈光误差。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IOL屈光度误差在1.00D以上的比例减少25.58%。结论对合并有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应用Orbscan一Ⅱ角膜地形图仪测得的角膜曲率值及用SRK—Ⅱ公式计算的IOL屈光度更接近患眼的真实屈光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预设人工晶体 (IOL)屈光度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对 2 2 0例超声乳化联合 IOL 植入术前的白内障患者 ,应用 A超测量眼轴、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 ,根据 SRK 公式计算及预设 IOL 屈光度 ,分析其术后的屈光状态与术前 IOL 屈光度预设的关系。结果 术前计算 IOL 屈光度平均为 17.89± 3.5 5 D,预设 IOL 屈光度平均为 18.33± 3.73D。术后屈光状态 :正视者 2 0 2例 (91.82 %)、轻度近视 (- 0 .5 D~ - 2 .0 D) 16例 (7.2 7%)、轻度远视 ( 1.0 D) 2例 (0 .95 %)。结论 术前精确地测量眼轴及角膜曲率 ,根据 SRK 公式计算 ,并根据术者经验适当调整预设 IOL 屈光度 ,可以提高预设 IOL 屈光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角膜净屈光力(TNP)模式3 mm环的角膜曲率值联合SRK/T公式\〖简写为TNP 3 mm(SRK/T)\〗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1-12 LASIK或P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患者35例50眼。术前使用TNP 3 mm(SRK/T)计算IOL度数50眼,使用Barrett True-K公式计算IOL度数34眼,使用Olsen 2公式计算IOL度数41眼,每例患者术前至少使用2种公式计算IOL度数,记录患者术后3 mo实际屈光度。比较三种测算方法下IOL度数的预测误差(PE),分析PE在±0.5、±1.0 D以内的患眼比例。

结果:术后3 mo,TNP 3 mm(SRK/T)、Barrett True-K、Olsen 2 PE分别为-0.02±0.63、-0.54±0.80、0.25±0.80 D(P<0.001),PE在±0.5 D内患眼分别为66%(33/50)、44%(15/34)、37%(15/41)(P<0.05); PE在±1.0 D内患眼分别为88%(44/50)、71%(24/34)、80%(33/41)(P>0.05)。

结论:Pentacam TNP 3 mm(SRK/T)法操作简便,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眼的屈光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此类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修正可以借鉴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08/2010-12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后囊破裂并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25例25眼,根据眼轴长度(A-Scanlength,AL)分为<22mm,22~25mm和>25mm三组,分别比较术后3mo的实际屈光值与术前预测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屈光度数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mo视力平均0.49±0.21,术前预测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屈光值分别为-0.43±0.34D(AL<22mm),-0.36±0.22D(AL:22~25mm)和-1.16±0.80D(AL>25mm);术后3mo三组患者眼实际屈光度数分别为-1.25±0.98D(AL<22mm),-1.22±0.82D(AL:22~25mm)和-2.4±1.39D(AL>25mm),各组间预测与实际屈光值比较,AL=22~2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实际屈光值较预测偏近视0.8D,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0.061)。结论:为纠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近视漂移,人工晶状体度数应根据AL做相应的调整。建议AL=22~25mm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应比预测囊袋内植入晶状体度数减0.8D。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割术后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人工晶体 (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的效果及硅油填充眼IOL度数的测算方法。方法  1 硅油填充眼IOL度数测算。 2 建立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系统维持术中和术后眼压分别为 2 7 2cmH2 .O (相当于 2 0mmHg)和 4. 0 8cmH2 O ( 30mmHg)。 3 硅油填充眼先行眼内硅油取出术 ,然后行后房型IOL植入术。 4 植入后房型IOL :若后囊完整 ,植入囊袋内IOL ;前囊完整植入睫状沟固定IOL ;前后囊缺损植入睫状沟缝合固定IOL ;虹膜缺损或瞳孔极度散大 ,植入带虹膜IOL。 5 术后随访 2 . 5~ 39个月 ,平均 1 4 5个月。结果  38例 ( 38只眼 )成功地进行了后房型IOL植入术 ,其中囊袋内植入IOL 6例 ,睫状沟固定IOL 1 9例 ,睫状沟缝合固定IOL 9例 ,植入带虹膜IOL- 4例。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术 1 0例。术后视力≥ 0 .1 32例 ( 84 . 2 % ) ,≥ 0 32 2例( 57 .9% )。硅油填充眼术后屈光度 ( - 1 . 58± 0 . 6 1 )D ,与术前预见的屈光度相比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术中并发症有视网膜损伤 ( 2例 )及睫状体出血 ( 2例 ) ,术后并发症有玻璃体出血( 3例 )、视网膜脱离 ( 2例 )及眼球萎缩 ( 1例 )。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IOL植入术的效果满意 ,术中术后眼压维持对于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  相似文献   

10.
