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高通量鉴定是快速筛选和培育烟草抗赤星病品种的前提条件。以15份对赤星病表现不同抗性水平的烟草种质为材料,采用链格孢菌菌饼接种苗期离体叶片,以发病叶片病斑面积作为抗性评价指标,对15份烟草种质的抗性进行评价,并与其田间成株期赤星病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苗期菌饼接种,供试15份烟草种质的病斑面积差异显著,感病品种病斑平均面积明显大于抗病品种;各品种苗期赤星病鉴定结果与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且苗期病斑面积大小与3个不同年份、同一地点的成株期平均病级指数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0.78、0.74和0.66。表明本研究探讨的苗期离体叶片菌饼鉴定法可以用于烟草赤星病早期鉴定,病斑面积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准确反映不同烟草品种间赤星病的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方法,以4种具有不同抗性特性的烟草品种为材料,研究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黑胫病病菌毒素及不同胁迫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病菌毒素胁迫对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不同品种对毒素胁迫的耐受力不同,利用体积浓度为50%的毒素胁迫15 d时,抗病品种G28、中抗品种YN116、中感品种净叶黄、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的根系长进培养基中的株数比率分别为79.38%、70.74%、33.55%和13.36%。初步确定鉴别烟草种子抗性特性的最佳粗毒素胁迫浓度为50%(即含蛋白质13.53μg/mL,含糖19.64 mg/mL)、最佳鉴定时间为胁迫15 d,利用该方法可在短期内高效准确地鉴定出不同品种(种质)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感水平,加快烟草抗黑胫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
烟草赤星菌毒素是烟草赤星病菌产生的重要毒性因子,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毒素诱导烟草微过敏反应及对TMV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毒素粗提液处理烟草,可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抗性诱导效果为83.3%-94.4%;对毒素诱导抗性的时间效应测定发现,诱导后1-5d接种TMV,可诱导烟草产生显著的抗性;对毒素处理的烟草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毒素喷雾处理烟草,可诱导烟草微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筛选烟草抗赤星病细胞突变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双层培养基筛选系统。即在下层培养基中接种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在上层培养基中接种烤烟品种 NC89和净叶黄的花药(NC89高感赤星病,净叶黄高抗赤星病)。在26±1℃培养40天后发现,NC89的花药出苗率和花药平均出苗数与对照(不接种赤星病的培养基)相比,分别由30%和53颗降到2%和12颗,而净叶黄的花药出苗率和平均出苗数基本没有变化。对筛选出来的 NC89花培突变体进行了田间赤星病抗性鉴定,其中80%对赤星病抗性较 NC89有所提高,甚至部分接近高抗。这说明该双层培养基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抗烟草赤星病的细胞突变体进行筛选。本系统尤其适应于(1)需长期培养;(2)毒素不易制备或易失活的病原菌的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烟草病害,采用人工诱发抗病性鉴定的方法进行了9个新引进的烤烟品种对烟草黑胫病、TMV、赤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PVH2254,PVH2306,PVH2299抗性最好,高抗TMV,抗黑胫病,中抗赤星病;RGH04抗黑胫病,高抗TMV,中感赤星病,PVH2110和K326PVY中抗黑胫病、赤星病,感TMV;PVH1452抗黑胫病,感TMV,中感赤星病;NC71抗黑胫病,中感TMV和赤星病.  相似文献   

6.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烟草抗病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3d,2品种都能形成巨型细胞,且巨型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没有显著差异。接种后15d,感病品种中巨型细胞正常发育,而抗病品种中巨型细胞出现空泡。接种25d,抗病品种巨型细胞发生崩解。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巨型细胞的形态变化与品种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高效、准确鉴定烟草品种抗赤星病的方法,以4种不同抗赤星病的烟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赤星病菌AT-毒素培养基上处理10、15、20 d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AT-毒素原液中蛋白质、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分别为80.52μg/mL和23.39 mg/mL。随AT-毒素胁迫浓度的增大,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系扎进培养基的株数比率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AT-毒素浓度和胁迫时间范围内,不同品种对AT-毒素胁迫的耐受力表现出显著差异。在50%AT-毒素胁迫15和20 d时,抗病品种净叶黄根系扎进培养基中的株数比率分别为G28、YN116、红花大金元的1.18、1.75、6.02倍和1.02、1.75、5.52倍。综合分析,以烟草种子根系扎进培养基的株数比率作为鉴定烟草品种是否抗赤星病比发芽率更为准确,其最佳AT-毒素浓度为50%、最佳胁迫时间为15~20 d。  相似文献   

