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PE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0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对照1组)和晚发型(对照2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PO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1)早发型及晚发型PE组孕妇的血清MPO水平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血清hs-CRP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的血清MPO、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则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PO、hs-CRP可能在PE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重度PE患者血清MPO、hs-CRP水平升高可引起新生儿体重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新生儿脐血血清和胎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正常妊娠组(对照组,n=50)和PE组(n=54,其中早发型PE组29例,晚发型PE组25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血清及胎盘组织中TGF-β_1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①两组在入组年龄、分娩孕周、定期产检、最高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体质量、血肌酐、尿酸、白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E组孕妇外周血血清中TGF-β_1水平与年龄负相关(r=-0.289,P0.05),与发病孕周、最高血压、新生儿体质量、白蛋白、血肌酐、尿酸无明显相关(P0.05)。③早发型P E组和晚发型PE组孕妇外周血血清TGF-β_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新生儿脐血血清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早发型PE组和晚发型PE组孕妇胎盘组织中TGF-β_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发型PE组、晚发型PE组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_1可能参与PE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在母体外周血血清表达越低。孕晚期检测母体外周血血清TGF-β_1水平,可能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中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水平、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孕妇60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对照组(孕周≤34周)和晚发型对照组(孕周>34周)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清FABP4、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新生儿脐血FABP4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记录临床相关指标,包括孕妇入院时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平均动脉压(MA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酐(Cr)、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 (1)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FABP4水平分别为(176±9)及(170±9)ng/L,早发型及晚发型对照组分别为(81±13)及(94±15)n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FINS、HOMA-IR水平分别为(21.9±4.3)mU/L、5.1±1.7及(22.6±4.0)mU/L、4.9±1.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7±0.89及2.97±0.72,均高于晚发型对照组的1.00±0.2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新生儿脐血中FABP4水平分别为(92±10)及(100±8)ng/L,均低于晚发型对照组的(141±18)n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及晚发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脐血FABP4水平与孕妇血清FABP4及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表达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882、-0.678,P<0.05),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明显正相关(r=0.728,P<0.05).(5)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FABP4水平与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09、0.403,P<0.05),与血TG(r分别为0.702、0.562),FINS(r分别为0.528、0.423),HOMA-IR(r分别为0.566、0.519),Cr(r分别为0.443、0.523),UA(r分别为0.438、0.413)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与血HDL(r分别为-0.539、-0.498),GFR(r分别为-0.717、-0.778)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FABP4水平及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提示FABP4水平升高可能是子痫的期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胎盘组织中FABP4 mRN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子痫的期孕妇血清FABP4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胎盘及外周血中STBM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孕妇胎盘组织和血清合体滋养细胞层微绒毛膜(STBM)在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情况,揭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具有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予痫前期患者各15例,及与两组孕周相匹配正常妊娠孕妇各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方法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STBM的标记物TPAmRNA水平,另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LSA)测定血清和胎盘中STBM的标记物T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早发型组孕妇胎盘STBM的标记物TPA相对含量(2.04±0.32 ng/ml),高于晚发型组(1.75±0.31 ng/ml)(P<0.05),早发型组胎盘STBM的标记物TPA mRNA含量(0.0342±0.0021)高于晚发组(0.0222±0.0020)(P<0.05);②早发型组孕妇血清中STBM的标记物TPA水平(1.88±0.43 n#m1)高于晚发型组(1.59±0.26 ng/ml)(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血清中STBM的标记物TPA水平均高于同期正常孕妇血清中的TPA水平(P均<0.05).③早发型组孕妇胎盘组织中STBM的标记物TPA水平与血清尿素氮水平、血清肌酐水平、S/D比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晚发型组中与血清肌酐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④早发型组孕妇血清中STBM的标记物TPA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晚发型组中与血清肌酐水平、S/D比值、收缩压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凋亡早且严重,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具有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在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P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IFI16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FI16及重组IFI16(r IFI16)处理后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黏附分子(s VCAM-1)的浓度,分析PE孕妇血清IFI16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FI16在PE组胎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PE组胎盘组织中IFI1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FI16在PE组孕妇血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孕妇收缩压(r=0.62,P0.001)、24h尿蛋白定量(r=0.723,P0.001)及相应胎盘组织中IFI16 mRNA表达水平(r=0.527,P0.05)呈正相关;r IFI16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T-1和s VCAM-1浓度明显升高。