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25I标记眼镜蛇毒组分Ⅲ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引用本文:侯力强,赵路宁,林振桃,强永刚,廖永华,余清声,管锦霞.125I标记眼镜蛇毒组分Ⅲ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29(2):11-15.
作者姓名:侯力强  赵路宁  林振桃  强永刚  廖永华  余清声  管锦霞
作者单位:1. 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
2. 广州医学院实验核医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探讨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蛇毒组分Ⅲ在小 鼠体内的分布状况和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分III进行125I标记,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放射性参与量(脏器与血液放射比)的比值作为组分III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组分III后,2h及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1的器官与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其中以肾脏分布最, 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分III75,150和300ug/kg三个剂量后,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且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分III75,150和300ug/kg三个剂量后, 分布相关衰期T1/2α为39.6-43.5min,慢性分布相关衰期T1/2β为16.8-17.3hr,消除相关衰期T1/2γ为21.7-22.1hr。结论:小鼠静注组分III后2h,以肾脏分布最高,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尿中含量很高,兔静脉注射组分III3个剂量后,血药一时间曲线经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三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性差异,AUC与剂量成正比,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关 键 词:眼镜蛇毒组分Ⅲ  分布  125I标记  药物代谢动力学
文章编号:1008-1836(200)02-0011-05
修稿时间:2001年3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