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引用本文:杨艳迪,陆滢,叶佩佩.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20,42(6):587-590,593.
作者姓名:杨艳迪  陆滢  叶佩佩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医学院
摘    要: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化疗后即使用PEG-rhG-CSF的患者33例(初级预防组),后续化疗后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1例(次级预防组),未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6例(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发生率、化疗及时率、完全缓解(CR)率以及住院时长和费用,同时观察PEG-rhG-CSF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分别为6.06%、19.05%、42.31%,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的FN发生率分别为6.06%、9.52%、30.77%,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初级预防组的化疗及时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级预防组(80.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化疗后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初级预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次级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初级预防组与次级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为5.56%。结论在DLBCL患者化疗中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降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FN发生率,确保化疗及时进行,且具有成本效益。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