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酶标洗板机洗板程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将已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者血清样本30份和HBsAg 0.5 ng阳性及2 ng阳性质控血清按酶标仪清洗方式分行洗、板洗2组,每种洗板方式依清洗次数分为5小组,采用ELISA法对样本进行HBsAg检测.结果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洗板次数以8~9次为宜,本次试验采用行洗法洗板假阳性率略低于板洗法洗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标洗板机的洗涤次数直接影响ELISA法检测结果 判定,不同洗板机依据性能需设定相应的洗板程序,并严格操作规程,以降低由洗板引发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  相似文献   

2.
ELISA法检测广泛应用于血站血液的HBsAg、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在该法的检测过程中,洗板机洗板是一项极重要的环节.洗板不当(次数不够或洗涤不干净或洗涤次数过多)会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出现.为此,就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做了一点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ELISA法检测时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杨红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2):180-180
ELISA法检测广泛应用于血站血液的HBsAg、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在该法的检测过程中,洗板机洗板是一项极重要的环节。洗板不当(次数不够或洗涤不干净或洗涤次数过多)会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出现。为此,就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做了一点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40份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均为阴性的非脂血、无溶血的健康献血者分离后的血清为检测对象。1.2检测及分析方法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均使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诊断试剂盒按试剂说明要求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种洗板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洗板机法操作步骤为采用洗板机洗板5次。改进洗板法为先用洗板机洗板4次,拍干后再用纯净水冲淋2次。采用2种方法对934例标本进行第1次检测。采用2种洗板方法对第1次检出的弱阳性标本进行第2次检测。结果2种方法第1次检测的阳性标本检出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第1次检测共检出39例弱阳性标本。2种方法对39例弱阳性标本进行第2次检测,阳性标本检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结论需进行大批量标本检测时,采用改进洗板法优于洗板机法,更有利于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洗板方式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洗板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同一批号试剂盒的阴,阳性标准品及同一批号的质控品。将质控品平行检测31孔(A行前5孔依次为空白1孔、N对照2孔、P对照2孔)。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洗板方法有3种:方法1洗液按1:20稀释,采用人工方式洗板,每次浸泡60s,洗涤6次;方法2洗液按1:20稀释,采用洗板机洗板,每次浸泡60s,洗涤6次;方法3洗液按1:20稀释,用洗板机洗板,不需浸泡,洗涤8次。结果方法1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方法2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方法3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方法1与方法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方法1与方法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方法2与方法3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结论方法3既能节省人工又能避免人为操作而形成的偏差,值得同界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ELISA法由于其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实验中.血液HBsAg,抗-HCV,抗-HIV检测也多数用ELISA法.随着洗板机的应用和普及,其所具有的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逐步取代手工洗板,然而,多数洗板机的洗板针是固定的(8针或者12针),这就要求所对应的反应条需是8倍数或者12倍数.在实际的操作中,按照要求设置和加入各种对照及室内质控后,剩余的反应孔按顺序加入标本,有时实际需要测定的标本数与剩余的反应孔数不一致,必然造成反应板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洗板次数对样本S/CO值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洗板次数.方法 通过5~13次的洗板次数所对应的样本S/CO值的比较来确定合适的洗板次数.结果 本实验室的特定洗板机洗板7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结论 有必要通过预实验来确定一个适合本实验室所使用的特定洗板机的洗板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在检验日常工作中,人为操作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表面抗原(HBSAG)及核心抗体(HB-CAB),对加样后加酶结合物间隔时间、终止反应后延时比色时间、洗板次数、反应温度等四个人为操作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BCAB随着加入样本后再加入酶结合物间隔时间的延长,无论是阴性对照、质控品还是血清样本的吸光度均呈下降趋势,假阳性率增加;HBSAG随着终止反应后比色时间的延长,其吸光度呈下降趋势,虽然幅度不大,但延时30分钟与立即比色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从洗板次数来看,洗板4次、5次与6次的吸光度值随着洗板次数增加而降低,且各组间差异均呈在统计学意义;HBSAG在25℃反应温度时的吸光度明显要低于37℃反应温度时的吸光度,且强阳性的标本吸光度下降幅度更加明显。