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露天矿单斗卡车剥离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以伊敏露天矿单斗卡车生产系统为例进行研究,在剥离系统卡车、电铲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只有进行铲车数量及不同运距的排土场匹配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剥离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从而避免设备能力无形浪费。根据调节排土空间的运距远近,建立一套剥离电铲和卡车数量匹配数学优化模型,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制约因素形成一套优化方案,以此指导露天矿剥离生产。  相似文献   

2.
半连续工艺已成为露天矿剥采工艺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方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以及轮胎供不应求,卡车的运输成本急剧增加,单一的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已难以提高开采的经济效益,国外露天煤矿大型移动式破碎机的成功使用,为我国露天煤矿岩石的剥离采用半连续工艺系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霍林河露天矿利用斗容1.2~1.6m3的小型液压反铲配小型卡车(载重20~25t)的工艺配合大型单斗—卡车工艺剥离的开采方法,通过对此方法的分析提出了较优的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斗挖掘机窄采掘带倒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拉斗铲倒堆工艺存在的投资大、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最下部薄及中厚矿层开采的倒堆剥离工艺。单斗挖掘机站立于煤层顶板将剥离物倒堆排弃至内排土场揭露煤层顶板,同时布置一台液压反铲站立于内排土场平台上进行二次倒堆揭露煤层台阶坡面,完成倒堆剥离作业。与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可避免费用高昂的卡车运输,同时有利于缩短整个露天矿的剥离物内排运距,即使重复倒堆率达100%时采用该工艺在经济上仍是合理的。实例研究表明,安家岭露天煤矿11#煤层采用单斗挖掘机倒堆开采可节约剥离费用约1 400万元/a。  相似文献   

5.
对霍林河南露天煤矿单斗—卡车系统工作面卡车不同的入换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以确定合理的给车入换方式 ,进而确定出卡车的入换方式与采运设备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为单斗—卡车工艺露天矿压缩车、铲循环作业时间 ,提高车、铲利用率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吊斗铲剥离能力、煤炭生产任务、煤层厚度、吊斗铲的效率和状态、回采煤量、推土机和单斗—卡车的辅助作业量以及吊斗铲实体台阶高度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吊斗铲倒堆工艺系统动态调整方法,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露天煤矿煤层出露速度、提高剥离作业效率,在分析剥离松动爆破单斗-卡车工艺、抛掷爆破单斗-卡车工艺、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征基础上,对比了3种剥离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实际工程为案例,研究证明了抛掷爆破单斗-卡车工艺具有提高剥离作业效率、保证煤层出露速度、缩短卡车运距、降低投资等优势,该工艺在条件适宜的露天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伊敏露天矿采用单斗电动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半连续生产工艺,达到降本、节油、环保和增效的目的。与单斗电动挖掘机—卡车采煤工艺相比,半连续采煤系统以带式输送机代替卡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部分露天矿一般采用单斗—卡车工艺,运输交通安全成为露天矿安全生产的主题,而防碰撞预警技术则为露天矿运输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此,自主研发成功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华能伊敏露天煤矿。最后提出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如防碰撞预警系统、卡车调度系统共存,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将防碰撞预警技术融合到卡车调度系统中等。  相似文献   

10.
应用露天矿剥离工艺优化选择模型,优化准格尔矿区二期即将开发的哈尔乌素露天矿表土和岩石剥离工艺。通过研究认为哈尔乌素露天矿中部60m左右的岩石剥离最佳开采工艺是采用单斗-汽车-破碎机-胶带-排土机半连续系统,表土及上下部岩石的剥离宜采用单斗-汽车间断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11.
张继文  王青 《煤炭学报》2008,33(11):1309-1313
介绍了闭合排队网络的扩展求和算法(Extended Summation Algorithm, ESUM)原理和迭代计算过程,就一个露天矿装运系统建立了闭合排队网络模型,并分别应用ESUM算法和随机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证明,在分析露天矿装运系统时,采用ESUM算法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有效地对系统的非负指数排队网络模型进行求解.ESUM方法是比计算机模拟法更简便的露天矿装运系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露天开采工艺及其风险状况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天开采电铲卡车工艺、大型轮斗工艺和拉铲工艺都具有大型设备众多、组织管理复杂、安全隐患大等特点,并且后两者还是国内较新的工艺,这就使得高效直观的生产工艺展示以及安全培训技术手段和作业风险性研究,成为上述工艺能否成功应用的制约因素。本文研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Pro-E和3DMAX软件,对露天开采工艺及其风险状况进行模拟的技术途径,建立了大型露天矿人-机-矿山虚拟环境,直观形象的模拟了轮斗、单斗卡车和拉铲三种工艺流程,同时可以进行重点风险部位的动态识别。系统为职工生产与安全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露天矿生产需要,建立了基于挖掘机生产能力最大化目标的单斗-卡车间断工艺采掘带宽度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单斗-卡车工艺端工作面生产特点,建立了挖掘机生产能力与回转角度的函数关系,并给出了挖掘机内外回转角度最优值的求解方法;结合采掘带宽度计算公式可得出实现挖掘机产量最大化的采掘带宽度值.模型采用某露天矿25 m3单斗挖掘机配合172 t矿用自卸卡车的黄土剥离作业条件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露天矿现采用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邢军  孙效玉 《煤炭学报》2007,32(5):477-480
针对露天矿卡车实时调度应用比较普遍的Modular公司Dispatch系统动态规划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标产量完成度与当前车流饱和度的概念,论述了以这两个概念为基础的实时优化调度准则.以车流规划结果为基础,充分考虑系统随机因素的影响,兼顾卡车运输距离,实现了实时调度的整体最优.不仅适用于铲车数量匹配的情况,而且适用于铲车数量匹配失调的情况.既适用于空车调度,也适用于重车调度,比动态规划法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更强,调度结果更合理,优化效果更好.经在露天矿使用证明,生产效率提高了8.0%~17.8%   相似文献   

