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上房沟矿区高滑石型钼铁矿石选矿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房沟矿区矿床属高滑石型钼铁矿,由于矿石难选,选矿指标一直不理想,影响了矿床的开发利用,本文根据多年来有关研宄单位所进行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小型选厂的生产实践,提出了此类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井将此工艺应用于目前正在新建的3000t/d选厂。  相似文献   

2.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该矿石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矿石浮选脱硫,提高铜钼回收率,并减少钨的互含损失。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 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3.
孙南华 《铀矿冶》1999,18(1):39-44
介绍了衢州铀矿探索总结出的矿石拌酸熟化-堆浸-离子交换工艺、装置和取得的良好效果;简述了用离子交换法成功解决白鹤岩矿区铀、钼分离及回收问题;最后介绍了处理堆浸工艺废水的低成本简易方法及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南铜厂沟铜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3):105-107
云南铜厂沟铜钼矿位于杨子地台盐源-丽江中生代台缘坳陷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上。系统地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研究,铜厂断裂为矿区主要的导矿构造,北东向断裂F2是矿区主要控矿断裂,东西向断裂有F3、北西向断裂F5为次要控矿构造;矿区矿物共生组合有孔雀石-蓝铜矿-钼华-褐铁矿-粘土-石英组合和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硅酸盐矿物组合;有益组分银与铜呈正相关关系,矿石中铜品位越高,银含量越高;总结出区内铜钼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的特征,提出区内铜钼矿的找矿标志,并指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贵州西北地区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矿石性质复杂,矿石中钼的回收指标不理想.利用矿物自动分析技术BPMA、电子探针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手段对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对钼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钼有55.60%以独立矿物彩钼铅矿和辉钼矿的形式存在,是选矿过程中需要加强回收的主要目的矿物;同时,还有32.3...  相似文献   

6.
崔长征 《金属矿山》2012,41(11):87-89
对陕西某难选钼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组成较简单,脉石矿物种类繁多;钼是矿石中唯一有回收价值的元素,硫化钼占总钼的90.26%,主要以辉钼矿形式存在;辉钼矿主要以充填裂隙的形式存在,颗粒发育不完整、粒度较小、分布不均、解离难度大、分选困难;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回收钼矿物,既有利于减少磨矿功耗和药剂消耗,又有利于提高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兴安岭钼锌矿物质组成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及X衍射、ML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等,确定了钼锌矿物的种类及其赋存状态及嵌布粒度。根据矿石性质,可采用先浮选钼(钼粗精矿再磨再选)再抑硫选锌的优先浮选工艺来回收矿石中的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8.
<正> 金口岭铜钼矿石中有含碳质物。浮选的钼精矿一直不合格,仅在用重选法处理不合格钼精矿时,得到过部分合格产品。通过摸索,找到了与一般铜钼矿石浮选的不同工艺,并获得较好的结果。 (一)矿石性质简介金口岭含碳铜钼矿石赋存于矽卡岩矿床内。含碳岩石矿物可分为几种类型:矽灰石含碳硅质角岩,含碳  相似文献   

