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西南地区近56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
引用本文:倪宁淇,李果,崔宁博,姜守政,唐琦,刘双美,廖功磊,王禄涛.我国西南地区近56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
作者姓名:倪宁淇  李果  崔宁博  姜守政  唐琦  刘双美  廖功磊  王禄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23;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是水文气象研究及水资源管理规划中的重要参数。基于1960—2015年我国西南地区96个气象站的逐日相对湿度(RH)、日照时数(n)、风速(u)、最低温度(T_(min))、最高温度(T_(max))和平均温度(T_(mean))资料,采用1998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近56年研究区的ET_0,并分析ET_0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结果表明,近56年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均ET_0为1 027.11 mm,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大;全区ET_0对气象因子敏感系数的绝对值排序为RHnT_(max)T_(mean)uT_(min),在空间分布上,RH、n、u敏感系数在研究区西部较高,T_(max)敏感系数在以云贵高原的元江、广西盆地的北海为中心的地区较高,T_(mean)敏感系数在研究区东部及云贵高原西南部较高,T_(min)敏感系数在广西盆地地区较高;RH、T_(max)、u、T_(min)敏感系数呈上升趋势,其中T_(max)敏感系数显著(P0.05)上升,其余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呈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n敏感系数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T_(mean)敏感系数变化不明显;RH、T_(max)与n敏感系数的年内变化特征为双峰型曲线,T_(mean)、u、T_(min)敏感系数呈单峰型曲线;全区ET_0的突变时间为1996年,突变时间以前ET_0呈极显著(P0.01)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437 mm/10年,突变时间后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1.770 mm/10年。因此可见,西南全区及各分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对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最高,除四川盆地外,其余分区对日照时数、最高温度的敏感性较高,四川盆地对平均温度的敏感性较高。

关 键 词: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气象因子  Penman-Monteith公式  敏感系数  中国西南地区  气候突变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