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骨显像半定量法对骨肉瘤侵袭范围的评估及其与MRI的对照研究
引用本文:冯 瑾,娄路馨,张连娜,杨 芳,程晓光.骨显像半定量法对骨肉瘤侵袭范围的评估及其与MRI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5):349-354.
作者姓名:冯 瑾  娄路馨  张连娜  杨 芳  程晓光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摘    要:目的:旨在找到一种评估骨肉瘤侵袭范围的骨显像半定量方法,并与MRI进行比较,探讨如何更准确测量肢体骨肉瘤骨侵袭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23例患者全身骨扫描及局部MRI影像。设计骨显像放射性计数变化率阈值法,放射性计数变化率R=(T-NT)/NT×100%,公式转化为T=R×0.01×NT+NT,假设多个R值,获得多个肿瘤边界T值即可获得肿瘤范围测量值,同时采用骨显像目测法及MRI T1WI测量肿瘤范围,以病理范围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结果:骨显像目测法与病理范围有显著性差异(t=-3.041,P=0.006<0.01)。骨显像阈值法R取80%(t=-1.519,P=0.143>0.05)、100%(t=-0.642,P=0.527>0.05)、120%(t=0.192,P=0.850>0.05)、140%(t=1.178,P=0.252>0.05)时与病理范围无显著性差异,R取100%及120%时平均差值最小。MRI T1WI肿瘤范围与病理范围无显著性差异(t=-1.121,P=0.112>0.01)。当MRI T1WI骨髓出现多节段信号变化,选取骨显像半定量法R=100%及R=120%时测量值最接近的MRI信号变化平面为测量平面,所得MRI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相符。骨扫描半定量分析法,R取100%及120%,两名测量者及同一测量者不同时间两次测量值之间高度一致(ICC>0.900)。结论:MRI在评估骨肉瘤骨侵袭范围方面占主导地位;骨显像放射性计数变化率阈值法提供了较目视法客观准确的测量值,建议R阈值取100%或120%;MRI骨髓出现多节段信号变化,骨显像放射性计数变化率阈值法获得的测量结果有助于在MRI T1WI图像准确选择测量平面。

关 键 词: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收稿时间:2014-10-13
修稿时间:2014-11-21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