结论:IFI16在PE孕妇胎盘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提示IFI16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参与了PE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各亚型在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以及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方法 使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11例早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14例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以及8例正常分娩产妇胎盘组织中HLA-G各亚型mRNA表达的差异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A-G1亚型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中位数:早发型组1.37,P<0.05;晚发型组24.90,P<0.05;正常对照组46.67,P<0.05).HLA-G2亚型在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中位数:早发型组0;晚发型组21.59,P<0.05;正常对照组5.39).HLA-G5亚型在早发型以及晚发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中位数:早发型组19.23;晚发型组3.65;正常对照组1.33). 结论 HLA-G膜结合型亚型mRNA在胎盘组织中表达减少以及HLA-G可溶性亚型mRNA在胎盘组织中表达的增高,可能在子(癎)前期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中microRNA-17-5p(miR-17-5p)表达及其对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CL-1)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PE孕妇(轻度PE 20例,重度PE20例)和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收集孕妇的血浆及胎盘组织,RT-qPCR法检测血浆及胎盘中miR-17-5p和MCL-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中MCL-1蛋白表达。分析各组血浆及胎盘中miR-17-5p表达与MCL-1、孕妇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E组血浆和胎盘中miR-17-5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C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E组和重度PE组的血浆miR-17-5p和MCL-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miR-17-5p和MCL-1 mRNA表达量、胎盘中miR-17-5p表达量与MCL-1 mRNA、蛋白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血浆miR-17-5p和胎盘miR-17-5p、血浆MCL-1和胎盘MCL-1 mRNA表达量均呈正相关(P0.05)。血浆、胎盘中miR-17-5p mRNA表达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与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血浆MCL-1 mRNA、胎盘MCL-1mRNA、胎盘MCL-1蛋白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负相关,与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17-5p在PE血浆和胎盘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通过抑制MCL-1表达参与P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中 miR-141表达及其对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CL-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PE孕妇40例为研究组(轻度、重度各2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20例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血浆及胎盘组织中miR-141、MCL-mRNA表达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收集样本中MCL-1蛋白水平。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胎盘、血浆中miR-141、MCL-1表达水平、孕妇临床特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浆及胎盘组织中MCL-1蛋白、MC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PE组,miR-141mRNA表达水平低于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miR-141与MCL-1mRNA表达水平、胎盘中miR-141与MCL-1mRNA、MCL-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浆、胎盘中miR-14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而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MCL-1mRNA表达则相反。结论 PE患者血浆、胎盘组织中miR-141呈高表达,其参与PE发病可能是通过抑制MCL-1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早发型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晚发型组)和健康妊娠妇女1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浆中合体滋养细胞微粒(STBM)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STBM:早发型组孕妇血浆STBM水平为(71±21)μg/L,高于晚发型组的(42±30)μg/L和对照组的(26±11)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血浆STB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aspase-3蛋白:早发型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为0.85±0.61,晚发型组为0.77±0.46,对照组为0.32±0.15,早发型和晚发型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能是一种胎盘疾病,而晚发型则可能与母体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变化及胎盘组织中MMP-9mRNA、NGAL mRNA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34周)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30例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检和住院分娩的96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61例);另选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妇女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妊娠妇女血清内脂素与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临床相关指标,包括妊娠妇女入院时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和血糖水平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子痫前期组妊娠妇女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均P<0.05).②子痫前期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TG、SBP、DBP及HOMA-IR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进展相关;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患者内脂素表达升高有关,可能参与高内脂素促发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抵抗素(resistin)的表达及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和1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resistin mRNA和resistin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 MA-IR)。结果:(1)GDM组甘油三酯(TG)、FPG、FINS及HOMA-I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两组胎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esistin mRNA和resistin蛋白表达。GDM组的resistin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3)GDM组HOMA-IR水平与胎盘组织resistin mRNA表达水平(r=0.621,P<0.05)、resistin蛋白表达水平(r=0.739,P<0.01)及TG(r=0.786,P<0.01)呈正相关;GDM组TG水平与胎盘组织resistin mRNA表达水平(r=0.592,P<0.05)、resistin蛋白表达水平(r=0.546,P<0.05)呈正相关。正常妊娠组则无相关性。