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特定的“中国建筑交融”思潮影响重大。由于近代中外文化碰撞的双方属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是在外国殖民主义侵略的背景下展现的等原因,这段思潮渗透着浓厚的传统道器观念和本末观念、浓厚的学院派观念,带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这是中国易学哲理。“道”、“形”、“器”三层内容表征了中国建筑文化架构中的内在联系,即成形规律。“道’嘱于精神文化内涵的范畴,是抽象的理念意象;“形”属于具象载体,能被视觉感观其形体;“器’属子空间的功能效用。老子关于“诞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瞩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盖与易理之论契机吻含。本人初学中文,后学建筑,知天命之年复研周易之理,方悟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哲理盖存于周易文化之中,并将此一文化联系运用于建筑创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以往的城市化中,只有少量文保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废墟得到保护,而大量饱含城市集体记忆的一般历史建筑废墟被忽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的文化观念否定岁月价值的存在。研究文化观念否定岁月价值的机制原理,可以为保护这类建筑遗产的弱势群体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从"生死观"和"传统废墟观"展开研究,前者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的建造材料和重"式"轻"代"的营造方式,进而无意识地影响了岁月价值的有效累积。后者使废墟成为传统文化的消极符号,使人们有意识地忽视了岁月价值的历时性。应转变这种传统认知,选择性地对具有潜力的一般历史建筑废墟进行活化,使其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4.
这篇论文从深层次挖掘,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圈中的易学架构。文章根据“形而上者为之道,形成下者为之器”的易学哲理,论证了“道”,“形”、“器”,三个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推出由八卦演绎出的建筑文化抽象符号。又从“风水文化”中找出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的导源仍在易学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装饰》2013,(11):27-35
《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家具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坐、卧、储藏等功能需求之后,如米鸿宾《道在器中》一文中所总结的那样:于有形之“器”中觅出无形之“道”,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器”催生出“道”,“道”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器”提出要求。所以,回望中国传统经典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中既可领略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与工艺的登峰造极,又可观瞻历朝历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古人的生活方式与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前言我国有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但由于受“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思想影响,在古代知识分子很少从事建筑技术或艺术的研究,有些专门的典籍如周礼《考工记》、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作法》等传至后世不但识者几稀,甚或湮没轶失……。因而传统建筑的发展大都是祖传师承,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到近现代,首先研究我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是国外的学者,如瑞典的喜仁龙、德国的伯希曼、日本的伊东忠太、关野贞等。直到六、七十年前,中国的学者才开始研究自己的传统建筑,校刊出版了建筑古籍——宋《营造  相似文献   

7.
五千年的东方文明,为人类建筑文化开风气之先、且独领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风骚。十八个多世纪的中国建筑,正是沿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见《周易·系词上传》)的这条思路,曾经受到过历代“...  相似文献   

8.
孙:建筑,本来是我们颇为熟悉的事物,但有时竟会使人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艺术的建筑、文化的建筑、观念的建筑甚至还有“非”建筑,这一切不免使人感到迷惑。建筑如果是一种文化,它难道不应该是人类生存理想的现实表达么? GS:人似乎已无法表达自身,他只能借助商业化、工业化了的手段来表达自身,这些手段在当今的文化模式下,只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疏远。迫切的需要是重唤卢梭所倡导的“返回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1、为什么提出建筑五品《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代表具体有形的事物,道者代表超越其上的决定事物内在矛盾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像设计理论、构图原理或未能鞭辟入里的建筑历史,认真说起来,还只是属于"器"的层面,不能深及于"道"。而真正的"建筑理论",或曰建筑之"道",是需要更多的东西的,牵涉到如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方面,并与其紧密互通。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发生巨变,建筑生产量惊人。有关建筑的书籍可以说是海量,但是,涉及建筑评价和建筑批评的不多。提出一种建筑的评判标准有利于我们研究建筑的理论,探究建筑之"道"。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的层次性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相关建筑的设计实践及优秀案例,分别从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物质形态三个层次,探讨建筑文化的层次性表达方法,进而归纳为传统哲学观念的抽象继承;传统营造观念的理法传承;传统物质形式转译三种方法,试图为地域文化传承及文化类建筑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健  王敏 《华中建筑》2006,24(1):16-17
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方面广博,可说是中国伦理观念的本源和根本该文以道家代表经籍为依据,主要从象征和伦理角度浅析道家学说在空间、组织方式、方位等方面对传统建筑理念的影响特别着重分析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理念,“道”与“器”的意义、实现形式和基本组织方法并分析了一些相关传统建筑风格形成的伦理根源。  相似文献   

12.
对于建筑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一直是建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篇主要从工程实践出发,结合具体设计,就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谈对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在实践中使理论得以认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费孝遥“乡土中国”)。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眸,绝非是倒退,今天的时代有能力使历史与现代兼容。  相似文献   

13.
吴天 《城乡建设》2004,(10):18-19
建筑是一幅骨架,雕塑则是包裹骨架的肌肤.骨架是支撑造型的主心之骨,骨与骨相搭构则生其象.肌肤是包裹骨架的血脉之情,情与情相交融则生其意.意与象的交媾则生其神器.古言:"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骨架无肌肤则是一幅枯骨之器,肌肤无骨架则是一堆臃肉之器.臃肉包裹枯骨则是一具残僵尸之器.做器者,在于知其骨架与肌肤的交媾;在于知其道与器的法度交融,方能造出具有生态文化的神器.  相似文献   

14.
试析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孝祥  赖瑛 《城市建筑》2005,(11):23-25
近代兴梅侨乡建筑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守持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吸收了一定的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建筑文化,表现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和进退两宜、尝试开放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浅谈当代生态建筑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丽娟 《山西建筑》2005,31(23):26-27
从建筑师不同的生态价值观出发,介绍了重高技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思想和重地域文化的原生生态设计思想两大倾向。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可行性”建筑理论及实践体系,生态建筑设计应是节能技术、覆土建筑与地域文化等各种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罗汉军 《华中建筑》2003,21(1):22-24
在揭示传统文化尚中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中庸》理论思维的思想文化意义;试图通过传统建筑木框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传统建筑单体的形成与变化,传统建筑类型的分化与发展,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的变化与发展,特别是中国建筑的现代重建与发展,揭示中国建筑以人为本的尚中观念和中国建筑道不远人、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当代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中的审美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坚 《新建筑》1991,(2):19-22
“审美软化”意指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概念模糊化、标准情感化、观念多元化、情趣大众化等审美倾向。今天,这种倾向已渗透到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为建筑美学的新课题。一、审美软化的背景与原因在当今世界,传统美学观念日益受到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分析,指出太原近代文化在传统继承中的保守特征;从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建筑技术和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分析了近代文化影响下的太原近代建筑的特征;最后指出太原近代建筑体现了近代文化对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家具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坐、卧、储藏等功能需求之后,如米鸿宾《道在器中》一文中所总结的那样:于有形之"器"中觅出无形之"道",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器"催生出"道","道"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器"提出要求。所以,回望中国传统经典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中既可领略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与工艺的登峰造极,又可观瞻历朝历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古人的生活方式与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潮影响下,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校园建筑设计中,吸收了西方建筑师“中国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并融入闽南地方建筑元素与技术工艺。通过深入解读历史资料,从经济实用观念、地方匠师的广泛参与、近代华侨的文化复兴意识等方面,分析嘉庚建筑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