毕宏生  马晓华  王兴荣  季鹏  王桂英 《眼科》2007,16(2):104-107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囊袋外植入术1年时IOL的位置,并评价其术后长期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6例(3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由于后囊膜破裂,于囊袋外植入折叠式IOL作为囊袋外组。其中25例患者另一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IOL作为囊袋内组。主要指标IOL的位置、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力、屈光度、眼压、IOL表面色素沉积情况。方法术后1年时,应用UBM观察囊袋外和囊袋内两组IOL的位置,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力、屈光度、眼压、IOL表面色素沉积等情况,随访时间12~25个月。结果术后1年时,UBM示囊袋外组IOL位于角膜中央后(3.212±0.651)mm,囊袋内组为(3.750±0.64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囊袋外组中23眼双襻为睫状沟-睫状沟固定,其中18眼IOL光学部均与虹膜接触;另13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其中3眼IOL光学部与虹膜接触。囊袋内组双襻均位于囊袋内,IOL光学部不与虹膜接触。两组之间角膜内皮数量(P=0.64)、眼压变化(P=0.36)及后囊膜混浊(P=0.82)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裸眼视力≥0.5者(P=0.017)、屈光度(P=0.018)及IOL表面色素沉积的发生率(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UBM观察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及IOL的位置,对探讨屈光度改变、IOL表面色素沉积等并发症的可能机制意义重大。囊袋外植入折叠式IOL长期疗效显示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预设人工晶体屈光度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86例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前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使用SRKII或SRK/T公式计算植入IOL度数术后3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术前计算IOL屈光度平均为17.90±3.45D,预设IOL屈光状态:18.31±3.50D,术后屈光状态:正视者78例(90.69%),轻度近视6例(6.97%),轻度远视2例(2.30%)结论应用IOLmaster测量IOL度数,具有准确性,非接触性,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病人易于接受的特点,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A超。  相似文献   

12.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度数的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u BJ  Zhao SZ  Tseng P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888-891
目的分析应用 HolladayⅡ公式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度数的准确性。方法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15例(15只眼),分成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 IOL 植入术。第一组(8只眼)应用 HolladayⅡ公式进行 IOL 度数计算,角膜屈光度根据手术医师经验计算获得,为 KS。第二组(7只眼)应用同一公式,但角膜屈光度应用患者的屈光度数计算获得,为 KR。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1个月的屈光度数与术前的预期屈光度数,并应用两者差的绝对值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1个月的角膜屈光度数与术前预期屈光度数差的绝对值平均值依次为(0.90±0.22)D 和(0.99±0.22)D。结论应用 HolladayⅡ公式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时植入 IOL 度数的准确性相对较高。KS 与 KR 在 HolladayⅡ公式中应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88-8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囊袋外植入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30例患者3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由于后囊膜破裂,于囊袋外植入折叠式IOL作为囊袋外组。其中有19例患者另1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IOL作为囊袋内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IOL表面色素沉积及晶状体后囊膜浑浊情况。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观察IOL的位置,角膜内皮显微镜查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随访时间25m~38.0m。结果术后2年时,裸眼视力≥0.5者囊袋外组占66.7%(20/30),囊袋内组占94.73%(1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0.9者囊袋外组占83.3%(25/30),囊袋内组占84.21%(16/1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屈光度囊袋外组为(-2.85±1.25)D,囊袋内组为(-1.05±0.65)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IOL表面色素沉积的发生率囊袋外组为30.00%(9/30),囊袋内组为5.26%(1/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眼压变化及后囊膜浑浊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UBM示囊袋外组IOL位于角膜中央后(3.201±0.561)mm,囊袋内组为(3.741±0.616)m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囊袋外组21眼双襻为睫状沟—睫状沟固定,16眼IOL光学部均与虹膜接触,另9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其中有2眼IOL光学部与虹膜接触。囊袋内组双襻均位于囊袋内,IOL光学部不与虹膜接触。尽管IOL襻的位置不同,两组之间角膜内皮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囊袋外植入折叠式IOL长期结果显示,除由于前房较浅导致近视改变,以及IOL表面色素沉积较多外,与囊袋内植入相比较同样安全、有效。IOL光学部与虹膜之间的摩擦是IOL表面色素沉积较多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因后囊膜破裂,行折叠式IOL囊袋外植入时,选择植入襻与光学部之间夹角稍大类型的IOL且屈光度较前减少1.00D,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25G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合固定置换术治疗IOL囊袋复合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1/2020-01应用25G玻璃体切割联合IOL睫状沟缝合固定置换术治疗IOL囊袋复合体完全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患者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取出脱位的IOL复合体,未出现医源性视网膜损伤,术中发现视网膜裂孔4眼,视网膜格子样变性2眼,分别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6~18mo,BCVA(LogMAR)由术前的0.40±0.30提高到术后的0.33±0.25(P=0.040)。所有病例末次随访BCVA均达到术前BCVA。术后等效球镜度与术前IOL屈光度预测值相差的绝对值≤0.75D。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IOL位置良好,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联合IOL睫状沟缝合固定置换手术是治疗IOL囊袋复合体脱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Zhang FJ  Qi YY  Kong DY  Zhu SQ  Wang KJ  Yu FL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1):989-993
