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多元分析
引用本文:张萌,白俊,金辉,徐武杰,邹节新,石林波,张小燕,汪雁,洪芬芳,聂宗恒,朱春潮,周宪民.不同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多元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6,40(2):188.
作者姓名:张萌  白俊  金辉  徐武杰  邹节新  石林波  张小燕  汪雁  洪芬芳  聂宗恒  朱春潮  周宪民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部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医学部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60257,81160207,31460156,31560179);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2BAB205059);江西省医学科研项目(20122025);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12084);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2015180)
摘    要:外来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二十年代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南京郊区,因其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生物学特性,迅速入侵我国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本文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淮河水系、东南沿海水系与台湾省桃园县及原产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纳契托什共12个自然水体克氏原螯虾群体的14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形态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和主成分散布图显示,台湾桃园县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纳契托什2个克氏原螯虾群体首先聚为一类,再与中国大陆地区群体聚为一类。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群体趋于分为两类,长江水系中下游干流群体、长江水系鄱阳湖支流群体与珠江水系群体聚为一类,长江水系上游干流群体、长江水系太湖支流群体、长江水系乌江支流群体、长江水系洞庭湖支流群体、淮河水系群体、东南沿海水系群体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雌性群体前4个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31.518%、23.382%、15.823%、8.767%;累积贡献率79.491%;雄性群体前4个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30.396%、23.407%、16.344%、9.665%,累积贡献率为79.811%。对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群体的判别分析中,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为75.0%~84.0%,综合判别率为82.1%;雄性群体判别准确率为75.0%~86.8%,综合判别率为86.6%。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克氏原螯虾群体存在一定的种内不同群体间外部形态差异,该差异主要集中存在于头胸部和腹部的若干性状指标上,可能是因栖地自然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因素所导致。

关 键 词:克氏原螯虾    多元分析    形态差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