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震后堰塞湖演化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以汶川县茶园沟堰塞湖演化为例
引用本文:李丽,余斌,张健楠,马煜,张惠惠.基于震后堰塞湖演化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以汶川县茶园沟堰塞湖演化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11(3):357-363.
作者姓名:李丽  余斌  张健楠  马煜  张惠惠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54);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减灾重建家园”开放研究基金项目(DZKJ-0810)
摘    要:四川省汶川县茶园沟是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泥石流重现期为50 a。2008-05-12在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茶园沟内形成3个小型地震堰塞湖;2009年雨季3个堰塞坝部分溃决,堰塞湖消失。地震后茶园沟沟内出现大量崩塌滑坡体,水源丰富,形成泥石流仅需要5 a一遇的洪水,暴发规模和危险性比地震前增大很多。经过2008年和2009年两个雨季茶园沟堰塞湖消失,固体物源没有减少,但形成泥石流仍然只需5 a一遇的洪水,暴发规模和危险性比刚地震后小,但比地震前大。通过对堰塞湖的演变过程分析,对比其他地震后泥石流沟的堰塞湖演化过程,得到茶园沟泥石流危险性在地震前后的变化趋势。

关 键 词:地震  堰塞湖  泥石流  危险性  汶川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