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超声在医疗诊断上的应用,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使用连续式超声诊断仪,用穿透法检查颅脑疾病,但进展不大。五十年代以来开始采用脉冲式超声诊断仪,用反射法探查疾病,先后用于探查胆结石,乳腺脓肿、肾脏肿物和肺结核等,获得了某些成就,从此,脉冲反射法代替了穿透法,对疾病的诊断逐渐达到临床应用阶段。目前超声诊断法几乎已用于探查各种疾病,如肝、脾、胆囊、颅脑、心脏、肾脏、子宫等各部位;重点还是对肿瘤和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从超声诊断学的发展趋势来看,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被认为是当前临床工作中用于早期诊断疾病的可靠手段,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应用期间非常容易存在故障问题,需要进行妥善的维修,由此保证彩超在接下来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现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故障维修以及维修保养共三个方面出发,由此为接下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仪故障维修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成像以其无创、实时、简便、收费低廉等特点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超声诊断仪现在已是各级医院的必备设备,使用频率比较高。为确保超声系统长期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声诊断仪在临床应用上的质量安全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最大程度提高设备应用质量和临床使用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方法:根据超声诊断仪使用特性及年度计量检测数据等评价依据,定量分析超声源剂量、图像质量等方面的数据,研究超声诊断仪在临床应用中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结果:超声诊断仪应用质量安全与超声源剂量、图像质量、外界环境、操作人员能力素质息息相关。结论:了解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特性、定期开展预防性维护和质量控制工作,对保证超声诊断仪应用质量及临床使用效果、提高临床医疗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仪以其无创、实时、简便等优点成为医学主要影像诊断工具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作为超声诊断仪工程维修人员,首先要考虑怎样从源头上降低超声诊断仪的故障率、提高使用率,以确保其长期高效地运行. 本人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发现,超声诊断仪很多故障都是因为操作者操作不当及基础日常维护不够造成的.因操作者对设备(结构、原理、性能等)熟悉程度不够,难以执行规范的使用操作流程,对设备的基础日常维护缺乏责任心等[2],导致超声诊断仪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从而给医院经济收入造成损失,使医疗成本和维修经费骤增[3].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野战医院便携式B超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震救灾野战医院便携式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迈瑞DP-3200便携式B超3.5MHz探头,根据临床要求,对3300例患者进行腹部脏器、心脏、浅袁器官检查。结果:腹部脏器超声检查阳性率73%,与临床符合率98%,心脏超声检查阳性率58%,与临床符合率90%,浅表器官检查阳性率41%,与临床符合率75%。结论:便携式B超因携带方便在腹部脏器检查中优势明显;便携式B超3.5MHz探头在心脏检查中可基本满足野战条件下临床诊断的需要,便携式B超3.5MHz探头在浅表器官检查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抗震救灾中野战医疗方舱如何迅速高效地开展超声诊断工作。方法:分析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伤情特点及在抗震救灾中野战医疗方舱开展超声诊断的必要性和客观要求,以及诊断工作的状况,流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超声诊断在野战方舱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总结了抗震救灾中超声诊断在野战医疗方舱中展开的特点及意义。结论:野战医疗方舱平台和超声仪影像诊断技术在伤病员诊治及挽救伤病员生命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科研人员将有关超声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领域至今,超声诊断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超声影像的发展经历了灰阶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声学造影等阶段后,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亦不断扩大,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工程师排查并处理超声诊断仪故障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超声检查无损伤性,检查方便,图像直观,诊断快速,价格便宜,故应用广泛。超声检查在体外操作,观察体内脏器的结构及其活动规律,为一种无痛、无损、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如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仪,超声诊断水平迅速提高,因此超声诊断如今在临床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便携式B型超声诊断仪一般有线性和扇形两类,都是以观察人体内部组织超声反射波构成的断层图像为其诊断依据,具有实时性、较好的图像分析能力、操作方便、对人体无害、价格便宜以及对心脏检查的特殊优越性,是目前中小型医院、诊所普及面最广的影像诊断仪器之一。B型超声诊断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探头、发射/接收单元、数字扫描转换器、显示监视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在玉树地震医疗救援中,发挥专家技术优势,体现出军队卫勤救援力量的巨大作用。探讨提升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急需规范灾害救治的指导性标准,着力解决后勤保障力量的瓶颈现象;建立长期应对重大灾难的应急专家队伍,健全军队专家指导灾难救治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麻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军队应急卫勤分队的性质与任务,探讨地震医疗救援对野战麻醉工作的启示。提出了加强应急卫勤分队麻醉工作管理、改进或研制适合野战麻醉需求的设备、提高特殊环境下麻醉复苏救治水平等建议,对提高军队应急卫勤分队麻醉保障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12”汶川地震中,医院奉命派出了3支医疗队紧急赶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本文总结了该院参加此次医疗救援的做法和特点,探讨了军队卫勤力量参加抗震救灾的特点与作用,提出了实施军地融合式协同指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通过应用"部队与机动医疗分队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及腕带管理技术,提高了伤病员快速救治能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及时向后方医院发送伤病员救治信息,伤病员救治得到了后方医院的全力支持,较好地保障了医疗救援任务的完成。同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几点思考及建议,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成效在抗震救灾实践中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通过强化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使其在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自我保障能力、一专多能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并提出了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野战方舱医院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供电系统难题。方法:针对野战方舱医院布局及用电功率大小,画出电路示意图.尽可能减少线路负荷,利用配置的供电设备为医院供电。结果:野战方舱医院用电通畅、安全,确保整个野战方舱医院正常运转。结论:配置的供电系统满足野战方舱医院抢险救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本院应急医疗救援队救治的重危患者中高原急性肺水肿占1/3以上,通过准确诊断、积极治疗、有效护理管理和及时后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杜绝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于航 《医疗设备信息》2011,(9):148-149,15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水平和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4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手术后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49例患者中,诊断为甲状腺癌10例,诊断符合率66.7%;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诊断符合率78.6%;甲状腺腺瘤4例,诊断符合率66.7%。结论利用高频彩色超声能够很好的观察甲状腺结节,可以为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汶川抗震救灾对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总结了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在汶川地震医疗救援行动中的主要经验,分析了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在此次救援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特点,分析军队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制的概念与特点,以期能为我军以后的抗震救灾医疗后送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