9.
西部某斑岩型铜钼矿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铜钼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其主要的特点是矿床规模大、品位低,为了解其矿石的选矿性能,及早开发利用,采取可选性试验样进行测试,得出该矿床矿石属易选矿石.钼铜优先浮选流程适宜处理钼高铜低矿石,故选矿应选取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工艺处理铜钼矿石的流程,为相似矿石的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某斑岩型铜矿中主要伴生钼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特征,根据矿石性质,试验确定了适合该矿石的铜钼混选-铜钼分离-尾矿磁选回收磁性铁的工艺流程,实现了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1.
某铜钼矿选矿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河南某矿区片岩型铜钼矿石,采用钼铜异步混合浮选再分离—硫浮选工艺流程,获得钼精矿品位为47.02%、钼回收率87.91%,铜精矿品位14.33%、铜回收率82.61%的较好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类型中低品位铜钼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德兴铜矿是一个特大型斑岩铜矿床,铜厂和富家坞两矿区矿石总储量达16亿吨。矿石除赋存铜、硫、金、银外还有钼,尽管钼品位仅为0.0108%,但储量达28.8万吨。因而有效地综合回收钼,对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对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介绍和分析德兴铜矿1980年以来综合回收钼的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藏东某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铜、钼品位分别为0.62%和0.028%,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蓝辉铜矿、铜蓝、黝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等,辉钼矿等微量,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等。矿石中铜钼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共生关系密切、复杂,铜钼分选回收难度大。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进行1粗3精2扫铜钼混浮、铜钼混合精矿再磨至-0.045 mm占85%的情况下进行1粗4精2扫铜钼分离浮选,可获得铜品位为26.70%、铜回收率为87.23%的铜精矿和钼品位为47.59%、钼回收率为84.18%的钼精矿,高效地实现了矿石中铜、钼的回收与分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陕西华阳地区多金属硫化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粒度以及矿石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陕西该地多金属硫化矿以辉钼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矿石中含有少量的钼铅矿,粒径细小,产于铅和钼的氧化带中,对钼精矿质量影响较大,该矿属于典型的易浮难选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钾长石、黑云母、天青石、绿泥石等共计14种。矿石结构较为复杂,以半自形-他形晶结构及星散浸染状构造为主。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陕西华阳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李杨  罗国清  卢可可 《现代矿业》2023,(2):131-133+138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蒙古国某品位低、伴生成分多的钼矿资源,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用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钼钨钙矿和白钨矿,有害脉石矿物主要为滑石;辉钼矿粒度变化大,白钨矿粒度微细,钼钨钙矿的粒度介于白钨矿和辉钼矿之间;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粒状柱状变晶结构,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辉钼矿呈片状或弯曲的鳞片状,钼钨钙矿多呈自形晶粒状包含于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等矿物中,白钨矿与鱼眼石连生;矿石中有约30%的钼以氧化钼的形式存在,对钼的浮选回收率有很大影响;与辉钼矿可浮性相近的滑石可采用强磁选工艺除去。因此,矿石宜采用泥砂分选、磁选辅助、选冶联合的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选矿厂原有浮选工艺及矿石性质的研究,查明钼回收率低的原因及寻找合适的选矿工艺。为此,本文提出了增加磨矿细度并添加适量黄药的浮选工艺。工业生产结果表明,该工艺能适应所处理的矿石性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钼精矿品位从32.19%提高到42.80%,钼回收率从21.16%提高到72.72%。  相似文献   

17.
陕西某含铅钼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含铅钼矿石工业类型为破碎石英岩(脉)钼矿石,矿石中辉钼矿粒度微细,方铅矿粒度相对较粗,辉钼矿与方铅矿及石英关系密切,与方铅矿呈互相包含关系。本文针对矿石性质,结合探索试验,最终采用钼铅优先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得到钼品位41.23%、回收率82.66%的钼精矿,铅品位56.81%、回收率56.87%的铅精矿。  相似文献   

18.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试样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试样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降低钨精矿的硫含量,并提高铜钼回收率。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铜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9.
陈启良 《金属矿山》2018,47(2):94-97
云南某蚀变玄武岩型钼矿石是新发现的钼矿石类型,为给该类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有价元素为Mo,杂质成分主要为SiO_2,矿石钼品位为0.105%;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辉钼矿,钼在辉钼矿中的分布率为91.74%,属品位偏低的蚀变玄武岩型硫化钼矿石;钼华和钼酸铝中的钼分布率达7.34%;矿石黄铜矿含量较低,无回收利用价值,但对精矿钼品位有影响;石膏、滑石含量偏高,不利于钼的选矿回收。(2)矿石的结构主要有片状—显微鳞片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有稀疏浸染状构造和细脉状构造。(3)辉钼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片状、稀疏浸染状、细脉状产出,平均粒度约50μm,10~70μm粒级占51.3%,小于10μm粒级占12.4%,即以微细粒、细粒为主,细小的鳞片状辉钼矿与脉石矿物分离困难,需要细磨才能单体解离,但细磨易造成泥化,且矿石中绿泥石、石膏、滑石等含量较高,将给矿石的分选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陶坤  刘水红 《矿冶》2017,26(1):11-15
对陕西某矿区钼原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矿石中主要回收的金属矿物为辉钼矿,整体嵌布粒度较粗,与其他金属矿物共生较少。结果表明,对含钼0.092%的原矿,一段粗磨使细度达到65%-74μm,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捕收刘APIV进行二次粗选、一次扫选铜钼混合浮选;钼粗精矿再磨至90%-45μm后,利用水玻璃和硫化钠作为调整剂,经过8次钼铜分离精选,得到合格钼精矿。闭路流程试验可得到品位为48%,回收率为91.04%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