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罗薇  贾农 《中国医院统计》2010,17(3):221-223
目的 研究转科病人对科室绩效考核的影响与对策. 方法 调查1个月的数据,从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诊断符合率3个方面,来阐述转科病人对临床科室绩效考评的影响. 结果 通过采用平均住科日与平均住院日,出科人数与出院人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列出1个月医院各科室的相关指标列表及统计分析结果. 结论 转科病人在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诊断符合率方面对科室的影响是很大的,采用本文推荐的考评指标,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科室的绩效水平,是更为有效的激励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城市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平均住院日情况,对三年未达院部指标的科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对策。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与院部每年设定的科室平均住院日标准比较,查找三年未达标的和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较大的临床科室;运用问卷调查,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较大的医技科室;另外院部指令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有监管责任的职能科室,进行PDCA持续改进平均住院日。结果:经过全院各科室全员参与讨论,找到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原因有入院、出院标准把控不严,医疗技术水平不够,医技检查等候时间长,未完全建立与基层、社区医院的转诊机制。结论:各科室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针对影响本科室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如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加强患者住院期的管理;畅通医院与基层、社区转诊渠道;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安排在门诊检查;缩短医技科室检查等候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RSR法对住院科室工作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1998年下半年住院科室的医院工作报表,资料真实可靠。2方法(1)指标值计算:选择4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平均每一住院医师每日担负的住院人次。为剔除病种对各科工作效率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标化...  相似文献   

4.
DRGs相关指标值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立医院在内部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建设中一般比较关注科室工作量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而对医疗技术水平指标往往关注不够或很少关注,尤其是在医院将缩短平均住院日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分配评价体系后,科室是否存在着为单纯追求平均住院日指标的完成而刻意回避收治疑难重症患者的现象,医院管理层往往心中没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大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并取得显著效益的同时.在内部绩效考核分配体系构建中对医院内部各科室医疗技术水平指标实行真正量化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科学评估7所医院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树立标杆,找出各医院平均住院日相对较高的科室.方法 对比分析各医院年度院级和科级平均住院日,剖析医院平均住院日内部构成比,计算各专业住院日平均值.结果 各医院出院患者构成有差异,部分科室平均住院日差别较大.结论 住院患者构成影响医院整体平均住院日,各医院部分科室平均住院日仍有压缩空间.  相似文献   

6.
不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随着人们对缩短平均住院日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此项管理指标引入医院考核管理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必要弄清楚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真正做到科学制定各科室年度相关指标,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均住院日是说明医院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敏感指标之一.它与医院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全院各科室之间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病人的切身利益均有密切的关系;与开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亦有极大的关系.1实践表明,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有:1.1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各科室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青黄不接,新分配的毕业生经验不足,这样会使诊断不及时,不正确或不全面,治疗效果不佳,延长了住院时间.1.2诊疗设备的健康状况.有些设备陈旧,致使诊断所需的数据不及时、不全面、治疗效果差,延长了住院时间.这方面我院已有所改变,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1.3住院疾病构成不同.一般来讲内科病人平均住院日较长,这因为内科病人大多数在短期内不能好转或治愈.相比较外科病人一般平均住院日都较短.是由外科病人的特点所决定的.如阑尾炎手术大约10天就能出院.但骨科、烧伤科除外.从我院1993年各科平均住院日比较(见附表)可以看出:老年病科平均住院日为第一位,内分泌科为第二位,普外科平均住院日最低.  相似文献   

8.
我院168例长住院日病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彦婷  徐秀英 《中国卫生统计》2002,19(6):347-348,350
天坛医院是以神经外科为主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一直是医院衡量科室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1999年我院共出院13795人次 ,平均住院日 17 2 8天 ,其中平均住院日≥6 0天的 16 8例。本文对这些病历进行多因素分析 ,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综合管理水平。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为我院 1999年由统计室统计平均住院日≥ 6 0天的出院病历 ,共 16 8例。经逐份检查其中 6例是病历首页住院天数书写错误所致。二、方法 :对 16 2例病历分三个方面进行调研 :1、一般因素 (科室、性别、年龄 )。 2、临床因素 (…  相似文献   

9.
平均住院日管控效果是公立医院流程效率及诊疗能力的集中体现,科学、个性化设置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值,能够引导临床科室提质增效,促进学科发展,优化医院整体运营流程。探索如何将医院平均住院日目标值分解到科室层面,尝试建立科学有效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值评估体系,并探讨了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在平均住院日管控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核心提高医疗绩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献中报道:在反映医院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指标中,平均住院日是评估医院和科室绩效的关键性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1].为此,我们在业务管理过程中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核心,以提高医疗绩效为目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和实施了缩短平均住院日措施,通过1年的努力实践,医疗绩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均住科日作为绩效指标的有效性。方珐通过调查1个月的数据比较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科日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认其差异状态。结果得到医院1个月各科室及全院的相关指标数据列表及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平均住科日和出科人次可以作为科室绩效评价的有效指标,但用于医院绩效评价时平均住科日与平均住院日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病人住院时间分布规律对住院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从医院病人住院时间入手,分析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的各种情况以及缩短平均住院的内在关键,旨在遵循病人住院时间的客观规律,制定医院、科室及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剔除人为或假象因素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确保平均住院日指标的真实性。资料与方法(一)数据来源与方法:以1997~1999年第一季度某军队医院所有住院病例为主要数据来源,共17404份。其中:1999年第一季度6602份、1998年第一季度5821份、1997年第一季度4981份。采用病例回顾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军卫Ⅰ号工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检索住院号、科室、姓名、入院日期与方式、出院日期、临…  相似文献   

