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马丛  王蕾 《中医药学刊》2008,26(2):280-282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及中药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研究。模型多采用可逆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为主造成小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或采用线栓法阻断局部血流造成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药成分及其复方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Ca^2+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影响。结果:通窍活血汤能降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Na^ -K^ -ATP酶、Ca^2 -ATP酶的活性。结论: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初步认为与其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减轻脑水肿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毛冬青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和小鼠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造模组小鼠连续给药10 d,于最后1次给药后1 h,采用迅速断头法造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记录小鼠的呼吸次数及呼吸维持时间;采用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15 min,造成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测定凝血时间。分离脑,一半脑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做海马区病理切片;另一半脑制备成10%的脑匀浆,用于测定ATP酶(Na+-K+-ATPase、Ca++-Mg++-ATPase、Ca++-ATPase、Mg++-ATPase)和乳酸(LD)含量。结果毛冬青总黄酮能显著增加急性脑缺血模型小鼠的呼吸次数、延长呼吸时间;还能明显延长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凝血时间,明显提高脑匀浆中Na+-K+-ATPase、Ca++-Mg++-ATPase、Ca++-ATPase、Mg++-AT-Pase活力;显著降低脑匀浆中LD含量;显著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结论毛冬青总黄酮可显著改善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和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缺血状况,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蕾  周晓辉  王维伟 《中医药学刊》2012,(10):2287-2289
目的:探讨稀莶草抗小鼠实验性全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灌胃给予稀莶草14g生药/kg对脑组织Evans蓝含量、SOD及MDA水平的影响。结果:稀莶草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模型动物的脑组织Evans蓝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结论:稀莶草能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脑血流,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豨莶草抗小鼠实验性全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灌胃给予豨莶草14g生药/kg对脑组织Evans蓝含量、SOD及MDA水平的影响。结果:豨莶草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模型动物的脑组织Evans蓝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结论:豨莶草能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脑血流,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侯氏黑散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LDH、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侯氏黑散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侯氏黑散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侯氏黑散能降低动物血清LDH及MDA的含量(P〈0.05)。结论 侯氏黑散治疗脑中风的作用与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抗自由基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酚(chrysophanol,Chry)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结果:大黄酚10、1mg/kg ip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H2O2含量,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CAT活力。结论: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通过提高脑内CAT活力进行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H2O2和CA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黄酚(chrysophanol , Chry)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结果:大黄酚10、1mg/kg ip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H2O2含量,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CAT活力.结论: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通过提高脑内CAT活力进行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枝莲总黄酮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测定LD及Tch E、LDH、ATP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脑Tch E活力(P<0.01);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明显降低小鼠脑LD含量(P<0.01,P<0.05),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明显提高小鼠脑LDH活力(P<0.01,P<0.05);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明显提高小鼠脑Na+-K+-ATP、Ca2+-Mg2+-ATP、Ca2+-ATP酶活力(P<0.01,P<0.05)。结论半枝莲总黄酮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引起的脑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总丹酚酸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吴俊芳  王洁  张均田 《中草药》2001,32(3):227-229
目的:观察总丹酚酸(Sa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在小鼠和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上,Sal10,20mg/kg iv及Sal5,10mg/kgiv可显著提高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上,Sal5,10mg/kgiv可明显缩小梗死灶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显著抑制缺血脑组织中LDH和SOD活性降低,减少MDA的地量产生。结论:Sal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潇  王贵阳  侯宇东  姜艳艳  张薇  刘斌 《中草药》2021,52(5):1471-148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恶化,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多种机制参与其中,是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以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靶点为切入点,对近10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中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GDNF mRNA)的表达规律性及人参皂甙Rb1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和Rb1治疗组。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 h再灌注3 h~5 d制备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2 h再灌注后3 h~5 d的各时间点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DNF mRNA水平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DNF mRNA表达在3 h~2 d分别有2个高峰。给予人参皂甙Rb1后,GDNF mRNA表达在2 d达高峰。根据2组间GDNF mRNA量的比较,给予人参皂甙Rb1后,在同一时间点,GDNF mRNA的量明显增多。对GDNF mRNA的量统计分析显示,Rb1给药组各时间点GDNF mR-NA的量远远高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提示人参皂甙Rb1诱导GDNF mRNA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GDNF m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联系,人参皂甙Rb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WESTERN-BLOT法测定Akt-PKB,CREB,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其功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且对脑海马组织Akt/PKB,CREB,P-CREB蛋白表达有影响,其脑保护的药效加和作用与信号转导PI3K-Akt-PKB-BAD-CREB-PCREB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脑缺血后6 h、24 h、48 h、72 h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造模连续给药4 d后,取脑组织,计算脑系数,干湿重法观察脑组织含水量,腹主动脉采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阻断大脑中动脉后4 d内,除了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脑系数、脑含水量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升高血清IL-10水平(P〈0.05);以中西药组作用最优,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宫牛黄丸组与西药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是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心脑舒通胶囊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心脑舒通组,心脑舒通组灌胃给予心脑舒通混悬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术前3d开始连续灌胃给药(11.57mg/g),1次/d,至术后1d共4d.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建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常规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患侧皮质病理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侧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结果]心脑舒通胶囊能明显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病理形态改变,显著降低异常升高的肾上腺素(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造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0ml/(kg.d),尼莫地平组灌服尼莫地平液19.6g/(kg.d),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化浊解毒活血通络中药19.6g/(kg.d)及9.8g/(kg.d)灌服。均每日1次,14天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并通过光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改善小鼠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形态学表现,并且优于尼莫地平组和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及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该法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 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探讨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以及其对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CVB-D能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抑制Na2S2O4造成的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降低LDH的漏出,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CVB-D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中药口服和西药纳络酮静滴治疗 ;西药组 2 1例 ,主要以纳络酮静滴为主治疗 ,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流变的测定值。结果 :经过 4周治疗后 ,中西药组的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结果等综合疗效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中西药组治疗后的血流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显著 ,而西药组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口服联用纳络酮静滴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麝香醒脑宁(Shexiang Xingnaonin,SX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SXN对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血栓形成仪测定体外血栓形成及比值法测定血小板聚集;体外法观察SXN对血凝块的溶解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XN(0.04,0.08,0.16 g.kg-1)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8 h和22 h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抑制脑组织TNF-α的表达;SXN(0.08,0.16 g.kg-1)对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XN(0.16,0.32 g.L-1)在体外对血凝块有较好的溶解作用。结论:SX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表达、抑制血栓形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局灶脑缺血后电针对神经缺损评分、脑梗塞体积、 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神经病学评分、神经病理等方法检测电针“合谷”穴区对局灶脑缺血3h及再灌注3h、6h时神经缺损评分、脑梗塞体积、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电针可缩小局灶脑梗塞体积,改善神经缺损评分、改善组织病理学指标。结论:电针可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Wistar大鼠产生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