结论人为操作因素对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很大,甚至会直接影响阴阳性结果的判断。为避免这种人为误差,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各实验室应根据所用试剂的说明书编写各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文件(SOP),并要求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以尽量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ELISA法检测HBsAg室内质控方法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LISA法测定HBsAg的室内质控方法 .方法 选择一个阳性(0.5mg/ml)质控品和一个阴性质控品,采用L-J的室内质控方法 和对阳性、阴性质控品进行检测,采用12S、13S质控规则和Icutoff(+)、Icutoff(-)质控规则对ELlSA法测定HbsAg进行室内质控.结果 检测0.5ng/ml质控血清20天,得20个s/co值,经统计得20个s/co值的X为1.984,SD为0.551,CV为27.8%.2月份74个阳性(0.5ng/ml)质控结果中,最大的s/co值为3.01,最小值为0.952,按12S、13S质控规则无失控和警告结果,而按Icutoff(+)有一次失控,2月份74个阴性质控品测定结果中最大值为0.653,均小于1,按Icutoff(-)质控规则本月阴性质控品无失控,即无假阳性结果 .3月份96个s/co结果 的时段均值(x)为1.746,时段标准差(SD)为0.5385,时段CV为30.8%,按12S、13S质控规则仅有一次警告,按Icutoff(+)规则也无失控.3月份96个阴性质控品测定结果 中有一次阴性质控品检测的s/co结果 大于1.按Icutoff(-)规则判断本批次为失控.结论 ELISA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商应标明试剂的灵敏度或检测低限,ELISA法的室内质控品应选择一个灵敏度(或检测低限)浓度处的室内质控品,采用于Icutoff(+)规则用于监控检测结果 中的假阴性;同时选择一个阴性质控品,采用Icutoff(-)用于监控检测结果 的假阳性,不能按统计学方法 来选择什么样浓度的质控品或按经验选择s/co值在2~4相当浓度的质控品,而用L-J室内质控方法 进行ELISA法检测过程的室内质控,本作者认为意义不大,但其可用于评估和监测ELISA法检验过程中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0.
王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234-123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TECAN半自动酶标仪及配套的洗板机,以天津市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为参照,使用上海科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对阳性标本采用胶体金快速吸附法同时检测,对同一标本,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温度下采用半自动酶标仪及肉眼判读。结果酶标仪判读阳性率高于肉眼判读,同时高于胶体金快速吸附法。结论酶标仪检测结果优于肉眼判读结果,洗板机洗板优于手工洗板,但应选择合适的洗板次数。  相似文献   

11.
酶联免疫试验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现已被广泛应用,但影响酶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加样量、洗板、温度和温育时间,控制不严就会影响试验结果,特别是洗板因素,许多实验室设定洗板次数的随意性较大。通过比较由同一人使用同一洗板设备经不同洗板次数后的两种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发现增加洗板次数对HBsAg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温育方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患者HBsAg阴性、阳性标本各45份,每份标本同时分别加入2块HBsAgELISA反应微孔板,然后分别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中进行温育。结果采用2种温育方式检测45份HBsAg阴性标本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6,P>0.05),45份HBsAg阳性标本的结果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t=0.053,P>0.05)。结论采用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温育对ELISA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用4种市售手工法ELISA试剂检测HBsAg定值标准品(1、2 IU/mL)和室内质控品,分析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各试剂盒检测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4种试剂检测1、2 IU/mL标准品的批内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4.4%、27.4%、17.4%、14.4%和18.8%、24.0%、19.4%、23.8%[包含因子(K)=2]。检测质控品的总扩展不确定分别是24.8%、29.8%、30.2%、32.8%(K=2)。