13.
对48小时内出院病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均住院日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剔除人为或假象因素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确保平均住院日指标的真实性 ,我们主要对病人入院时点 (即病情、入院方式、年龄 )和出院时点 (即治疗结果 )两个方面的不变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住院日 48小时内的原因及对平均住院日低的影响。 1 一般资料1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本院 2 0 0 1年 7月1日至 2 0 0 2年 4月 3 0日各临床科室 ,住院日 48小时内的出院病例。1 2 结果分析 调查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4月的出院病例共计 4193例 ,其中住院日 48小时内的有 498例 ,占总数的 11 87% ,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院住院时间超长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硬性指标,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容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1].我院是一所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三级甲等医院,对缩短平均住院日颇为重视,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2004年我院出院人数共计41051人次,平均住院日为11.67天.对2004年出院病人的住院天数作频数表,百分位数P99=56天,即1%的病人住院时间≥56天,我们称这1%的病人为住院时间超长病人.2004年住院时间超长病人有439人,占出院人数的1%,平均住院天数为81.96天,中位数为70天,使全院平均住院日延长0.88天.对我院2004年住院时间超长病人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对我们缩短住院日,减少压床,加快病床周转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2009,(10):24-2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把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质量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提高该指标在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通过每年确立医院总体平均住院日缩短目标,根据各科室前三年平均住院日及具体情况,制定出以科室为单元的平均住院日标准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院是一所医、教、研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眼科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重点学科。近年来,眼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为科室和医院创出了效益。为此,探讨眼科成功之因素,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效益。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新华医院1995~1998年白内障住院病例和眼科病人动态表(表1)以及住院费用统计表(表2),床位数不变,恒定为45张。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表1 1995~1998年眼科住院指标动态变化年度出院人数白内障例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白内障病例平均住院日使用率(%)周转率(%)199512409381247120790652762199612308951220108287272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床位配置改革对医院床位资源使用的影响,为缓解医院床位使用不平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公立医院2017-2023年相关阶段数据,通过医院平均住院日、床位工作效率、科室CMI值和平均RW值等指标情况,对医院床位配置改革实践探索进行实效验证。结果:除个别特殊科室,临床科室改革前后平均住院日呈不同比例的下降,平均下降了19.74%,但科室CMI值基本一致,科室遴选病种的平均RW一致。床位资源分类整合的两个科室,床位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结论:该院床位配置改革未影响临床科室病种结构以及病情差异程度,有效降低医院平均住院日,尤其是不同类别床位资源的整合对提升床位工作效率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影响基层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平均住院日指一定时期内 ,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 ,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它不仅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 ,而且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日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扩大医院的收容量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因此 ,长期以来在对医院的综合评价中一直将平均住院日作为低优指标。但对基层医院来说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平均住院日往往呈现超常缩短的现象〔1〕,它不能客观体现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如何使平均住院日达到一个适度的水平 ,应该从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两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构建病床资源分配模型, 为优化公立医院病床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ReLU激活函数, 结合DRG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 纳入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和平均床日收入等指标, 构建病床资源分配模型, 当医院现有开放病床数大于首次分配的病床数时, 可采取二次分配。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例, 进行模型实例分析。结果经模型分析, 某医院2 729张开放病床首次分配后结余110张, 可进行二次分配。医院40个住院科室的病床分配结果为15个科室加床, 3个科室加床并缩短住院日, 2个科室不变, 1个科室缩短住院日, 4个科室减床以及15个科室减床并缩短住院日。结论该病床资源分配模型丰富了指标内涵, 体现了专科特性, 能够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预算管理灵活调整指标, 有利于公立医院病床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临床科室工作量目标值的合理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目标管理中临床科室工作量目标值合理制定的方法。方法应用我国医院现行的人员编制方案以及深圳市卫生局对人员配备和结构的规定,根据人员配备和病床设置、病床使用率以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各科室应该完成的工作量目标值。结果依据统一的效率指标标准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制定了各科室出院病人数、门诊人次数和总收入的年目标值和月目标值,同时也将一年一次的年终考核转变成为每月的目标考核。结论依据人员配备和病床设置及效率等指标建立的工作量目标值符合医院工作特点,方法切实可行,真正起到了目标管理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