8.
赤星病抗源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赤星病抗源Beinhart1000-1和国内抗病品种净叶黄及许金4号的抗病性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本文对7个赤星病抗感程度不同的烟草品种的抗病性分别进行了以下测定:1.通过观察病斑数量和病斑大小测定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2.测定各品种对两种Alternaria毒素、AT毒素和细交链格孢酮酸(TA)处理的反应;3.双列杂交法分析抗性遗传规律。重点对Bein-hart1000-1和净叶黄的抗性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抗性特点差异显著,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Beinhart1000-1的抗病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主要表现为抗侵入,病斑数少,但病斑面积却显著大于净叶黄和许金4号。国内抗病品种抗扩展的能力强,同时也较抗侵入,它们的抗性基因大部分是隐性的。各品种对AT毒素和TA的敏感程度分别与其抗病菌侵入和抗病斑扩展的能力高度相关。文中还就真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赤星病抗性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讨论。同时,就不同抗性类型的抗源在烟草抗病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一种快速高通量筛选鉴定烟草抗赤星病种质或材料的方法,本研究以烟草(Nicotiana tobacum L.)种质净叶黄、Beinhart1000-1、NC89 和G140 作为供试材料,利用烟草赤星病菌毒素就烟草种质对赤星病的抗病性鉴定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设计3 种鉴定方法:毒素液浸根法、毒素液浸种法和毒素培养基法.为验证毒素培养基法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烟草种质材料净叶黄、Beinhart1000-1、NC89、G140、K326、G28 和中烟100 的室内鉴定结果,与其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之间极显著相关(r=-0.9588),室内鉴定结果可准确反映烟草种质对赤星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毒素抗性鉴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真菌毒素的应用使烟草对赤星病抗性的鉴定更加快速、方便和可靠。木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毒素抗性鉴定的几种方法及毒素制备过程,并对这类新的抗性鉴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预测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烟草赤星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毒素抗鉴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永峰 《中国烟草》1995,16(3):44-47
真菌毒素的应用使烟草对赤星病抗性的鉴定更加快速、方便和可靠。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毒素抗性鉴定的几咱方法及毒素制备过程,并对这类新的抗性鉴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预测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接种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双层培养基上,成功地从高感赤星病烟草品种 NC89的花药中诱导出突变体苗,对这些突变体苗进行了离体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70%的植株不同程度地表现赤星病抗性,部分表现高度抗性。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浓度的HarpinEa溶液处理烟草品种,结果发现:①30μg/mL HarpinEa溶液激发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最高;②处理叶的上一片叶(上位叶)PAL酶活性明显高于对应半片叶和下一片叶(下位叶)的PAL酶活性;③经激发后不同抗感品种(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和烟草普通花叶病)的PAL酶活性变化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PAL酶活性间有明显差异,激发4 d后抗病品种的PAL酶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PAL酶活性与抗病性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烟草赤星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接种离体叶片快速鉴定烟草赤星病抗性的技术。在25℃~28℃,湿度80%~90%条件下,将烟草赤星病菌直接接种于离体叶片上,培养6~9天后,离体叶片的发病率及病级与其植株水平上对赤星病菌的抗性表现极显著相关。该技术能反应烟草在田间病圃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从而可以做为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烟草内生细菌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草内生细菌的来源、数量动态变化、与青枯病抗性的关系,以及内生细菌防病和促进种子萌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内生细菌可来源于种子内部,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抗病品种中内生细菌的总数量以及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数量均高于感病品种,部分内生细菌具有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和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机制,以抗黑胫病品种Florida 301、L8、Beinhart1000-1和革新3号,以及感黑胫病品种中烟100、贵烟13、红花大金元和小黄金1025的盆栽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抗感黑胫病烟草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Florida301、L8、Beinhart1000-1和革新3号的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93%~20.78%;4个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菌落直径明显小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病品种贵烟13、红花大金元和小黄金1025根系分泌物处理与对照相比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落直径大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6.47%~-2.15%,但感病品种中烟100没有表现出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此,烟草根系分泌物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作用与烟草品种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烟草病害,采用人工诱发抗性鉴定方法对引进的13个美国烤烟品种(系)进行了烟草黑胫病、烟草普通花叶病(TMV)和赤星病的抗性测定,并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对黑胫病和TMV进行了辅助检测。结果表明:NCT5、NCT6、NCT7、NCT8、NCT9、NCT10和NCT13抗黑胫病,NCT1、NCT4、NCT11和NCT12中抗黑胫病,抗病分子标记辅助检测中仅有4个烤烟品种NCT6、NCT9、NCT12和NCT13检测出Ph基因,其余品种未检出含有Ph基因。NCT1、NCT8、NCT11和NCT4中感赤星病,NCT12、NCT10、NCT2、NCT13、NCT9、NCT3、NCT7、NCT6和NCT5中抗赤星病。NCT13、NCT10、NCT9、NCT12、NCT6、NCT4、NCT1、NCT2、NCT11、NCT7和NCT8感TMV,NCT5和NCT3中感TMV。PCR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系)均不含N基因,与抗性鉴定结果中13个供试品种(系)对TMV均表现感病和中感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经验证明,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烟草黑胫病的为害。在实施综合防治计划中,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烟草黑胫病菌的变异性。因为,在烟草的生产过程中,新的高毒力菌系或新的生理小种的出现,往往使一批抗病品种(尤其是那些具有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的品种)“丧失”抗病性而成为感病品种,结果造成病害大流行。于是人们不得不针对这些新出  相似文献   

19.
烟草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抗性不同的6个烤烟基因型,采用P(×P-1)/2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方法,分析了烟草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病情指数)和气孔导度的遗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和气孔导度大小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抗病表现为隐性,感病为显性,气孔导度大表现为显性,气孔导度小表现为隐性。配合力分析表明,感病品种RG17、K326具有较高的正向一般配合力(增加病指、增大气孔导度,表现感病),抗病品种NC89、中烟90和中抗品种具有负向一般配合力(降低病指,减小气孔导度,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20.
在接种有烟草赤星病菌的双层培养基上及含赤星病菌毒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获得了烟草推广品种NC89的花药培养苗。温室内采用离体叶片法对这些花培苗进行了赤星病抗性鉴定,结果约18%-42.9%的植株抗性较对照NC89有所提高。选其中4株抗性较高且农艺性状与对照NC89相近的单株经秋水仙素加倍后收获了种子,然后于1992、1993年分别在赤星病病圃及大田条件下对其R—1代、R—2代植株进行了赤星病抗性及农艺性状测试。两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在染色体加倍以后,所选植株的后代在基因型上已完全纯合,赤星病抗性较对照NC89有较大提高,农艺性状也有所改善,而且均稳定遗传,是不同于原NC89的烟草新品系。其中两个品系对赤星病的田间相对防效分别达57.8%和53.4%,且农艺性状优异,在生产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