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引用本文:孔令明,张理义,张其军,陶凤燕,马爱国,刘云,高玉芳,涂德华,白香辉.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4):577-581.
作者姓名:孔令明  张理义  张其军  陶凤燕  马爱国  刘云  高玉芳  涂德华  白香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宁波市92919部队医院心理科;南通市崇川区体臣卫校;海军指挥学院卫勤系;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精神科;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摘    要:目的:编制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预测验等构建初问卷,随机整群抽取2397人(A样本1145人、B样本1252人)施测《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意志力、家庭支持、乐观自信、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另加一个含有4个条目的掩饰分量表,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202%。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数:CMIn=1865.447,DF=725,CMIN/DF=2.57,GFI=0.913,AGFI=0.875,IFI=0.932,TLI=0.852,CFI=0.875,RMSEA=0.058。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51(P0.01),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597~0.745(P0.01);总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719(P0.01),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为0.642~0.754(P0.01);总量表分半系数为0.685(P0.01),各因子的分半系数为0.583~0.714(P0.01)。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总分、各因子分与中国心身健康量表总分、焦虑、抑郁、精神病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0.787~-0.355,P0.05或0.01);除家庭支持和人际交往外,中国心理承受力各因子与心血管系、消化系、神经系呈显著负相关(-0.535~-0.312,P0.05或0.01)。结论: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中国人心理承受力状况的评估工具。

关 键 词:中国人  心理承受力  信度  效度  因素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