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  蒋伟  耿承芳  陈琪华  周洁 《江西医药》2010,45(12):1223-1224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技术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仪对3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共检出主要过敏原31类111种,主要是螨类169例,占46.43%,蛋白103例,占28.30%,香烟95例,占26.10%.结论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摩拉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种类更多,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方法选取208例过敏性皮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生物共振仪检测过敏原及脱敏治疗。观察其过敏原类型及脱敏治疗效果。结果①受试患者因食用牛乳制品过敏者118例,因食用鱼类过敏者93例,因化妆品过敏者58例,为本次检出最多的三项过敏原;②生物共振仪对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过敏性紫癜等四类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77.42%、85.14%和8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皮肤患者给予生物共振仪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同意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400例,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25种.1094例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202例,显效252例,有效431例,总有效率80.9%.结论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在诊治慢性过敏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同意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400例,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25种.1094例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202例,显效252例,有效431例,总有效率80.9%.结论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在诊治慢性过敏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技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检测过敏原,并将测得的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 生物共振技术治疗慢性荨麻疹痊愈60例,显效43例,总有效率为61.31%.年轻者较年长者有效率高,病程长者较病程短者有效率低而复发率高.结论 生物共振技术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同意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400例,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25种.1094例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202例,显效252例,有效431例,总有效率8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敏原特异性脱敏治疗是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 1998~ 2 0 0 2年到我院过敏检测室就医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与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 10 8例 ,男 4 8例 ,女 6 0例 ,平均年龄 34岁 ;过敏性荨麻疹及紫癜患者 5 3例 ,男 2 4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4 1岁。1.2 方法皮试法。为避免抗过敏药物的影响 ,患者做过敏原皮试测试前 1周停用抗过敏药物。患者测出过敏原后 ,按其反映程度从相应的低浓度开始进行脱敏治疗。方法 ;每周注射 2次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德国百康(BICOM)2000型生物共振检测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效果。方法对85例过敏性鼻炎及7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并将检测出的过敏原的生物共振波进行逆转、放大后输回体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8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为88.2%,7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5.7%。结论百康生物共振检测治疗系统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见效快,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2007-01~2007-12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51例小儿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6例,女55例;年龄1~14岁,平均6.15岁。急性荨麻疹54例,慢性荨麻疹97例。伴有腹痛5例、哮喘3例。病期7d至5年。所有患  相似文献   

11.
吕静 《医药世界》2009,(2):50-51
目的:观察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过敏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将过敏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叫体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利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将过敏原牛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体内进行脱敏治疗,阳性率最高为尘螨60.78%。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疾病疗效显著、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对小儿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临床上有效检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过敏原的可靠检测方法,从而为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46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分别采用生物共振检测法和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检测。观察本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过敏原检测方法检出的阳性病例数和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生物共振检测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过敏原检测法,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35, P=0.0001)。结论在临床针对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实施过敏原检测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生物共振检测法的临床检测效果更好,是临床实践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289例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荨麻疹患者8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1例)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 (1)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尘螨、花粉仍然是致病性较强的致敏原.(2)特异性脱敏治疗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65%、85.19%、88.1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有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7例)起效时间(5.54±2.56)周,治疗有效的荨麻疹患者(69例)起效时间(6.20±2.71)周,治疗有效的哮喘患者(89例)的起效时间(5.02±2.28)周.其中哮喘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荨麻疹组(P<0.05);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为(4.69±1.73)周,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5.66±2.63)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率分别为21.65%、20.29%、23.6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3例,年龄>18岁复发53例.低年龄组率复发明显低于高年龄组.(5)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时间分别为(5.91±1.46)月,(5.80±0.97)月,(5.53±1.60)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时间(6.5±0.87)月,年龄>18岁复发时间(5.7±1.4)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89例患者中仅有1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93年~1995年对98例特异性过敏性疾病,采用抗原皮敏试验寻找过敏原,结合详细病史,针对性的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女63例,男35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34岁。常年性发作过敏性鼻炎54例,季节性发作16例。其中过敏性鼻炎54例,过敏性哮喘28例,慢性荨麻疹16例。有82例患者对室尘、螨、霉菌Ⅰ、霉萄Ⅱ多种抗原呈中阳性反应,10例患者对早春花粉、晚春花粉呈中阳性反  相似文献   

15.
赵红卫  涂春  陈丹 《贵州医药》2009,33(7):665-666
皮肤病一般都表现在皮肤的表面,患者一般都有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害怕别人的歧视目光,我们通过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对64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从2005-2008年开始用百康生物治疗仪(德国Regume公司生产)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共治疗640例患者,包括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患者来源于门诊和住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东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就诊于某院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经统计,主要的过敏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组患儿主要的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宠物皮毛、真菌类)。结论: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丽华 《海峡药学》2016,(4):114-116
目的 探讨药物过敏筛查的效果,为进一步防止药物过敏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34例药物过敏患者及有药物过敏史患者用药前使用德国产MORA-Super(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药物进行筛查找出过敏药物.结果 111例查出过敏性药物,占所有检测人次的82 84%;检出的过敏性药物最多为抗生素类共57例,其中头孢菌素类34例;次为中成药共检出24种.结论 在药物过敏方面采用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筛查方面有优势,且检测过程方便、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静  刘廷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47-3248
目的 了解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情况及脱敏治疗效果. 方法 对196例患者进行吸入物变应原及食物变应原皮试,并对二者均阳性者176例进行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 结果 吸入组中尘螨、花粉、真菌为主要致病过敏源;食物组中羊肉、虾、蟹为主要致病过敏源;脱敏治疗有效率:慢性荨麻疹83.3%,湿疹76.8%,过敏性鼻炎80.8%. 结论 尘螨、真菌、虾、蟹、羊肉为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敏原;脱敏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源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周边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情况,供临床治疗作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IVT729,221例;IVT730,164例)。结果总IgE检测阳性率为91.40%。各种主要过敏原:尘螨、粉螨、屋尘占11.76%;蟑螂、飞蛾、蜜蜂占5.88%;菇类占9.15%;虾蟹类占7.32%。结论在周边地区,过敏原对荨麻疹患者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尘螨、粉螨、屋尘,蟑螂、飞蛾、蜜蜂、菇类及海产品类。  相似文献   

20.
周海林  胡白  蒋法兴  廖理超  姚秀华 《安徽医药》2012,16(11):1615-1617
目的了解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食人性与吸人性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和食人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检测。结果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8.78%(518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人组,其中粉螨、尘螨(34.56%)、屋尘(10.73%)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吸人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和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