结论:胎盘组织分泌的resistin与GDM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胎盘resistin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两者联合测定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常规体检排除肿瘤病史的98例女性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的内脂素与脂联素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级无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OR=0.879,95%CI为0.870~0.899,P0.05)、内脂素水平升高(OR=1.980,95%CI为1.987~1.018,P0.05)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2.62μg/ml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2.6%。结论:子宫内膜癌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可为宫内膜癌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瘦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及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的水平变化及这些指标对子痫前期(P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住院分娩的189例妊娠妇女,分别测定妊娠中期(20~24周)和妊娠晚期(30~34周)血清瘦素、β-hCG、ADAM12的浓度,其中25例发展为PE者为病例组,164例正常妊娠者为正常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界限值.结果:①妊娠中期病例组血清β-hCG、ADAM1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②妊娠晚期病例组血清瘦素、β-hCG、ADAM1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③病例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β-hCG及ADAM12水平均较妊娠中期升高(P<0.05),正常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水平较妊娠中期升高(P<0.001),而血清β-hCG与ADAM12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妊娠中期以血清β-hCG≥32 μg/L、血清ADAM12≥818 μg/L为预测界值,两者联合阳性预测值为82.6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两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与单项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妊娠晚期以血清瘦素≥23 μg/L、血清β-hCG≥37 μg/L及血清ADAM12≥900 μg/L为预测界值,三者联合阳性预测值达92.3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β-hCG及瘦素ROC曲线下面积(P<0.05),但与单项ADAM12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β-hCG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81.25%;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ADAM12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90.48%,均比单一指标的阳性预测值高.结论:检测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β-hCG及ADAM12水平可作为PE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联合多项指标并动态监测可进一步提高对PE发生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骨骺次级骨化中心和胎盘分级对评估孕龄和胎肺成熟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从359例孕龄准确的单胎孕妇中获得的518人次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胎儿股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DFSOC)、胫骨近端次级骨化中心(PTSOC)和胎盘分级与孕龄的关系。选取其中在分娩前1周内接受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4例孕妇,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分为RDS组(15例)和non-RDS组(169例)。比较两组的DFSOC和PTSOC显示率及胎盘分级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孕周影响,了解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与出生后发生RDS的相关性。结果:(1)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与超声检查孕周之间均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0.716和0.859(P均0.001)。(2)DFSOC、PTSOC和胎盘Ⅰ级以上分别预示胎儿至少已32周、37周和35周的准确度高达88.03%、89.58%和91.51%。(3)RDS组和non-RDS组的DFSOC、PTSOC显示率及胎盘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但校正分娩孕周的影响后,三者与出生后的RDS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DFSOC、PTSOC和胎盘分级有助于临床上评估某些关键的孕龄,但并不是评估胎肺成熟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HLA-G的表达及血清中sHLA-G的浓度,探讨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检测37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41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0例,重度21例)胎盘组织中HLA-G 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血清sHLA-G浓度。结果:(1)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LA-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轻度0.402±0.104、重度0.329±0.09,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628±0.117(P<0.01),轻、重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痫前期血清sHLA-G浓度:轻度45.5±11.9u/ml,重度31.2±10.3u/ml,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05.7±12.5u/ml(P<0.01),轻重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HLA-G浓度与胎盘组织HLA-G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子痫前期血清sHLA-G浓度及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其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4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其中早发型20例,晚发型20例)的胎盘组织进行Survivin和Caspase-3的定位,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Survivin在胎盘滋养层细胞的细胞浆及部分细胞核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在胎盘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00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比较,Survivin显著降低,而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Survivin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升高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在促进早产胎鼠肺成熟的同时对早产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早产胎鼠生长发育与IGF-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W istar孕大鼠18只分为3组,地塞米松单剂量组(SD-DXM)、多剂量组(MD-DXM),对照组(CT)。单剂量组在孕鼠14天9时颈部皮下注射0.1mg地塞米松,多剂量组在孕鼠14、15天9时和21时颈部皮下注射0.1mg地塞米松,对照组在孕鼠14天9时颈部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孕鼠怀孕至16.5天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胎鼠肺脏成熟和生长发育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鼠血清、胎鼠羊水中IGF-Ⅰ含量,进行同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应用地塞米松后胎鼠出生体重、呼吸评分和心脏重量/体重提高;肺脏重量/体重、肝脏重量/体重、全脑重量/体重降低;(2)孕鼠血清IGF-Ⅰ的变化:SD-DXM组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XM组低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羊水IGF-Ⅰ的变化:SD-DXM组与CT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D-DXM组低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孕鼠血清中IGF-Ⅰ含量远高于胎鼠羊水中IGF-Ⅰ含量,两者无相关性。结论:(1)地塞米松可以促进早产胎鼠肺脏成熟,地塞米松的不同剂量对胎鼠肺脏、肝脏、心脏、脑等重要脏器的发育有影响,单剂量应用地塞米松对胎鼠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小于多剂量组。(2)孕鼠血清中IGF-Ⅰ水平不能作为评价胎鼠生长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