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关联规则的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引用本文:崔盈盈,吴嘉瑞,谭迪,张丹,张冰.基于关联规则的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85-130.
作者姓名:崔盈盈  吴嘉瑞  谭迪  张丹  张冰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3547、81673829)
摘    要:摘 要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通过系统检索1979~2015年文献,采集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例报告,在此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数据库,进而以Clementine 12.0为数据挖掘平台,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结果:共检索符合纳入条件的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案569例。其临床诊断大致有7类,皮肤损害案例占32.162%,过敏性休克案例占20.562%,呼吸系统损害案例占16.696%,消化系统损害案例占12.830%,神经系统损害案例占9.490%,循环系统损害案例占6.503%,泌尿系统损害案例占1.757%。其中有172例案例存在联合用药情况;155例ADR发生在给药开始后10 min之内。过敏性休克和循环系统损害的案例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剂量规范与否、配液种类、ADR发生时间段在不同的ADR诊断中的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信度最高的关联规则是“肺炎患者占总研究案例的6.68%,其中52.63%的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结论:双黄连注射剂ADR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性别、用药剂量、配液种类、ADR发生时间段等因素相关,尚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分析验证。

关 键 词:双黄连注射剂  数据挖掘  药品不良反应  关联规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