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马光兴, 刘玮, 戴淑青, 桓欣, 孙炜.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22,38(5):15-18.
作者姓名:马光兴  刘玮  戴淑青  桓欣  孙炜
摘    要:目的:探讨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 基金项目:青岛市中医药科研项目 编号:(2015-ZYY009);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信息:马光兴,男,1987-01-10,山东省淄博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孙炜,女,1975-12-11,山东省青岛市,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接经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SHSS评分及血清CRP、NO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两组上肢后伸、前屈、内旋、外展、外旋等角度均明显增加(P <0.05);并且治疗组增加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上肢Fugl-Meyer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上肢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 <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SH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感觉、运动和远端水肿评分显著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NO水平水平显著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结论:采用大接经针法联合小针刀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肩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小针刀疗法  大接经针法  中风  偏瘫  肩痛  
点击此处可从《针灸临床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针灸临床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