目的 利用IOLMaster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眼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不同预测公式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合理地计算IOL的度数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根据眼轴长度将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111例(222只眼)分为两组,A组59例(118眼),眼轴长度24.00~26.09 mm,B组52例(104只眼),眼轴长度26.10~29.00 mm.应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分别测量手术前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并通过其提供的SRK-Ⅱ、SRK/T、Hoffer Q、Holladay、Haigis-L公式及临床病史法预测角膜屈光手术后IOL的度数.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角膜曲率为(37.10±0.34)mm,比术前明显减少(t=12.10,P<0.01),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1.21;P>0.05).术后两组Haigis-L公式测得的IOL度数分别为(24.13±0.36)和(23.88±0.41)D,比其他公式测得的IOL度数明显偏大.其中,Haigis公式与Haigis-L公式测得的数值差别最小,SRK-Ⅱ公式与Haigis-L公式测得的数值差别最大.术后A组、B组中各种公式的临床病史法测得的IOL度数均比原公式测得的数值大,SRK-Ⅱ公式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5),其余公式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范围-3.78~-3.20,P<0.01).术后各组中Haigis-L公式测得的IOL度数均比临床病史法测得的数值要大,但其中Hoffer Q临床病史法A组、Haigis临床病史法A组、Haigis-L临床病史法与Haigis-L公式测得的数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1.73,0.00;P>0.05),而其他公式临床病史法与Hai gis-L公式测得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IOLMaster评估现有的IOL测量公式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发现屈光度均趋于偏小(包括其临床病史法),参考临床常用公式与Haigis-L公式预测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差值有助于临床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度数预测的准确性.而对于Haigis-L公式预测得到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精确性尚需临床积累更大量的角膜屈光术后行白内障手术眼的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0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IOL)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49只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0或负度数IOL植入.观察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3~ 15个月.结果 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IOL度数为0~-8 D,平均(-1.96±-2.14)D,术后视力满意,未见视网膜脱离.术后3月,裸眼视力:>0.3者16只眼,占32.65%,>0.5者7只眼,占14.29%;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05者3只眼,占6.12%,0.06~0.3者6只眼占12.24%,0.4~0.5者23只眼,占46.19%,>0.5者17只眼,占34.69%.患者术后均表现为低度近视性屈光不正,术后3月患者屈光度为-0.5~-2.75 D,平均(-1.38±0.65)D,无过矫现象发生.术后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的差值为0.00~-2.75 D,平均(-1.45±0.66)D.术后角膜水肿3只眼(6.12%),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1只眼(22.45%),术后复视1例(0.02%).术后3个月无视网膜脱离,亦未见黄斑囊样水肿、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0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临床效果良好,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促进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9.
近视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矫正术后白内障手术时间、屈光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晶体度数选择的可靠性。方法:经RK、PRK、ALK、LASIK治疗后的白内障病人6例(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经SRK三元回归公式自动计算的近正视化或近视(-5.00D)的人工晶体,随访3月~3年对白内障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和眼底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屈光矫正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的9只眼中,2只眼达到了术前预测的屈光度,接近正视;3只眼达到术前预测的-5.0的屈光度,随时间的推迟,近视度数逐渐回退;4只眼未达到术前预测的屈光度,产生 5.00~ 7.00的屈光度,其中2只眼行人工晶体更换术。结论:对于近视眼屈光矫正术后的白内障病人,若白内障术前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大时,SRK公式所计算的人工晶体度数可参考并使用;如预测人工晶体度数较小(< 10.00D)时,人工晶体值仅供参考。选择最佳的人工晶体计算公式和改进角膜屈光度的测量方法是消除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度数发生错误的关键,也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和Haigis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对于Lasik术后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临床病例分组对照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病人,按时间随机选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73例103只眼.根据术前近视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度近视组(近视≤-3.0 D),共5只眼,平均近视(-2.87±0.60)D;中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42只眼,平均近视(-4.33±0.60)D;高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56只眼,平均近视(-8.75±0.60)D.术后随访1个月.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并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角膜曲率值比较;使用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分别与角膜旁路途径和SRK/T公式计算出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近视度组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3,-1.189,2.019;P >0.05).将所有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分别带入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使用IOL Master仪器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与角膜旁途径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计算出不同近视度组的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aigis公式预算的屈光度更接近于术前预测值(t值分别为1.821,1.422,-3.707;P >0.05).结论 Pentacam可以精确地测量角膜中心区域的前后表面的曲率,该数值可直接应用于IOL计算公式;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