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诊断的92例成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及80例健康对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评估。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对病人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与HAMD-17、HAMA评分呈负相关,与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1)。性别与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领域呈负相关(P<0.05),而病程与WHOQOL-BREF的环境领域呈负相关(P<0.05)。对病人组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与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P<0.05);SSRS的主观支持评分与WHOQOL-BREF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呈正相关(P<0.05);SSRS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收入等级与WHOQOL-BREF的心理领域也有影响(P<0.0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并且症状越重、病程越长及社会支持度越差,生活质量越差。而男性病人可能具有更差的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配偶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HAMD≥8分者为抑郁组,HAMD<8分者为疾病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4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组的负性事件应激量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均较对照组高(P<0.01),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主观支持度及对支持利用度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N值较对照组大,而E值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前的负性生活事件量多、消极的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以及内向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可能是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内观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动思维问卷(ATQ)和应对方式问卷(CSQ)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T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SQ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回避、自责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抑郁剂治疗基础上,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疾病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应对方式评定量表 (WCRS)和归因方式问卷 (ASQ)对 76名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 ,同时选取 84名健康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抑郁组患者在EPQ中神经质 (N)与精神质 (P)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②WCRS的结果显示在“宣泄接纳”、“退避调节”两个因子上 ,抑郁组的平均得分低于健康组。③在ASQ的得分中 ,抑郁组在负性事件归因的自身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均显著高于健康组。④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宣泄接纳”和“退避调节”因子呈负相关 (r = 0 .474)。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可表现为较强的神经质及孤僻、交往障碍 ,他们这种人格特征及应对和归因方式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疾病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评定量表(WCRS)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76名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同时选取84名健康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抑郁组患者在EPQ中神经质(N)与精神质(P)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②WCRS的结果显示在"宣泄接纳"、"退避调节"两个因子上,抑郁组的平均得分低于健康组.③在ASQ的得分中,抑郁组在负性事件归因的自身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均显著高于健康组.④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宣泄接纳"和"退避调节"因子呈负相关(r=-0.474).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可表现为较强的神经质及孤僻、交往障碍,他们这种人格特征及应对和归因方式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性抑郁障碍病因机制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一种以心境低落、兴趣索然、快感缺失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可导致社会功能的缺损,近3.4%的MDD患者有自杀行为。MDD认为是由多基因及一系列外界负性事件交互作用导致的结果。目前倾向认为MD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是由个体经历的心理应激导致了大脑神经递质、活性甚至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其中童年的负性事件更是对大脑产生持续的影响,尤其当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女性围绝经健康人群和情绪障碍人群的临床对比研究,以期探索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为主伴或不伴焦虑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57例,以及来自到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医院参加体检的、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后无抑郁焦虑症状群的健康女性37例,2组年龄均介于40~60岁;主要评定工具为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AS、SDS。结果1.负性生活事件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组(58.99±15.32)和健康对照组之间(17.28±8.03)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2.神经质(52.22±10.07vs33.23±4.92)、精神质(57.39±1.26vs47.45±14.56)、内外倾性(45.77±12.79vs36.33±1.19)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3.自责的应付方式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组(0.53±0.28)和健康对照组之间(0.17±0.20)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结论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的发生与躯体、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上海市60~85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特质应对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部MDD患者59例与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将MDD患者分为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SD)组37例(SSS总分>36分)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NSD)组22例(SSS总分≤36分),3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SSS评分、BDNF、ProBDN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a(IL-23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P<0.05)。②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0.05)。结论 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范征莉  陈敏  陈敏 《重庆医学》2011,40(17):1697-1698,1702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视觉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抑郁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定其抑郁症状,EP102-1型多功能反应时间测定仪与计算机反应时间测定软件系统检测视觉反应时间。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似的单位职工和学生32名作为对照组。结果抑郁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视觉简单反应时间及复杂反应时间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但抑郁组患者平均反应时间及最快反应时间仍比对照组慢(P<0.05),最慢反应时间及反应错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时间检测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Bel-2基因启动子rs2279115位点多态性与重度抑郁症(MDD)及其临床表型的遗传关联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就诊的MDD患者701例(MDD组)和725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的临床表型;采集外周血样本,提取DNA,利用TaqMan荧光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rs2279115位点进行分型。结果MD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rs227911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79115多态性基因型之间HAMD-17总分及抑郁情绪、全身症状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C基因型的MDD患者HAMD-17总分及抑郁情绪、全身症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携带C/A或A/A基因型的MDD患者。结论Bel-2基因启动子rs2279115位点可能与MDD临床症状群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网络成瘾者应激相关变量:社会支持、应付方式、认知评价和个性因素进行分析,对网络成瘾的可能诱因进行探讨.方法 对大连市初中网络成瘾学生129名,非网络成瘾学生129名及不上网学生129名,应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陈氏网络成瘾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付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动思维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人格:3组在神经质[(54.11±11.45)分,(49.53±11.28)分,(48.91±12.10)分]、精神质[(50.70±12.08)分,(46.98±11.40)分,(45.54±10.16)分]及掩饰性[(47.05±9.11)分,(51.05±8.92)分,(52.33±8.59)分]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自动思维:3组在自动思维总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3)应付方式:3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在求助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4)领悟社会支持:3组在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成瘾青少年的应激中间变量各个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重性抑郁症患者不同维度生存质量与症状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不同维度生存质量与其症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103例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和治疗6周末的评估,在基线、治疗2周末和6周末还同时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 结果:治疗6周末,患者SF-36因子分均高于基线(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特征,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MDD患者和26例相匹配的康对照组(HC)进行rs-fMRI扫描,分析两组ReHo值,将差异显著的脑区内平均ReHo值与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DD患者较HC组左侧直回、左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楔叶ReHo值显著升高;右背外侧前额叶、右侧后扣带回、左侧枕下回、双侧颞下回、右侧颞上回ReHo值降低(P<0.05,Alphasim矫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差异脑区左侧海马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02),右侧后扣带回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35).结论 MD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损害主要集中于边缘系统及默认网络等多个脑区,且左侧海马与右侧后扣带回局部脑区自发活动的时间同步性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ReHo分析可作为抑郁症严重程度评价的潜在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暴力对女性抑郁症自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T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72例抑郁症患者(有家庭暴力组45例,无家庭暴力组41例)进行评定,并将两组评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①有家庭暴力组与无家庭暴力组患者自杀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有家庭暴力组EPQ的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及总社会支持评分与无家庭暴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有家庭暴力的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程度高,具有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消极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缺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伴与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激活和人格特征的差异及其差异指标间关系。方法 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年龄、性别、学历、抑郁严重程度等配对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初发未治的伴(观察组)与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各25例,以两组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自发低频振幅(mALFF信号)及大五人格问卷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探索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大五人格分量表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神经质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左侧海马/海马旁回脑区及右侧楔前叶脑区的mALFF信号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的GRF校正);4.两组患者神经质得分与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脑区及右侧楔前叶mALFF信号值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397,P<0.01;r=-0.401,P<0.01)。结论 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神经质人格特征,且神经质水平越高,左侧海马/海马旁回脑区、右侧楔前叶脑激活越低,提示其更易感知压力,但同时可能存在屏蔽日常过度回忆创伤经历的脑保护神经影像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