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14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改变、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纤维化及IPF在发病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别,而前者从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较后者长。COPD合并肺纤维化常在慢性咳嗽基础上出现进展较快的呼吸困难及Velcro罗音,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两种疾病合并存在时,常需胸部X线、HRCT、肺功能检查作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该院1995-2005年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5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6例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困难进展较快,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HR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 CPFE)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诊断的CPFE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各12例的年龄、病史、吸烟史、症状、体征、X线、HRCT、血气分析、肺功能、肺动脉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CPFE病程及吸烟史常更长,临床表现有两种疾病混合存在,HRCT有肺大疱和网状、结节影混合存在,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合并弥散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肺动脉高压更易发生,程度更重。结论:CPFE综合征时COPD和IPF的表现共存,但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肺纤维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两者合并存在时,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表现较为独特,通过肺功能检查、CT和血气分析提供临床诊断依据[1]。本研究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方法 总结3年来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和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结果.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l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比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检查患者的肺功能、X线片、血气分析、胸部CT或者HRCT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本院确诊的28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胸部X线片和高分辨CT(HRCT)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低氧血症较为明显,胸部X线及HRCT表现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COPD与肺间质纤维化可以共存,且使其原来单一疾病的特点变得不典型或两种疾病的特点并存;胸部HRCT能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整群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COPD患者,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 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 pred、、DLCO%pred、 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抗感染、平喘及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和FEV1/FVC均明显改善,SaO2和P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解军 《当代医学》2011,17(32):12-13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诊断的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PF-COPD)患者及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血气检查结果、肺功能改变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PF-COPD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方面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0.
阎蘅 《中级医刊》2011,(8):57-5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或高分辨CT(HRCT)结果,并与COPD进行比较。结果①IPF常在患COPD多年后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而且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为主,肺部听诊可闻Velcro音伴有杵状指(趾);②IP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COPD组,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IPF组;③IPF组PaO2降低显著高于COPD组;IPF组PaCO,〉40mmHg者显著高于COPD组;④影像学显示IPF患者以弥漫性点状、结节状、网状、毛玻璃状和蜂窝肺为多,其次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胸部CT及HRCTIPF患者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质、间隔增厚为主。结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雏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胸片、CT、尤其是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三年来我院确诊的25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胸片、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COPD合并PIF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史,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病变之间,其肺功能测定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HRCT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尽管COPD和PIF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可以并存,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胸部HRCT能提供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苗  胡萍 《大家健康》2016,(2):126-127
目的:探讨 COPD -PI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征。方法:以该院 COPD -PIF 患者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6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IPF 组:FEV1(% Pred)、FEV1(%)的占比较慢性 COPD -IPF 组患者更高,而 FVC(%Pred)则较慢性 COPD -PIF 组更低;IPF 组低氧血症发生率71.43%低于慢性 COPD -PIF 组61.90%,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当COPD 患者伴有低氧血症或者是呼吸衰竭,需防范 COPD -PIF;HRCT 对临床诊断 COPD -PIF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诊断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肺功能特点。结果以慢性阻塞性肺病首先表现者(A组)多为高龄患者,吸烟者多、吸烟量大、时间长,高分辨率CT示支气管扩张部位多在肺气肿及肺大泡周围、双上肺多见,肺功能以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多见,弥散功能明显下降;以支气管扩张首先表现者(B组)发病年龄稍小,吸烟者少,咳大量黄脓痰、咯血者多,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表现典型,以下肺居多,可见肺气肿和肺大泡,肺功能呈轻中度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上不易鉴别,但确可同时存在,肺功能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观察焦虑抑郁与相关临床资料、肺功能等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21例(46.7%),无焦虑抑郁24例(53.3%)。COPD合并焦虑抑郁组临床COPD问卷(CCQ)评分、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O.05);FEVl%、FEVl/FVC低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易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病程、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CCQ评分及肺功能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0~2006年诊断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及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FEV1%、DLC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低氧血症更明显(P〈0.05)。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FEV1%下降不如单纯COPD明显(P〈0.05)。FVC下降较单纯COPD明显(P〈0.05)DLCO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和胸部影像学特点,提高对IPF急性加重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例IPF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主要的症状和体征为气短、咳嗽及吸气性爆裂音.呼吸困难分别在1周和半月内加重;2例患者氧合指数均小于225 mm Hg;急性加重时2例患者HRCT表现为两下肺分布的网状影、蜂窝影、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扩张等典型的IPF表现,并出现新的磨玻璃影.其中1例患者的双肺新出现的磨玻璃影,沿胸膜下蜂窝肺外周分布;另1例患者HRCT表现为新出现的磨玻璃影呈弥漫性分布.2例患者均接受激素治疗.1例患者气紧、咳嗽症状明显缓解,胸部HRCT的磨玻璃样影基本吸收;另1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少数IPF患者可在无诱因下出现急性加重.IPF急性加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其胸部影像学特点为在典型的IPF表现基础上出现新的磨玻璃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监测不同病期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病情监测、预后评价、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本院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03例作为急性发作期组,72例COPDI临床缓解期患者为缓解期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浆中HCY的水平变化,同时检测受检者的动脉血气、吸烟指数、体质量指数、肺功能、心脏彩色多普勒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HC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43±25.69)μmol/L.(24.56±8.98)μmol/L,(11.28±1.95)μmol/LP〈0.01]。COPD急性发作期HCY含量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P〈0.01),合并肺心病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HCY含量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心病患者(P〈0.01)。结论:COP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HCY参与了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监测HCY,可以反映COPD的病情变化,对预测COPD的高危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