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HER-2、BRCA1和BRCA2在新疆地区维、汉妇女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之间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100例新疆地区维、汉妇女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及30例维吾尔族妇女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ER-2、BRCA1和BRCA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HER-2、BRCA1和BRCA2蛋白在新疆维、汉族妇女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5.0%、49.0%、50.0%和22.0%、26.0%、26.0%,在维吾尔族妇女良性乳腺疾病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00%、86.7%和83.3%,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白表达相关分析显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HER-2、BRCA1和BRCA2表达间不存在相关性.而汉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当HER-2和BRCA2均阴性表达时,BRCA1失表达率最高,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4,P<0.0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表明:相对于汉族妇女乳腺癌,BRCA1蛋白表达缺失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早发性乳腺癌中明显增加,并且随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多、分期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HER-2表达在绝经和非绝经组间其阳性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BRCA2蛋白表达与各参数均无关.结论:新疆地区维、汉妇女散发性乳腺癌及维吾尔族妇女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ER-2、BRCA1和BRCA2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维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和HER-2蛋白均独立表达,而汉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尤其当HER-2阴性表达时.BRCA1失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和预后较差,可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转化及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HER-2、BRCA2的表达状况,可以做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指导病人治疗方案的改进和合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ERα和ERβ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散发性乳腺癌标本214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5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指标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中ERα、ER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5%(121/214)、62.1%(133/214),乳腺纤维腺瘤中ERα、ER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76.0%(19/25)、84.0%(21/25),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ERα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异,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31)。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级及淋巴结转移、HER-2、p53蛋白表达均未见相关性,与PR蛋白表达正相关(P<0.000 1)。 ERβ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和绝经状态相关,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浸润性小叶癌的ERβ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肿瘤(P=0.029);ERβ蛋白表达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p53蛋白表达比较均未见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ERα和ERβ蛋白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未见显著影响,ERα和ERβ均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OS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ERα、ERβ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类型相关,二者协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breast cancer 1 BRCA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泖1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3例乳腺腺病患者的石蜡标本BRCA1的表达。从病理科的档案提取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Her-2表达结果,分析BRCA1的表达和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BRCA1蛋白在IDC组织表达率56.7%(38/67),癌旁组织表达率80.0%(36/45),乳腺腺病组织表达率92.5%(49,53)。阳性细胞定位除细胞核外,也见于胞浆。ID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腺腺病组织比较,BRCA1阳性表达率均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RCAI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137,P〈0.05),与ER、PR、Her-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9,-0.250,-0.363,P〈0.05),与年龄、肿物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BRCA1蛋白可作为估计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1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NF—α的表达,分析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以及和ER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小叶增生标本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2.00%(3/25)。乳腺癌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为33.93%(38/112)。乳腺癌中TNF-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乳腺小叶增生组织(X^2=8.573,P=0.014)。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Ⅰ、Ⅱ、Ⅲ级时,TNF—α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分别为27.77%(15/54)、37.83%(14/37)、38.10%(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04,P=0.521)。ER阴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25.00%(21/84),ER阳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60.70%(17/28)。ER和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X^2=11.949,P=0.001)。结论TNF—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和小叶增生组织,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有待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相关凋亡调控蛋白C-myc、Bcl-2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BRCA1等蛋白表达对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RCA1、C-myc、Bcl-2和p53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校正Pearson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良性乳腺病变,BRCA1、C-myc和p53蛋白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23/24)、8.3%(2/24)和4,2%(1/24),Bcl-2在细胞质/膜阳性表达率为91.7%(22/24);在浸润性导管癌,BRCA1、C-myc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72/120)、38.3%(46/120)和36.7(44/120),Bcl-2阳性表达率为50.8%(61/120);与良性乳腺病变比较,浸润性导管癌中BRCA1、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C—myc和p53表达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RCA1表达与C—myc和p53过表达相关;C—myc表达与p53表达相关;BRCA1、p53、C—myc表达与Bcl-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BRCA1、C-myc和Bcl-2表达与组织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RCA1失表达与C—myc和p53过表达、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凋亡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参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BRCA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散发性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51例散发性乳腺浸润导管癌和10例乳腺良性组织的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SP法检测BRC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例乳腺良性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CA1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BRCA1蛋白在细胞核均阳性表达,其中70%(7/10)为强阳性表达。在51例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检测到7例(13.73%)BRCAl启动子发生异常甲基化,其余44例(86.27%)未检测到BRCA1启动子甲基化。7例BRCA1启动子甲基化的组织均未见BRCA1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0/7),仅有1例BRCA1蛋白细胞质表达;44例未检测到BRCA1启动子甲基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中,30例(68.18%)BRCA1蛋白在细胞核阳性表达,14例(31.82%)BRCA1蛋白在细胞核阴性表达。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BRCA1蛋白核低表达密切相关,X^2=11.9591,P=0.0005;BRCA1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性组织与癌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79,P=0.032。结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启动子甲基化可抑制BRCA1蛋白表达,并影响其参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维吾尔族有着不同于汉族的遗传背景,目前国内对维吾尔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C-erBb-2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BRCA1、C-erBb-2在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榆测190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C-erBb-2的表达,以100例汉族女性乳腺癌及30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二者表达的特点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和维吾尔族女性良性乳腺疾病组织中BRCA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1%、28.9%和86.7%,维、汉两民族女性乳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女性与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0%:22.0%,P>0.05);蛋白表达相关分析显示维、汉两民族女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和BRCA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维吾尔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C-erBb-2在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PR状况方面其阳性表达之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汉女性散发性乳腺癌及维吾尔族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BRCA1和C-erBb-2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维、汉女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的阳性表达显示有种族差异性,临床常规联合监测BRCA1和C-erBb-2,有助于指导患者合理治疗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化研究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MTA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甲基化PCR研究102例散发性乳腺癌ERα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化研究其MT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7.3%,乳腺癌组织中MTA1表达率为29.4%,高于其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MTA1表达和ERα启动子甲基化均与乳腺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乳腺癌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与MTA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TA1表达升高密切相关,其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HIF-1α、HER-2和Survivin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因子,但其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尚不清楚。本实验研究H1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HER-2、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HER-2、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本组51例中,28例HIF-1α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5%;Survivin阳性率为69%;HER-2强阳性表达率为22%。②在HIF-1α阳性表达的样本中与HIF-1α阴性表达的样本中,HER-2的强阳性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HER-2强阳性表达相关,与Survivin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EphA2,ERα和ERβ等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ERα和ERβ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phA2,ERα和ERβ在13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31%,63.08%和53.08%。EphA2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Rα的阳性表达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ERβ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A2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ERα阴性组显著高于ERα阳性组(P〈0.05)。EphA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与ERβ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呈显著性相关(P〈0.05),即EphA2表达的阳性率随着ERβ阳性率的增高呈升高趋势。结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E—phA2,ERα和ERβ有关。可通过联合检测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来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20.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