15.
崔顺英  张仁华 《铀矿冶》1993,12(1):7-14
把露天矿山生产工艺过程抽象为由排队子系统和存贮系统组成的动态系统,并利用GPSS建立的相应的模拟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实验对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周伟 《煤炭学报》2010,35(12):2125-2126
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的生产,既是在地壳实体上构造空间,又是在空间上构造矿山实体的复杂过程,揭露煤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爆破剥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采场工作帮、非工作帮、端帮、排土场高陡边坡、相应的采场工作帮、端帮高陡边坡形成、几何参数、服务状态等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论文综合运用露天采矿学原理、可靠性理论、防灾减灾学理论与矿山岩体力学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实践,建立了露天煤矿边坡三维潜在滑动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创建了棱柱体和圆柱体三维滑坡模型,分析了边坡暴露长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基于露天煤矿端帮高陡边坡特点,建立了露天煤矿非对称地应力卸载拱墙模型,分析了边坡各层岩体变形的协同性,结合弱层蠕变老化理论,给出了露天煤矿边坡失稳的判断准则,揭示了露天煤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露天采矿学基本原理。 基于露天煤矿采场高陡倒堆边坡的三维展布特点,建立了采矿工艺极限推进度数学模型,揭示了露天煤矿采场采动过程中边坡力学变化规律,提出了后冲能量的衰减方程矩阵;根据弹道理论,得到了抛掷爆破的最优抛掷角度,通过建立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有效抛掷率有限元模型和抛掷爆破参数反演模型,进行了有效抛掷率的预测。 针对拉斗铲倒堆工艺开采的特殊性,将拉斗铲倒堆剥离、坑底存煤和半连续采煤环节看作一个系统,根据露天矿的采煤强度要求,利用拉斗铲维修时间分布规律,得到坑底的最小存煤量计算公式,建立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分析出系统所处的5种状态以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得到转移矩阵和有效度;创建了拉斗铲倒堆中间沟运输方式下破碎站和运煤通道移设步距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矿山煤仓合理存储容量;建立了拉斗铲服务水平数学模型,得出了拉斗铲服务水平和年计划生产能力、拉斗铲的作业时间和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提出了限制工艺与非限制工艺的概念,实现了拉斗铲作业参数动态调整。 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实例研究验证了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矿区铁路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才庆祥  余静 《煤炭学报》2004,29(5):536-539
把一般可靠性原理引入煤炭矿区铁路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并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铁路运输和采矿工程专业知识,对煤矿矿区铁路运输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结合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实际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CLG30 0型露天采煤机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改进方案。结合可调高滚筒式露天采煤机的工作特点 ,设计露天采煤机液压系统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露天煤矿两种生产工艺推进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度是影响露天煤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而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影响推进度的决定因素。文中假定产量和设备确定时,通过对单斗—卡车工艺的每台电铲的平均工作线长度以及拉斗铲小时能力的计算,分析了单斗—卡车工艺和拉斗铲倒堆工艺的最大推进度和影响推进度的各因素。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对推进度进行了量化说明,得出了两种工艺下最大推进度的数值。通过研究最大推进度,可以对矿山年生产能力有一个新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矿井采运提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川曲 《煤炭学报》1997,22(4):415-419
应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建立了矿井采运提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得出了系统可用度及产量的计算公式,此模型可用于矿井采运提系统的分析,预测系统可靠性指标,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通过提出改进措施,为矿井改造和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模型于平顶山一矿采运提系统表明,它是可靠的、实用的,春结果对该矿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