结论含有测量不确定度的结果基本能反映测量的真实水平,有助于了解目前国产ELISA试剂手工法检测低水平HBsAg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ELISA检测抗-HIV灰带区样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尽管ELISA检测试剂使用前其试剂盒均要进行“批批”抽检(数量有限),然而在试剂盒使用的过程中检测结果失败、重复性不好、结果难以判定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试剂盒中出现的各反应板之间和同一板各孔之间孔间差变异造成的质量均一性不好,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对试剂盒孔间变异的质量控制,笔者采用在一块板上每孔加同一份弱阳性质控血清和在另一块板上加同一份阴性高值血清进行分别检测的方法,获取各孔的OD值,以了解孔间变异,估算出检测样本测定值的可能变动范围,对于判定阈值附近样品的结果是十分有用的,以此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①抗-HIV1/2型阴性高值血清(本室自制,经省防疫站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为阴性);②抗-HIV1/2型(2NCU/ml)质控血清(卫生部临检中心,批号200002);③抗-HIV 1/2型ELISA诊断试剂盒(北京金豪公司);④CF-5000板式酶标仪(北京航天);⑤ BEM-Ⅱ型自动酶标洗板机(北京拓普)。 1.2 方法取两块反应板,分别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A板上加90孔弱阳性质控血清;在B板上加90孔阴性高值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判定按说明书所给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洗板方法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EA实验结果的影响,寻找该检测系统的最佳洗板方法.方法:分别采用5次10s(方法1)、4次15s(方法2)、5次15s(方法3)3种洗板方法对待测样本微孔板进行洗板,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作为标定值,比较不同洗板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方法1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2和方法3,与标定值结果中浓度样本无差异(P>0.05),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方法1(5次10s)为本实验室高通量ELISA癌胚抗原检测的最佳洗板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假阴性的产生及预防方法。方法应用全自动加样仪(ML-AT plus-Sampler),使加样针在不同的清洗次数下,同时加样12份含不同浓度HBsAb标本和12份含不同浓度HBsAg不同OD值标本,分别应用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观察其吸光度的变化。结果 12份含HBsAg标本在清洗次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OD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BsAb强阳性标本对OD值影响很大,在只清洗3次的情况下,HBsAg弱阳性标本开始出现假阴性;在不洗涤也不擦拭的情况下,4份HBsAg弱阳性出现假阴性。结论高浓度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会引起HBsAg检测结果假阴性;使用一次性加样枪头,可避免假阴性。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动洗板机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法广泛地使用于乙肝五项指标、抗一HCV、抗一HIV、血小板抗体等的检测。以前操作中的洗板采用手工洗涤法,缺点多,近来被自动洗板机所替代。自动洗板减少了劳动力,也减少了污染,效果远远优于手工。但是,仍有许多不足,如果使用时不注意,可出现假阳性。为准确反映检测  相似文献   

18.
2种洗板方式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从血球凝集法发展到现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经历了十几年。ELISA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而发展十分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影响它的结果因素有很多,洗板是其中之一,如不按照操作规程来做,随意增减洗板次数,就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容易造成漏检,给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解2种洗板方式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笔者作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用4种市售手工法ELISA试剂检测HBsAg定值标准品(1、2IU/mL)和室内质控品,分析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各试剂盒检测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4种试剂检测1、2IU/mL标准品的批内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4.4%、27.4%、17.4%、14.4%和18.8%、24.0%、19.4%、23.8%[包含因子(K)=2]。检测质控品的总扩展不确定分别是24.8%、29.8%、30.2%、32.8%(K=2)。结论含有测量不确定度的结果基本能反映测量的真实水平,有助于了解目前国产ELISA试剂手工法检测低水平HBsAg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592例ELISA手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复检结果特点,进一步提高ELISA手工检测的质量。方法以0.7≤S/CO〈10作为复检范围,从67070例ELISA手工检测HBsAg的结果中筛选出592例进行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则报告结果;如不一致则再次ELISA复检或采用MEIA进行复检,以两次一致的ELISA或MEIA结果报告。分析初检时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按照2007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检要求,以0.7≤S/CO〈2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48%(325/67070);本实验室扩大复检范围,以0.7≤S/CO〈10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88%(592/67070),初复检结果符合率为65.88%(390/592),初检假阴性率为1.35%(8/592),初检假阳性率为32.77%(194/592)。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扩大复检范围,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