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马荣炜,姚媛,刘苔,刘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6-7.
作者姓名:马荣炜  姚媛  刘苔  刘英
作者单位: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石家庄,050081
摘    要: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疗过程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20例重度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按治疗后出现皮质醇增多的症状与否,分为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结果: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前血清F、Ac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有症状组血清ACTH、F下降明显,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长、重度甲亢患者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在甲亢控制后有一过性增高,提示临床对重度甲亢需要用皮质激素者应持慎重态度.

关 键 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并发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文章编号:1002-3429(2008)04-0006-02
修稿时间:2007年11月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